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安全评价
本章基本要求
1.对安全评价分类及其内容的掌握程度;
2.对安全评价程序的掌握程度;
3.对危险、有害因素分类及辨识知识的掌握程度;
4.对安全评价方法的熟悉;
5.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的掌握程度。
从事风险业务的人员和研究保险工作的学者认为,风险管理的中心是保险,而把预防灾害事故作为补充内容,风险管理是为了减小风险而减少支付保险金;
安全工作者则把安全评价当作一种行之有效的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因为安全评价既分析评定系统存在的静态危险,也评估分析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报考事故隐患,开展安全评价能够预防和减少事故,所以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安全评价的分类
“了解”—— 分类
“熟悉”—— 预评价、验收评价的的概念、内容
“掌握”—— 现状评价、专项评价的概念、内容
一.安全预评价
定义:在项目建设前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
法对系统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的评价。
依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过程:分析预测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特别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告”中未提及的安全技术管理方面的要建议采纳。
内容:1.识别——危险、有害因素;
2.评价——危险程度;
3.措施——安全对策建议;
4.结论——到可接受的安全水平。
二.安全验收评价
定义: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对其设施、 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的检测,查找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的调整方案及补救、补偿对策的验收性评价。
目的:作技术准备,为最终形成的安全验收评价报告作依据。
同时,通过安全验收还可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确认<安全生产法>的落实.
三.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定义:对某一企业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安全现状的评价。
即: 对生产装置、设施、设备、储存、运输及安全管理状况的评价。
内容:1.识别——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危险辨识;
2.分析——对可能造成的重大后果的事故隐患;
3.评价——对事故隐患,根据量化参数值进行评价,得出等级给予排序;
4.措施——依次序提出整改建议。
四.专项安全评价
定义:依某一特定的对象(行业、装置等)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评价。
内容:1.识别——查找危险、有害因素;
2.评价——确定程度;
3.措施——对策与建议。
目前已开展的专项安全评价有:
“经营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
“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评价”
第二节 安全评价的程序
“了解”—— 一般程序;
“熟悉”—— 主要内容。
一般程序:1.对系统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 基础;
2.与评价标准比较,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或程度 —— 评价;
3.寻求最低事故率 —— 目的。主要内容:1.确定对象与范围,
2.辨识分析对象,
3.划分单元,选择方法,
4. 评价结果,
5.指出对象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因素,
6.编制报告
第三节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评价单元的划分
“熟悉”——分类及方法
“掌握”——划分原则及方法
危险因素: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一)按直接原因分类
“GB/T 13861-1992” 规定 ;(6大类36小类)
(二)按事故类别分类
“GB6441-1986” 规定; (20大类)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一)直观经验分析法
1.对照、经验法
适用于“可供参考的、有以往经验可借鉴的”,
对照——相关标准、法规、检查表;
经验——分析人员的分析、判断的能力和经验。
2.类比法
依相同、相似系统或条件的经验及资料来
类推分析。
(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应用安全系统工程中的部分评价方法进行。
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识别须全面、有序地进行,识别也是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
其中的工艺过程识别是重点、关键:
1.对新、改、扩建项目设计阶段的识别;
2.对行业、专业特点及标准规程的识别;
3.对典型单元(单元操作)的识别。
四.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如:欧共体的 “塞维索法令”
我国的“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五.评价单元划分
(一)将评价对象分成若干个范围进行评价的,称“单元”。
(二)原则和方法
原则:有利于评价工作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
方法: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
2.以装置和物质特征为主划分
第四节 安全评价方法
“了解”——方法的分类
“熟悉”——评价的方法一.安全评价方法分类方法很多,各取所需。
(一)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
1.定性法
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进行定性的分析;
如: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 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等。
2.定量法
运用基于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广泛的事故资料统计分析获得的指标或规律,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环境、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定量的计算;
定量安全评价的基本要求是数据资料要充分。
(1)概率风险评价法
(2)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3)危险指数评价法
(二)其他安全评价分类法
1.按照逻辑推理过程:
归纳推理法---从事故原因推论结果;
演绎推理法---从结果推论事故原因。
2.按照评价的目的:
事故致因因素法---采用逻辑推理方法
危险性分析法---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给出系统危险性
事故后果法---直接给出定量的事故后果
二.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P60-P65)
(一)安全检查表
(二)危险指数法
(三)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四)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五)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步骤: 1.是否会出现偏差?
