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整治力度的加大,煤矿安全形势趋于好转。与2005年相比,2007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了近5成。另外,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煤炭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煤炭企业的外部形象大为改观。一些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将大型煤炭企业当作自己就业的首选就是最有力的佐证。但是,我们也更应该看到,就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煤矿恶性事故仍然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目前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还亟待完善和加强。那么,如何才能确保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呢?
一、找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这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
在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有一个怪现象非常值得注意: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安全目标、利益上明明是一致的,但在实践过程中,双方又会产生矛盾和对立。这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要实现安全生产,就要找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症结。到底原因何在?
(一)政绩观点的错误。理论上讲,安全是煤矿企业的天字号工程,是第一位的。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安全虽能否定一切,但在现实中决定不了一切,最后决定一个煤矿企业领导层政绩好坏的,往往不是安全,而是产量和效益,这是个大背景。可以说,现如今各级煤矿企业乃至主管部门大都存在错误的政绩观。他们在年末岁尾一级级考核时,往往就是效益第一。只要效益好,上缴的利税多,别的都是次要的。在这个大背景下,单个煤矿企业内部的考核自然也是如此了。因此,错误的政绩观是导致安全管理困难重重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执法主体的腐败。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是地方煤矿企业的执法主体。他们在执法过程中,往往会利用煤矿企业害怕停产整顿影响产量的心理进行吃拿卡要甚至于敲诈勒索。吃过拿过自然“一切都好说”,这就使煤矿企业不惜铤而走险,把安全丢在一边,甚至超能力生产,以追求更大利润。因为他们知道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相信执法部门短时间内再也不会“找麻烦”了,就彻底“安全”了,从而给矿难的发生埋下伏笔。
(三)管理制度的缺陷。
1、责任主体不明。一些安全管理制度,用精美的镜框镶起来挂在墙上醒目的位置,显得条理清晰。但执行起来却面临尴尬:找不到责任主体!因为 “对‘有关’单位进行处罚”中的“有关单位”到底是指哪个单位?这就造成了责任单位之间的互相推诿扯皮,使安全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和威慑力大打折扣。
2、处罚力度较轻。一些隐患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引发致命的事故。笔者就曾在某矿听到这样一则事例:某放炮员因炮眼使用炮泥不够被罚 10元!这就是俗称的 “挠痒痒”,能震慑得住谁?!这一次罚他10元,下一次他干脆就不装了,一是你不一定就能抓住他,再者就是抓住了不过10元钱!而放炮不使用炮泥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这就造成了安全管理制度的形同虚设。
3、监督机制不全。我们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可谓不齐全,但往往缺乏隐患整改落实的监督机制,而这又是最关键的,因为所有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消除隐患。查出隐患后,责任单位承诺3天内整改完毕,至于在这3天之内由谁去督促落实整改,就不知道了。最后,不了了之。日积月累,导致一些重大隐患重复出现,怎能不出事故呢?!
(四)安全意识的淡薄。很多煤矿企业的职工乃至领导在安全上都存在侥幸心里。“没那么巧吧”,成了一些人的口头禅。但事故往往就发生在一个 “巧”字上。众所周知,瓦斯爆炸就是因为三个条件的“巧遇”而发生的!在井下工作面,一些职工光顾早点干完活而懒省事:梁不挂好就迫不及待开始攉煤;前探梁不架就开始打眼;第一炮响过之后紧接着第二炮……这就要求煤矿企业的领导者平时千万不能忽视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这是增强安全意识、消除侥幸心理的重要途经。
二、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这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
(一)深化安全文化建设,由“安全型”向“本质安全型”转变。抓好安全文化建设,可更好地进促进安全生产良性发展。坚持安全理念引导人的原则,以“如何将安全文化理念深植职工心中”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全面普及具有自身特色的“三五三四、五个一”安全文化核心理念。经过近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目前,我矿已形成了以安全“六网络”为核心的安全文化体系。“六网络”即:
舆论网、警示网、教育网、监督网、帮教网、培训网,涉及安监、宣传、工会、组织、纪委等多个部门,已初步形成了部门联动,上下协调的安全文化运作机制。
(二)深化安全培训,由“注重取证”向“增强技能”转变,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职工素质提高了,就能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质的转变,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安全生产。我矿采二队采煤能手谭汉川,以前总因为只顾攉煤忘记打贴帮柱受到处罚,甚至多次在矿井“曝光台”中见到他的大名,我对他印象极为深刻。最近一两年,他的名字却与“闪光台”密不可分了。用他的话说,“安全培训就是好” ,这是我矿近几年加大职工安全培训取得的成效。
