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所剩时间提升复习效率?抓住核心考点,效果事半功倍!下面是小编对其2019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科目中重要考点进行的梳理整合,希望帮助大家快速掌握。临考跟着老师抓核心分值>>
第三章 安全评价
考点1:安全评价的内容
(一)安全预评价内容
(1)前期准备工作应包括: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组建评价组;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对类比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等。
(2)辨识和分析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发生作用的途径及其变化规律。
(3)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和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进行。
(4)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的目的、要求和评价对象的特点、工艺、功能或活动分布,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价。
(5)从评价对象的总图布置、功能分布、工艺流程、设施 、设备、装置等方面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从评价对象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物料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提出其他安全对策措施。
(6) 概括评价结果,给出评价对象在评价时的条件下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结论,给出危险、有害因素引发各类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性结论,明确评价对象建成或实施后能否安全运行的结论。
(二)安全验收评价的内容
安全验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符合性评价和危险危害程度的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等。
安全验收评价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对象前期(安全预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中安全卫生专篇等) 对安全生产保障等内容的实施情况和相关对策措施建议的落实情况;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的具体设计、安装施工情况有效保障程度;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在试投产中的合理有效性和安全措施的实际运行情况;评价对象的安全管理。
(三)安全现状评价的内容
安全现状评价针对生产经营活动、区域运行管理的安全风险状况、安全管理状况进行安全评价,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风险管理对策措施建议。
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
(1)全面收集评价所需的信息资料,采用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给出安全评价所需的数据资料。
(2)对于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后果的危险、有害因素,特别是事故隐患,采用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安全评价,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 。
(3)对辨识出的危险源,按照危险性进行排序,按照可接受风险标准,确定可接受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对于辨识出的事故隐患,根据其事故的危险性,确定整改的优先顺序。
(4)对于不可接受风险和事故隐患,提出整改措施。为了安全生产,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考点2: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
1.人的因素
(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物的因素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环境因素
(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4.管理因素
(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4)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考点3:安全评价方法分类
按安全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1.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分析,安全评价的结果是定性的指标,如是否达到了某项安全指标、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等。
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有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或 LEC 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
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是运用基于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广泛的事故统计资料基础上获得的指标或规律(数学模型) ,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量的计算,评价结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标,如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的伤害(或破坏)范围、定量的危险性、事故致因因素的事故关联度或重要度等。
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还可以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和危险指数评价法。
考点4: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一)安全检查表方法 (SCA)
(1)安全检查表主要有以下优点:
①检查项日系统、完整,可以做到不遗漏任何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避免传统的安全检查中的易发生的疏忽、遗漏等弊端,因而能保证安全检查的质量。
②可以根据已有的规章制度、标准、规程等,检查执行情况,得出准确的评价。
③安全检查表可采用提问的方式,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使人知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因而可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
④编制安全检查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可使检查人员对系统的认识更深刻,更便于发现危险因素。
⑤对不同的检查对象、检查目的有不同的检查表,应用范围广。
(2) 安全检查表缺点:
针对不同的需要,须事先编制大量的检查表,工作量大且安全检查表的质量受编制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影响。
(二)危险指数方法 (RR)
危险指数评价可以运用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可行性研究、设计、运行等) ,可以在详细的设计方案完成之前运用,也可以在现有装置危险分析计划制定之前运用;也可用于在役装置,作为确定工艺及操作危险性的依据。
(三)预先危险分析方法(PHA)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是一项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工作,在设计、施工和生产前,首先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
预先危险分析适用于固有系统中采取新的方法,接触新的物料、设备和设施的危险性评价。 该法一般在项目的发展初期使用。当只希望进行粗略的危险和潜在事故情况分析时,也可以用预先危险分析方法对已建成的装置进行分析。
(四)故障假设分析方法(WI)
主要内容包括提出的问题,回答可能的后果,降低或消除危险性的安全措施。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由三个步骤组成,即分析准备、完成分析、编制结果文件。
(五)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 (HAZOP)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分析是对危险和可操作性问题进行详细识别的过程,由一个小组完成。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包括:
(1)是一个创造性过程,通过应用一系列引导词来系统地辨识各种潜在的偏差,对确认的偏差,激励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小组成员思考该偏差发生的原因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2)是在一位训练有素、富有经验的分析组长引导下进行的,组长需通过逻辑分析思维确保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组长宜配有一名记录员,记录识别出来的各种危险和(或)操作扰动,以备进一步评估和决策。
(3)小组由多专业的专家组成,具备合适的技能和经验,有较好的直觉和判断能力。
(4)在积极思考和坦率讨论的氛围中进行,当识别出 一个问题时,应做好记录以便后续的评估和决策。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分析包括4个基本步骤,
界定→准备→分析→文档和跟踪
(六)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 (FMEA)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的步骤为:
明确系统本身的情况,确定分析程度和水平,绘制系统图和可靠性框图,列出所有的故障类型并选出对系统有影响的故障类型,理出造成故障的原因。
在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中不直接确定人的影响因素,但像人失误、误操作等影响通常作为一个设备故障模式表示出来。
(七)故障树分析方法 (FTA)
采用逻辑方法,将事故因果关系形象地描述为一株有方向的“树”。
(八)事件树分析方法 (ETA)
事件树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决策论,它是一种从原因到结果的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从一个初始事件开始,交替考虑成功与失败的两种可能性,然后再以这两种可能性作为新的初始事件,如此继续分析下去,直到找到最后的结果。
事件树分析是一种归纳逻辑树图,能够看到事故发生的动态发展过程,提供事故后果。
事件树的定量分析。由各事件发生的概率计算系统事故或故障发生的概率。
(九)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 (JRA)
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 (D)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作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
2019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模考大赛进行中,考前冲刺就是要做题!进入模考,考后11月11日解析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