2.何种资料说明是偏差?
3.出现偏差,构成问题,其严重性?
4.偏差产生的可能性原因?
5.核实原因。
ε(偏差)= A (给定值或应有现象)- X (实际值或可能现象)
(六)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七)事故树分析
(八)事件树分析
(九)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可能性;E:暴露频率;C:严重度;D=L*E*C(危险的量值)
(十)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R)与事故发生概率(P)事故损失严重度(S)关系:
风险(R)= 事故次数 / 单位时间 × 事故损失 / 事故次数
= 事故损失 / 单位时间
第五节 安全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反映了评价工作过程的成果,采用文本形式或其他形式,如多媒体。
一.安全预评价报告
(一)要求(见P42) ; ( 二)内容 (见P42-P43);
(三)格式 (见P43)。
二.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一)要求(见P43); (二)内容(见P43-P45);
(三)格式(见P46)。三.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一)要求(见P45)
安全现状评价要求对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更详尽、更具体,要由懂工艺和操作的有关人员参与完成。
(二)内容 (见P46); (三)格式 (见P46)。
不同的评价,应有不同的评价报告。
第四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
本章基本要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及辨识标准的掌握程度;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监控措施的掌握程度。
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及辨识标准
“熟悉”——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
“掌握”——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和方法
一.概念
危险:指发生事故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危险。
危险源:可能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重大事故: 在重大危害设施内的一项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的突发性的事故,导致对工人、公众或环境造成即刻的或延期的严重危害。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重大危害设施:不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
(一)技术研究与发展概况
*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事故致因理论是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产物。
(二)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
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目的:
* 预防重大事故发生,一旦发生事故,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
1.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2.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1)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
(2)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强度
(3)能量的种类和危险物质的危险性质
(4)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影响范围
3.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1)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 (含:确定、审查、制定)
(2)企业的管理 (含:资料、评价、报告、制定)
4.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5.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 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则
7. 重大危险源的监察
(三)我国关于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十条、第二十二条、 第四十八条
2.《安全生产法》 第三十三条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搞好: 普查登记; 加强: 四级监控; 建立: 预警机制。
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
辨识是防止重大事故的第一步,而标准能反映出急需解决的问题及模式,标准必须是明确的毫不含糊的。
(具体见附录。)
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监控
“熟悉”——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方法
“掌握”——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
一.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一)评价单元的划分
