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考2025年注安管理科目时,“安全心理与行为”这一考点,通常在每年的试卷中占据0-2分左右,虽比重不大,但掌握其精髓对整体成绩至关重要。
2025年注安管理考点:安全心理与行为
一、人的行为模式
人的行为一般表现为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
自然属性是从生理学描述人的行为性质及其关系。
社会属性是从心理学和社会学描述人的行为性质及其关系。
(一)生理学意义的行为模式
人的生理学行为模式归纳为:外部刺激→肌体感受(五感)→大脑判断(分析处理)→行为反应→目标的完成。
外部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相同的刺激会引起不同的安全行为;
第二,相同的安全行为有可能来自不同的刺激。
生理学行为模式下,可知人为失误主要表现在:
类型 | 内容 | 举例 |
感知差错 | 认知滞后、通道缺陷、眩光 | 看错、听错 采集信息错 |
判断决策差错 | 遗忘、记忆错误,分析推理差错、决策差错 | 忘记、分析、 决策错 |
行为差错 | 疲劳、习惯动作、反射行为忘记危险、麻痹 | 动作错 |
(二)社会学意义的行为模式
从人的社会属性角度分析,人的行为遵循的行为模式:
需要→心理紧张或兴奋→动机→目标导向→目标行动→安全行为→需要满足紧张消除→新的需要
需要是一切行为的来源,需要是推动人们进行安全活动的内部原动力。
动机与行为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同一动机可引起种种不同的行为。
(2)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的动机。
(3)合理的动机也可能引起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行为
二、影响人行为的因素
个性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影响个性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两个方面。
个性心理特征指一个人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和情绪等。
个性倾向性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即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程度,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是个性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制约着所有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
(一)个性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 性格与安全
• 气质与安全
• 能力与安全
• 情绪与安全
气质是先天的,后天的环境及教育对其改变微小、缓慢。
性格是后天的,可以改变,是个性心理的核心特征。
• 气质与安全(气质——本性难易)
类型 | 特点 | 代表 |
胆汁质 | 兴趣,兴奋,但其抑制能力差 (马路第一杀手) | 孙悟空 |
多血质 | 高的灵活性, 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发生变化(粗心,马路第二杀手) | 猪八戒 |
黏液质 | 安静、沉着、情绪稳定、平和,思维、言语、动作比较迟缓(交通事故概率低) | 唐僧 |
抑郁质 | 安静、不善于社交、喜怒无常、行为表现优柔寡断(“被害者”) | 沙和尚 |
• 情绪与安全
对某种情绪一时难以控制的人,可临时改换工作岗位或停止其工作,不能使其将情绪可能导致的不安全行为带到生产过程中去。
(二)个性倾向性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1. 需要与安全
安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并且是低层次需要。
5个等级层次:一是生理需要,生存直接相关的需要;二是安全需要,包括对结构、秩序和可预见性及人身安全等的要求,其主要目的是降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三是归属与爱的需要,随着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实质性满足,个人以归属与爱的需要作为其主要内驱力;四是尊严需要,既包括社会对自己能力、成就等的承认,又包括自己对自己的尊重;五是自我实现,是指人的潜力、才能和天赋的持续实现。
2. 动机与安全
动机在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中有着最为重要的功能,是引起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
个体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行为总是来自动机的支配
(2)某种行为可能同时受到多种动机的影响
(3)一种动机也可能影响多种行为
三、与行为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
(1)省能心理(嫌麻烦,图省事)
(2)侥幸心理(自以为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结果真的发生)(就干这一次,不可能这么巧)
(3)逆反心理(产生与常态心理相对抗的心理状态,偏偏去做不该做的事情)(让干啥偏不干)
(4)凑兴心理(从凑兴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或发泄剩余精力,常易导致不理智行为)。如汽车司机争开飞车,争相超车,以致酿成事故的为数不少。
(5)好奇心理(对安全生产的内涵认识不足,于是将好奇心付诸行动,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从安全生产的角度而言,应对青年工人和新工人进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学习钻研专业技术,帮助他们学会经常注意自己的行为和周围环境,善于发现事故隐患,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6)骄傲、好胜心理(总认为别人不如自己,或在特定情况下争强好胜)
一种类型是经常表现为骄傲好胜的性格特征,总认为别人不如自己,满足于一知半解,有些是工作多年的老工人,自以为技术过硬而对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持无所谓态度。
另一种类型是在特定情况、特定环境下的表现,争强好胜,打赌、不认输,这种类型多是青年工人。
(7)群体心理(人们通过模仿、暗示、服从等心理因素互相制约)
许多情况下,违反规程的行为无人反对,或有人带头违反规程,这个群体的安全状况就不会好。应该利用群体心理,形成良好的规范,使少数人产生从众行为,养成安全生产的习惯。
经典习题
某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层次需求理论”,制定了一系列安全激励措施。根据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排序最高的安全激励措施是( )
A.喷漆车间员工因连续两次违反安全生产禁令被辞退
B.安全文化期刊中公布安全积分高的标兵员工
C.氢能测试车间各班组开展流动安全红旗竞赛
D.开展员工家属进车间,关爱支持员工安全活动
某市医药集团组织对人员行为和影响安全绩效的心理状态进行了统计调查,对统计调查出的安全心理状态进行分类汇总,能够用于企业提升安全绩效的心理状态有( )。
A.省能心理
B.好奇心理
C.侥幸心理
D.冒险心理
E.群体心理
想刷更多注安考试试题?233网校APP提供注册安全工程师章节习题、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每日一练、模考大赛、答题闯关等刷题功能,大家可通过刷题,加深巩固,掌握要点,查漏补缺,稳步提升!【进入下载APP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