第二节 素质教育
当今世界,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就对培养和造就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为此,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为中华民族21世纪的全面振兴培养一代新人。
一、素质与素质教育
(一)素质与基础素质
研究和实践素质教育,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素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素质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其中脑的特点尤为重要。它们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亦称禀赋”。这些解释很显然已不能充分表达它在素质教育理论中所应具有的内涵特征,应赋予其新的含义。基于此,我们给“素质”一词界说为:个体的先天禀赋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人类文化在个体心理上的内化和积淀。通过有限的学校教育我们不可能把素质所包含的所有内容给予青少年一代,所以说,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对儿童、青少年的基础素质的教育。基础素质大致可以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身体和生理的素质。主要有身高、体重的正常发育,消化、循环、内分泌等主要生理系统的健康和良好教育,以及良好的运动和适应能力。
第二,心理素质。包括直接承担人的认识过程的智力因素和影响人的认识过程及构成人的其他心理活动的非智力因素。
第三,社会文化素质。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行为规范、科学文化知识、劳动生活技能以及审美的知识和情趣等等。
这三种素质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一般来说,生理和身体的素质是人的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人们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良好的人类文化知识的滋养正是人的心理正常和良好发育的必要条件。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所说的:“在人类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人的心理有重要作用。”人的一切高级心理活动(言语的思维、逻辑记忆、随意注意)都是在活动中发展和借助语言实现的。语言具有社会历史的根源,它最初在人的共同活动中形成,以后变成一个心理工具,人借助这个工具,能够思维并可以随意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素质的分类与结构
素质可以分为自然素质与社会素质两类。自然素质也称生理素质,它主要属于先天因素,但后天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改造;社会素质是后天获得的,属于后天因素。此外,还应当有一种介乎自然素质与社会素质之间的素质,可称之为心理素质,它乃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合金”。关于素质的分类有多种不同的观点,但上述三类素质是基本的。就是说,无论划分为多少种,都必须以这三类素质为基础,同时所划分出的各种素质都可以且应当归属于这三类素质之中。必须强调指出,从自然(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来划分人的素质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因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主体结构,确实由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所构成。
(三)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在学术界,关于素质教育的内涵表述有许多种,比较有权威性的大致有两种: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要义有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
——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概括地说,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特征具体如下:
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所谓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从广义上说,是指面向全体国民,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通过正规的或非正规的渠道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教育,以达到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目的;从狭义上说,是指全体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正规的义务教育。具体到学校和班级,则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得人为地忽视任何一个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2.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基本行为规范、基本学习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教育;是为人的生存与发展增强潜力的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未来劳动者素质和各级各类人才素质奠定基础的教育。
3.教育空间的开放性
课堂已不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和机械地强化训练的场所,而是灵活安排与适当组合的生动活泼的开放性教育场所;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而是积极开拓获取知识的来源和获得发展的空间,重视利用课外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
4.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国家教育方针中所规定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此,应重视德、智、体等方面素质的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制约,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不可重此轻彼或重彼轻此。
5.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满足学生个体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共同生活。其次必须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其特长及潜能,使其个体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充满创造的活力。
(四)素质教育的任务
根据素质的分类,素质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以下三个:
1.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素质整体结构的基础层,身体素质不好,其他各种素质也不会好,即使别的素质好也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身体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结构和身体机能两个方面。要完成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任务,应当具体做到:保持身体健康与机能健全;了解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自觉锻炼身体;养成个人的和集体的卫生习惯;掌握人体系统的结构与机能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病理的与药物的知识经验。
2.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素质整体结构的核心层。每一个学生都是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接受各种素质教育的,心理活动积极,就会主动地去接受教育,从而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否则反之。按照心理学的二分法,心理素质可以一分为二,即认识、智力因素与意向、非智力因素。要完成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任务,应当具体做到: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讲究心理卫生,保持心理健康;掌握心理系统的初步知识,具有自我调控能力;具备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
社会素质是以身体素质为基础、以心理素质为中介而获得、形成的,它居于素质整体结构的最高层,又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社会素质主要由政治、思想、道德、业务、审美、劳技等素质构成。要完成提高学生的社会素质的任务,应当具体做到:培养正确的政治认识、政治观点、政治信念与政治理想;养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思想观点、思想情感和思想方法;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情操,养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具有广博的一般文化修养和专门的知识、技能;养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美感,培养一定的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具备一定劳动知识与技能,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