(二)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
危险性 = 事故频率 × 事故后果
(风险 = 事故概率×事故严重度)
现实危险性不仅取决于物质特定危险性和生产单元固有危险性,而且取决于人为管理因素及防灾措施的综合因素。
(见P52, 层次结构图)
一方面是固有危险性,另一方面是由于采取措施得当,能抵消一部分危险性,使整个系统的现实危险性降低。
(三)数学模型
A = B1 × B2 = B11 × B12 × B2
={Σ Σ(B111)i Wij(B112)j}×B12×Π(1-B2k)
(四)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的评价
(五)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B112的评价及工艺、物质
危险性相关系数的确定
Wij 分级(见P53)
(六)事故严重度评价
以事故后果的经济损失(万元)表示,含财物损失和人员伤亡两方面。
* 事故严重度的评价掌握两个原则
(1)最大危险原则
若一种危险物质具有多种事故型态,且后果相差悬殊,则按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
(2)概率求和原则
若一种危险物质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不悬殊,则按统计平均原理估算事故后果。
* 毒物泄漏有九种伤害模型(P54)
*若事先评价所无法定量预见的条件时,则按较严重的条件进行评估;
*测算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数,分为三区域,即:
单元区:简化为当量圆;
厂 区:当长宽比大于2时简化为矩形,否则为当量圆;
居民区:简化为当量圆。
(七)危险性抵消因子
事故统计表明,引发事故的三大原因是:工艺设备故障;人员误操作;安全管理。
(有效监控、 提高素质、加强有效)
(八)危险性分级与危险控制程度分级
(见P55)
说明:“单元现实危险性 / 单元固有危险性” 值小
“单元综合抵消因子” 值小
“单元内危险性的受控程度高”
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
(一)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
1.主要思路
作为安全管理部门,
首先,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实施分级管理 ;
其次,建立健全新、改建企业重大危险源申报分级制度;
第三,配合技术中介组织;
2.设计思想
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
3.设计方案
国家监控总系统—各城市监控子系统—各重大危险源企业 (单元)
4.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的目标:
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
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评估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形象表达;
政府部门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及手段。
(二)预警技术
1. 组成原理
危险源对象; 特性参数; 计算机
2. 采集系统
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观点、方法;
结合:过程控制、自动检测、传感器、计算机仿真、数据传输、网络通信;
构成: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系统;
3. 预警系统
目的:
监视其正常情况下危险源对象的运行情况及状态,对其实时和历史趋势作整体判断,对下一时刻做出超前(或提前)的预警行为。
(正常运行、事故临界、事故初始)
第五章 事故应急救援
基本要求:
1.对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熟悉程度;
2.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掌握程度;
3.对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演练与评审的掌握程度
第一节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了解” --- 基本任务与特点;
“熟悉” --- 相关法律法规对其的要求;
“掌握” --- 管理过程的四个层次;
“熟悉” --- 体系的组织结构、支持保障系统的内容。
一.基本任务及特点
(一)基本任务
(1)组织营救受害人员
首要任务:抢救受害人员;
关 键:快速、有序、有效地急救与转送伤员;
特 点: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面广、危害性大。
(2)迅速控制事态
首要任务:及时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
关 键: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性质、程度。
(3)消除危害后果
首要任务: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对环境的污染;
关 键: 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监测等措施。
(4)查清事故原因
首要任务:及时查明原因及性质;
关 键:评估危害范围、程度。
(二)特点
应急救援工作涉及面很广,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技术事故
自然灾害
城市生命线
巨系统 重大工程
公共活动场所
公共交通
公共卫生
人为突发事件
不确定性
突发性
特点: 复杂性
后果、影响易猝变
激化
放大
1.不确定性和突发性
这是所有事故、灾害、事件的共同特征,事先没有明显征兆,一旦发生,迅速蔓延,甚至失控。这就要求应急救援行动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在事故第一现场作出有效反应。
2.复杂性
体现在:
(1)多变性 ...
(2)有效组织和管理 ...
(3)突发行为 ...
(4)现场处置措施 ...