(三)深化现场管理,由“形态质量”向“内在质量”转变,提高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建立健全现场质量管理评估体系,制定质量评估标准,通过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的标准化控制、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杜绝“豆腐渣”工程、面子工程等现象。
(四)深化区队班组建设,由“生产任务型”向“安全生产型”转变,提高全面管理能力。班组建设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把班组建设纳入安全管理总体规划,彻底扭转重生产轻安全的不良倾向,夯实安全基础。建立有效的班组管理办法和考核机制,严格执行正班长抓安全、副班长抓生产的要求,给班组提供规范、科学、具体的安全管理平台。 6月1日,我们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的意见》,从培训和激励机制、人性化管理、自主创新、班组长成长、职工素质登高五个方面作了具体要求,并制定了详实的措施,形成了党政领导、工会协调、部门联动、职工参与的班组创建格局。
(五)深化安全责任制,由“条目化”向“问责制”转变,提高全员执行力。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克服“高度重视下的麻痹松懈症”,是防止事故频发的必要举措。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各项措施落实到现场以及每一个岗位。 来源:www.examda.com
(六)深化科技兴安,由“重硬件投入”向“软硬件结合”转变,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安技措各类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安全生产快速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是提升预防灾害能力、实现安全高效生产的有力保障。建立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加大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矿井安全技术装备水平;拓宽资金渠道,确保“科技兴安”的必要投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科技兴安”提供坚实保证。以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矿井为目标,加大对矿井关键生产技术的科研攻关,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形成一个集成、高效、覆盖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加大以预防安全事故、改善生产条件为目标的安全技术改造力度,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 来源:www.examda.com
(七)深化隐患排查治理,由“告知检查”向 “随机抽查”转变,提高超前预防能力。要坚持念好“查、访、包、抓、改”五字经,做到对不安全因素“发现得快、控制得住、排查得早、解决得好”。深入 “查”,坚持每周召开隐患排查分析会,不间断地开展“三不定”检查活动,将事先通知式的安全检查,改变为以随机抽查及巡查为主;经常“访”,加大业务科室深入基层、指导基层、服务基层力度,及时指导帮助基层解决现场安全隐患;负责“包”,坚持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包保制度,将安全隐患整改任务量化、细化,落实到每名班子成员及业务科室身上;狠心“抓”,本着“谁包挂,谁负责”的原则,一竿子插到底,下狠心,以“三铁”精神坚决把隐患解决掉;彻底“改”,加强对重大隐患危险源的整改监控,把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追究提前到对隐患责任的追究,对违反隐患排查有关规定者,追究责任。出现重大隐患,对不作为的单位领导坚决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
(八)深化监督检查,由“静态单一”向“报考循环”转变,提高安全监控水平。推行安全责任监控和安全信息监控,对不同层次的安全管理人员上岗情况和各个区队、地点的不安全隐患实行报考循环控制,努力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严格落实值班跟班责任制,对于发生事故采取措施不及时,延误时机或因其他失职渎职行为而影响安全工作的有关人员,坚决严肃查处;对于发生事故而瞒报、谎报或拖延不报,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的,要严厉追究其责任,确保安全管理的严肃性。
(九)深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由“条块单列型”向“网络覆盖型”转变,提高全员抓安全的能力。安全生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的方针,超前管理,共同维护良好的安全生产局面。围绕安全生产的主题,党政工团各级组织积极行动,紧密协作,各司其职,做到合作与分工相结合,齐抓共管,努力形成统一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为矿井保安全、促生产营造一个更具人性化的工作氛围。
(十)深化专业会战,由“常规管理”向“重点突出”转变,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抓住安全主要矛盾,解决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是搞好安全管理的突破口和立足点。当前,我们应严格落实国家 “安全生产月”部署要求,深化安全整治。强化一通三防,搞好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开展综合防尘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杜绝通防事故的发生。超前编制落实防治水措施,按照“有疑必探,先探后采”的原则,严格按照控采方案施工。大力整顿运输秩序,规范使用各类安全设施,加强小绞车使用和设备起吊、装车、封车、运输等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开展机电、皮带管理专项治理会战,提高设备运行质量、检修维护质量、安全管理质量。加大对地面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力度,加强地面防火、交通管理、两季“三防”等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总之,找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途经。
更多信息请访问:考试大安全工程师网校 安全工程师免费题库 安全工程师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