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案例分析笔记及答题技巧
一、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二、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
1、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2、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3、处置危险和危害物并降低到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内;
4、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5、发生意外事故时,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施救条件。
三、选择预防对策原则: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四、事故预防优先原则: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
五、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
1、改进工艺过程、机械化、自动化;
2、设置安全装置;
3、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
4、电气安全对策;
5、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
6、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治;
7、个人防护用品。
六、报告事故的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七、事故调查的程序:
1、成立事故调查组;
2、事故现场抢救、处理;
3、事故有关物证的搜集;
4、事故事实材料搜集;
5、事故人证材料的搜集;
6、事故现场摄影、录像;
7、事故现场图的绘制;
8、事故原因分析;
9、编写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10、事故调查处理结案归档。
八、事故分析:
直接原因:
物的不安全状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
10、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11、未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
间接原因: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2、教育培训不够;
3、劳动组织不合理;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和指导错误;
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7、其它。
九、事故教训:
1、是否贯彻落实了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是否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3、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4、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执行是否到位;
5、安全培训教育是滞到位,职工安全意识是否到位;
6、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是否到位;
7、企业负责人是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8、是否存在官僚和腐败现象;
9、是否落实了有关三同时的要求;
10、是否有合理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