3.后果易猝变、激化和放大
事故、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后果一般比较严重,能造成广泛的公众影响,处理不慎一是局面混乱, 二是波及范围扩大,三是人员与财产损失加大。
为了尽可能降低重大事故的后果及影响,减少重大事故造成的损失,要求应急救援行动: 迅速、准确、有效。
迅速 --- 迅速准确地传递事故信息,迅速调集所需的应急力量和设备、物资,迅速建立统一指挥与协调系统;
准确 --- 能正确预测事故发展趋势,准确地对行动和战术决策;
有效 --- 应急准备的充分与否。
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危险化学品、特大安全事故、重大危险源等的救援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三.事故应急管理的过程
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的前、中、后的各个过程。
基本思想: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基本过程: 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过程
(一)预防
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防止事故发生,实现本质安全;
二是预先采取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
(二)准备
应急管理过程中的关键一步,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有效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做好的准备工作 。
目标:所具有的应急能力。
(三)响应
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
(四)恢复
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
四.体系的建立
(一)基本构成
应急救援模式基本一致,顶层设计和系统论思想,
中心;事件;基础;功能;
完整体系有四部分组成:
1.组织体系
管理机构 --- 维持应急日常管理的负责部门;
功能部门 --- 与应急活动有关的各类机构(消防、医疗等);
应急指挥 --- 场外与场内指挥系统;
救援队伍 --- 专业与志愿人员组成。
2.运作机制
应急运作机制由四个基本机制组成:
统一指挥 --- 基本原则,分为集中指挥与现场指挥,或场外指挥与场内指挥;
分级响应 --- 从初级响应到扩大应急的过程实行的分级响应机制;
主要依据是:
“危害程度、影响范围、控制事态能力”;
属地为主 --- 强调“第一反应”的思想,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原则;
公众动员 --- 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3.法制基础
法制建设是体系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
4.保障系统
(1)信息通讯系统:预警、报警、警报、报告、指挥等;快速、顺畅、准确、资源共享。
(2)物资装备:资源足够、快速、及时;
(3)人力资源:专业队伍的加强、志愿人员的培训;
(4)财务:专项科目、专款专用。
(二)响应机制
按照:事故性质、严重程度、发展趋势、控制能力等实行分级响应机制;
分三级:
1.一级紧急情况
必须利用所有相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此时需有“紧急事务管理部门”解决整个紧急事件的决定。
2.二级紧急情况
该级响应是“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
3.三级紧急情况
所在部门建立一个“现场指挥部”,进行指挥。
(三)响应程序
1.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
接警 --- 判断 --- 确定,不足级别的关闭响应。
2.应急启动
按确定的级别启动紧急程序:
通知(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通讯网络) 调配(救援所需物资)、成立(现场指挥部)。
3.救援行动
开展工作(侦测、警戒、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
专家成员(决策建议、技术支持等)、
向上请求(事态无法控制时,向应急中心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4.应急恢复
救援结束后,临时恢复阶段:现场清理、人员清点、撤离、解除警戒、善后处理、事故调查。
5.应急结束
关闭程序,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
四.组织结构
由于重大事故的现场情况相当复杂,这对现场救援的组织、指挥、管理等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主要问题是:
①向事故指挥官汇报的人太多;
②组织结构各异、缺乏协调、术语不同
③缺乏相关的事故信息,应急救援整体目标不清不明;④通讯不兼容或不畅;
⑤授权不清或机构对自身在现场的任务、目标不清。
其结构:
1.事故指挥官
确定 – 事故目标与实现目标的策略;
批准 – 实施口头或书面的行动计划;
调配 – 现场资源;
落实 – 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措施;
管理 – 应急行动。
2.行动部
负责应急行动:消防与抢险、人员搜救、医疗救治、疏散与安置等。
3.策划部
收集、评价、分析、发布相关信息、起草行动计划及归档。
4.后勤部
提供:设备、设施、物资、人员、运输、服务等。
5.资金/行政部
对所有费用进行跟踪及评估,同时承担其他职能未涉及的管理职能。
第二节 事故应急预案的策划与编制
“了解” --- 预案的作用、层次、文件体系;
“熟悉” --- 策划预案时应考虑的因素及编制过程;
“掌握” --- 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
一.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
关键作用:
明确 – 发生前、发生时、结束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相应策略、资源准备等。
1.重要作用
⑴ 明确 :应急救援的范围、体系,克服无据可依、无章可循的现象;
⑵ 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⑶ 基础 : 保证应急预案足够灵活,也是应急救援的“底线”;
⑷ 便于协调 :当超出应急能力时,便于与上级协调;
