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核心要素共6个一级要素: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78、 应急策划包括危险分析、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
79、 应急准备包括:机构与职责、应急、教育训练与演习、互助协议。
80、 应急响应的核心功能和任务: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81、 预案演练的类型: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
82、 桌面演练:按预案及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采取行动。仅限于有限的应急响应和内部协调。事后口头评论形式收集参演人员建议,并提交简短的书面报告。
83、 功能演练: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事后除口头评论外,还应向地方提交有关演练活动的书面汇报,提出改进建议。
84、 全面演练: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事后除口头评论、书面汇报外,还应提交正式的书面报告。
85、 应急演练的参与人员共5类:参演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观摩人员。
86、 建立应急演练策划小组是成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的关键。参演人员不得参加策划小组,更不能参与演练方案的设计。
87、 综合性应急演练过程可划分为:准备、实施、总结3阶段。
88、 演练结果评价:不足项、整改项、改进项。
89、 不足项:应急准备缺陷、可能导致事件发生时不能确保组织体系有能力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保证公众安全健康。应在规定时间内予以纠正。
90、 整改项:应急准备缺陷、单独不可能造成影响。在下次演练前予以纠正。
91、 改进项:应急准备过程上应予改善的问题。不会对人员安全与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视情况予以改进,不必一定要求纠正。
92、 职业危害因素分类:按来源分为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按性质分为环境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与职业有关的其他因素、其他因素。
93、 职业性危害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从业人员健康的因素。
94、 法定职业病共10类115种。10类: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化学因素所致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
95、 生产过程中生产或使用的有毒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
96、 非电离辐射:射频辐射、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电离辐射:X线
97、 白内障:红外线;电光性眼炎:紫外线;白血病:电离辐射。
98、 异常气象条件:高温作业、高温强热辐射、高温高湿;其他异常气象条件指低温作业、低气压作业等。
99、 成年妇女禁忌参加连续负重,禁忌每次负重超过20kg,间断负重超过25kg。
100、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IV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