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面试/小学数学
1.题目:平均分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让学生理解平均分,掌握平均分;
(2)运用平均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不能超过10分钟。
答辩题目:1.你是这么理解平均分的,你觉得你的成功之处在哪?
2.本节课你是如何讲解“平均分”的概念的?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课件展示分糖的场景:这些小朋友在分糖果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麻烦,我们来帮帮他们可以吗?“把6块糖果分成3份,分一分”。让学生拿出学具6个圆片代替糖果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小组内交流分的方法,看哪个小组的分法多。怎么分最公平。引出课题平均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平均分
(1)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活动后全班交流分的方法。(小组成员上展台前演示本组分的方法)
预设1:1,1,4
预设2:1,2,3
预设3:2,2,2
(2)这三种分法,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引发对“平均分”的关注。
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知识点)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吗?
2.平均分方法
师:我们刚把6块糖果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分得了2块。如果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能分到几个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橘子帮他们分一分。
用小棒代表橘子,小组讨论,分一分。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分橘子时“应该每份同样多”。
(2)学生动手实践,分一分。(老师巡视参与活动)
(3)小组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橘子的方法。
(4)教师用课件一一演示三种分橘子的方法。强调三种分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
(三)巩固提高
1.课件3个3个地出示胡萝卜图,3个一份,一共5份。出示问题:一共有( )个胡萝卜,每( )个一份,平均分成了( )份。
2.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盒。
(四)课堂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略
1.题目:圆的周长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要有板书;
(2)试讲10分钟左右;
(3)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4)学生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答辩题目:
1.圆的周长C=2πr,这个π是如何得到的?
2.本节课你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为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问:利用多媒体显示小熊和小狗分别在圆形和正方形跑道上赛跑,大家猜一猜最后谁跑的路程远?
追问:到底谁跑的远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
(二)新知探索
1.探讨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首先猜测: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观察这些圆,猜一猜,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其次再让学生分组做实验,拿出自己准备的学具圆,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直径,并把数据填入书中表格中。通过测量,汇报。学生观察数据,通过对比发现: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最后师生共同概括。从而得出,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关系。
2.介绍圆周率的知识及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贡献。
先介绍表示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再介绍π的读写法。最后结合画像介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同时指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小数,小学阶段取它的近似值为3.14。
(三)课堂练习
对于上例中的圆和正方形的跑道,谁的周长长呢?
(四)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圆的周长,大家在学习中认知了周长并学会了计算圆的周长。
回家计算周长为30πcm的圆桌,直径为多少?
【板书设计】略
1.题目:圆的面积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引导学生极限、近似的转化思想;
(2)试讲过程有板书;
(3)十分钟内讲完。
答辩题目:1.简单说一说引导学生学习圆的面积?
2.对于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现了数学中的哪种思想方法?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只小狗被它的主人用一根长1米的绳子栓在草地上,问小狗能够活动的范围有多大?
问题:1.小狗能够活动的最大面积是一个什么图形?
2.如何求圆的面积呢?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引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可以转化成长方形面积,那么是否可以将圆转化成已学的图形呢?
(2)实验操作: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圆分给各小组(前后四人为一组)。请同学们试试看,是否可以将圆转化成为长方形。
(3)动画展示:
把圆分成4份、8份,然后拼图。
让学生闭起眼睛想一想是不是分得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
把圆16等分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把圆32等分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①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圆的半径,它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
②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
当我们把圆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也就越接近了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4)得出结论:
问1:既然圆的面积无限接近于长方形。那么我们如何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呢?
问2: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有什么关系呢?
再次展示动画。
设圆的半径为r,启发学生寻找规律,由圆的周长为2πr,推导得出长方形长为πr,宽为r,圆的面积公式:S=mr2。
(三)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1.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求小狗活动苑围的最大面积问题?
2.例题讲解:圆形草皮的直径是20m,每平方米草皮8元,铺满草皮需要多少钱?
(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1)本节所学的主要公式是什么?
(2)如果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量?
(3)已知圆的周长、圆的直径是否也可以求圆的面积呢?如何求。
作业:1.圆形的物体生活中随处可见,公园的露天广场是个圆形,怎样才能计算广场的面积呢?你有哪些方案?
2.小明家新买了一个圆桌,妈妈让他求桌面的面积。你能够帮助小明回答吗?
【板书设计】略
基本要求:
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通过提问,再出示报刊、网络中出现的扇形统计图,引入新课《扇形统计图》。
(二)探索新知
出示我国陆地各种地形分布情况的扇形统计图。
提问:观察这幅扇形统计图,你能知道什么信息?
组织学生前后桌四人结成学习小组共同讨论,要求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做好笔记,选好发言代表,规定5分钟后,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走到学生身边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并维持课堂秩序,后提问小组代表讨论结果。
预设1:整个圆表示我国陆地的总面积。
预设2:每个扇形分别表示各种地形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预设3:山地占地面积最大,丘陵面积最小。
追问:你是如何比较各种地形面积大小的?
引导学生回答可以根据每一块地形面积的扇形大小进行比较,也可以根据每一种地形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数进行比较。
提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扇形统计图用圆表示总数量,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个部分的数量;扇形统计图的数据表示的是每个部分占整体的百分之几,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量。因此,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提问:已知我国陆地总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用计算器算出每种地形的面积,填入大屏幕出示的表格。
(三)课堂练习:略
(四)课堂小结:略
(五)板书设计:略
1.题目:分数除法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掌握本节内容的重难点。
(3)教学中要有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4)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1.本节课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
2.说说本节课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前后联系?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设置情境:淘气家来了客人。淘气拿出4张同样大小的饼来招待客人,如果每2张一份,能分几份?如果每1张一份,能分几份?要求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片分一分,列式计算后汇报结果,并提问:为什么使用除法?
预设学生回答:4÷2=2(份);4÷1=4(份);表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追问:那每1/2张一份,能分几份?每1/3张一份,又能分几份?要求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再列式计算,并说明算式的含义。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师生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初步形成自己的解决方式。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指导;完成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小组内展示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案。
学生分析得出:有4张饼,每1/2张一份,每张饼都可以分成2个1/2张,4张饼共有8个1/2张,得到8份,
列式为4÷1/2=8;4张饼,每1/3张一份,每张饼都可以分为3个1/3张,4张饼就有12个1/3张,得到12份,列式为4÷1/3=12。
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在此基础上追问:观察4幅图和4个算式,小组讨论思考除以一个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小组代表发言: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教师补充说明并总结: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课件岀示:淘气利用长方形面积解释“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的表格,教师提出要求:
观察表格中图形、面积、宽、长之间的关系,并尝试填空。
师生活动:学生链接旧知,利用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分析得出: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和宽求长方形的长,就是面积÷宽=长。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笞,并鼓励学生积极观察,开拓思维。
预设学生回答: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互为倒数,那么这个小长方形的面试就是1,2个长方形面试即为2,用面积÷宽=长的公式得到2÷1/3即为长,结合长方形模型发
要求学生进一步补充填空。
追问:那长或宽可以是0么?
预设学生回答:不可以,0不可以做除数。
师生共同总结: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进一步得出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三)课堂练习
PPT展示题目练习,要求学生独立计算,计算过程中思考计算方法是什么?计算过程需要注意什么?
师生总结: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计算时要注意能约分的要约分。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课后作业:练一练
【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