⑸ 有利于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2.策划应急预案时应考虑的因素合理策划,重点突出,主要风险,避免相互孤立、交叉、矛盾。考虑的因素:
⑴普查的结果
⑵自然条件
⑶已有的预案
⑷本地以往的事故情况;
⑸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
⑹周边重大危险的可能影响;
⑺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二.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
为了保证各种类型预案间的整体协调、实现共性与个性、特殊与通用的结合,要对应急预案划分层次。
(一)综合预案
(二)专项预案
(三)现场预案
三.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
构成的形式:基本预案 加上 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管理、标准操作程序、支持附件。
(一)基本预案
明确:
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中的职责、应急预案的演练、管理。
(二)应急功能设置
见表5-1(P71)“应急功能矩阵表”
(三)特殊风险管理
明确:
应急功能的责任部门、支持部门、有限介入部门、其他职责任务。
(四)标准操作程序
注意:
标准操作程序应保证与应急预案的协调和一致。
(五)支持附件
应急预案是“预案、程序、指导书、记录”构成的四级文件体系。
四.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
⑴成立编制小组;
⑵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⑶编制应急预案;
⑷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⑸应急预案的实施。
五.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
核心要素:
⑴预测、辨识、评估 – 对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及后果;
⑵规定职责 – 应急救援各方组织;
⑶指挥与协调 – 应急救援行动;
⑷可用资源及外部资源 – 人员、设备、设施、物资、经费及社会援助等;
⑸保护生命、财产、环境的措施 – 事故灾害发生时;
⑹现场恢复;
⑺其他 – 应急培训、演练、法律与法规。关键要素:
⑴方针与原则;
⑵应急策划;
⑶应急准备;
⑷应急响应;
⑸现场恢复;
⑹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一)方针与原则
(二)应急策划
应急预案 : 基于对潜在事故的全面认识评价,识别出潜在事故的类型、性质、区域、分布、后果等;
应急策划 : 以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作为预案的制定、应急工作的依据和授权。含:
1.危险分析
明确 – 应急的对象、事故的性质、影响范围、后果程度等;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减灾措施提供决策、指导依据。
2.资源分析
明确 – 应急救援所需的资源;
罗列 – 可用的应急力量、资源,
3.法律法规要求
(三)应急准备
1.机构与职责
明确相应:职责、负责人、候补人、联络方式;
2.应急资源
应急资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证
3.教育、训练与演习
含:内容、计划、组织与准备、效果评价等。
4.互助协议
(四)应急响应
其核心功能和任务:
1.接警与通知
2.指挥与控制
关键:统一指挥和协调;
建立:分级响应、统一指挥、协调与决策程序;
3.警报和紧急公告
4.通讯
5.事态监测与评估
6.警戒与治安
7.人群疏散与安置
8.医疗与卫生
9.公共关系
10.应急人员安全
11.消防和抢险
12.泄漏物控制
(五)现场恢复
(六)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第三节 应急预案的演练
“了解” --- 演练的基本要求;
“熟悉” --- 演练的类型、基本任务及实施过程;
“了解” --- 演练的效果评审方法及内容。
演练是对预案的检验、评价、保持应急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出的缺陷、应急资源的不足、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公众的应急意识等。
一.类型
(一)桌面演练
(二)功能演练
(三)全面演练
二.参与人员
参演、控制、模拟、评价、观摩等方面的人员
(一)参演人员
(二)控制人员
(三)模拟人员
(四)评价人员
(五)观摩人员
三.基本过程
过程划分为:演练准备、演练实施、演练总结3阶段
四.演练结果的评价
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为:不足项、整改
项、改进项。
(一)不足项
(二)整改项
(三)改进项
第七章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本章的基本要求:
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熟悉程度;对生产经营单位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方法与步骤的熟悉程度;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程序的了解程度。
第一节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概述
“了解”——体系的基本运行模式;
“熟悉”——体系的构成要素。
一.体系的概念与模式
基本思想:PDCA(即 策划、实施、评价、改进), 结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活动的特点,提出了一个运行模式。核 心:报考循环的管理过程。
要 求:企业能以持续改进的指导思想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的目标。
二.体系的基本要素
(一)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该方针体现了两个承诺:
A.对持续改进的承诺,这表明组织最高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的态度,即对职业安全健康问题的认识和责任;
B.对遵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这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也是必须努力做到的。
