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A【解析】从众行为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2.C【解析】行为塑造法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为复杂的行为。
3.A【解析】开始部分与结尾部分效果好,中间部分由于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一般效果不好。
4.C【解析】略。
5.C【解析】测量学生的学习状况一般采用教师自编测验的方式。
6.C【解析】波斯纳提出了“经验+反思一成长”的教师成长公式。
7.C【解析】题干是对自我促成的纪律的具体解释。
8.A【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9.D【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后,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使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
10.B【解析】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Ii.D【解析】相对标准是以其他学生的成绩为依据,构成一个常模参照系。
12.C【解析】布鲁巴奇提出了教师反思的四种方法。
13.C【解析】食物是无条件刺激物,由此引起的反应为无条件反应。
14.C【解析】苛勒通过黑猩猩解决问题的实验提出了该学说。
15.A【解析】形式训练说是最早对迁移进行研究的迁移理论。
16.C【解析】符号学习不仅包括语言符号学习,也包括非语言符号的学习。
17.D【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18.B【解析】几乎所有习得经验都可以以各种方式发生迁移。在此四项中气质不是习得经验,所以不能发生迁移。
19.C【解析】心智活动的执行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内部默默地进行的。其他三项是操作技能的特点。
20.B【解析】安德森将心智技能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二阶段是联结阶段。
21.C【解析】不断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并使其进一步地概括,从而向概念性动作映象转化。
22.C【解析】ABD三项属计划策略的内容。
23.A【解析】用途扩散就是让学生以某件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
24.C【解析】以类似事物为原型,经过类比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叫原型启发。
25.B【解析】通常人们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法国人爱好浪漫等,这种现象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社会刻板印象。
26.C【解析】系统脱敏法,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27.C【解析】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28.D【解析】课程表是学校成员活动的时间表,因此它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29.C【解析】廖世承是我国最早编写《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学者,他于l92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30.C【解析】专家型教师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学领域更高水平的推理和问题解决上,而不太注重细节的纠缠。
二、多选题
1.BCD【解析】AE两项是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
2.ABE【解析】CD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
3.ABCDE【解析】此五项均为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特点。
4.ACE【解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集中通过其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体现出来。
5.ABDE【解析】教学设施属物质环境的内容。
6.ACE【解析】BD是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而划分的。
7.BCE【解析】这些都是弗洛伊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8.ACE【解析】对B和D两种类型的学生必须既提出正面材料,又出示反面材料,以增强学生对错;误观点的免疫力。
9.BCDE【解析】群体士气的高低与群体人数无关。
10.ABCDE【解析】这些都是群体的功能。
11.ABCD【解析】气质不是习得经验,不能迁移。
12.ACE【解析】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是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划分出来的。
13.ACE【解析】略。
14.ABC【解析】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方面。
15.AB【解析】研究者倾向于把各种问题分为两类,即有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
16.ABE【解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构成了品德的心理结构。
17.ABCD二【解析】E项与抑郁症的表现无必然联系。
18.ACE【解析】BD是与引导注意同一层次的教学事项。
19.AD【解析】群体规范有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两类。
20.ACD【解析】BE两项是两种主要的教学评价技术手段。
考前大家都在看: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考点速记 看题做题 基础巩固练习
江西教师资格培训保过>>告别盲目备考,讲师带你快速秒杀考点 免费试听>>(8年培训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