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表的历年的分值统计,可以得出《职业危害预防和管理》章节每年的分值均在10分左右,属于较为重点的章节内容。而根据知识点考核频次来看,重点内容为职业危害因素来源分类、职业危害因素辨识、职业危害的控制等内容。
章节 | 考核点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7 |
职业卫生概述 | 职业危害因素来源分类 | 2 | 3 | 1 | 4 | 3 |
职业卫生基本概念 | 3 | 1 | ||||
职业危害辨识评价 | 粉尘与尘肺 | 1 | 1 | 2 | ||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 1 | 1 | ||||
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 | 1 | 3 | 2 | 2 | ||
职业危害评价 | 1 | 1 | ||||
职业危害控制 | 2 | 4 | 1 | 1 | ||
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 职业卫生工作职责分工情况 | 1 | ||||
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 | 2 | 2 | ||||
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 | 1 | |||||
前期预防管理 | 2 | 1 | 1 | |||
劳动过程中管理 | 1 | 1 | 2 |
今年5月份新出的考试大纲中对职业危害预防和管理的考核要求也有一定的变化:
2011版大纲:职业危害预防和管理。运用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标准和评价方法,检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告知和申报职业危害,建立职业卫生档案,采取职业危害防护控制措施,选用个体防护装备,开展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
2019版大纲:职业病危害与管理,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标准和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辨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
通过对两版大纲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注安考试对职业病危害与管理章节考核内容主要是有三方面:职业危害的来源与分类、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职业危害的控制。
恰好与往年考核重点一致。故接下来重点将主要集中在这三个部分内容。
一、职业危害来源与分类(重点记忆)
生产过程 | 化学因素 | 包括生产性粉尘和化学有毒物质 |
物理因素 | 例如: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辐射等 | |
生物因素 | 例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原物等 | |
劳动过程 | 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 |
精神性职业紧张 | ||
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 ||
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 ||
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 ||
生产环境 | 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 |
作业场所建筑卫生学设计缺陷因素,如照明不良、换气不足等 |
二、职业接触限制(OEL)了解即可
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2、最高容许浓度(MAC)。是指工作地点、在1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是指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4、超限倍数。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三、职业卫生工作方针与原则(了解即可)
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职业卫生“三级预防”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