二.组织
1. 目的
2. 内容与要求
1)机构与职责
2)培训、意识与能力
3)协商与交流
含两个方面:
a.内部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
b.外部交流
4)文件化
5) 文件与资料控制
6)记录与记录管理
三.计划与实施
1. 目的
依据情况——生产经营单位自身的危害与风险;
作出规划——针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针;
建立计划——必要的程序;
实施规划——持续、有效地。
2. 内容与要求
1)初始评审
(1)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2)目标
3)管理方案
两方面含义,一是规定职责,二是实现的方法和时间表。
4)运行控制
三要素:控制、检查、不符合与纠正措施。
5)应急预案与响应
四.检查与评价
1. 目的
2. 内容与要求
1)绩效测量和监测
一是,对组织从事的活动进行监测,
二是,对监测结果的评价:
2)事故、事件、不符合及其对职业安全健康绩效影响的调查
3)审核
4)管理评审
目的在于确保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有效性。
(五) 改进措施
1. 目的
2. 内容与要求
1)纠正与预防措施2)持续改进
第二节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方法与步骤
“熟悉”——体系初始评审及策划内容;
“了解”——体系文件的内容和结构。
一.学习与培训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三层次的培训:
管理层培训---- 体系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特点、重要意义及作用;
内审员培训---- 确保具备开展初审、编写文件、进行审核的工作能力;
全体员工培--- 了解体系,积极参与各项实践。
二.初始评审
三.体系策划
四.文件编写
管理手册(采用手册)-- 方针、目标、指标、方案、核心要素等,
程序文件-- 完成体系要求的职业安全健康活动所规定的方法,
作业文件(作业指导书)-- 表格、报告、作业指导书、危险因素、清单、安全评价报告、现场平面图等。
五.体系试运行
六.评审完善
第三节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
“了解”——审核的类型;
“了解”------认证的程序;
一.审核的类型
第一方审核 – 由用人单位的成员或其他人员以用人单位名义进行的审核;
第二方审核 – 由与用人单位(受审核方)有某种利益关系的相关方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实施审核;
第三方审核 – 由与其无经济利益关系的第三方机构依据特定的准则,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的审核。
二.体系的认证:
对象: 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方法: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
过程: 遵循规定的程序
结果: 取得认证的证书和标志
程序:
1.申请及受理; 2. 策划与准备; 3.实施; 4. 跟踪与验证; 5. 证后监督与复评 。
程序:
(一)申请及受理;
(二) 策划与准备;
(三) 实施;
(四) 跟踪与验证;
(五) 证后监督与复评 。
第六章 职业病危害管理
本章基本要求: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的了解程度
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的掌握程度
第一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
“了解”——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 “了解”—— 职业病的概念与分类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由职业性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职业性危害因素: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
法定职业病: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
危害因素分三类:
(1)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2)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3)与作业环境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二.职业病
(一)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1.生产性粉尘
2.粉尘引起的职业危害
(二)工业毒物与职业中毒
(生产性毒物、常见的职业中毒、目录)
(三)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
(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异常气象)
(四)职业性致癌因素和职业癌
(分类、职业癌)
(五)职业性传染病
(法定的)
(六)其他职业传染病
(10大类、115种)
三.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四.女工的职业卫生问题
第二节 职业危害评价与管理
“了解”——评价依据和分级标准
一.职业危害评价
(一)依据:“毒理学、流行病学、接触水平”三方面
(二)危害分类及分级标准
(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44-85”
(2)《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 “GB5817-86”
(3)《高温作业分级》— “GB/T4200-1997”
二.作业环境监测
三.职业健康监护
(检查、档案、分析)
第三节 职业危害治理技术
“熟悉“—— 治理技术
职业性危害因素主要是粉尘、毒物、物理三因素。
来源于— 生产过程;
产生于— 设备;
扩散于— 环境;
作用于— 接触人群。
治理的根本是:使生产过程不产生危害因素。
一.粉尘危害治理措施
二.工业毒物危害治理措施
三.物理因素治理措施(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防暑降温等)
四.职业性传染病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