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择】某大型企业集团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职业病的分类方法,对近年来职业病案例进行了分类。下列分类中,错误的是()。
A.将化学性皮肤灼伤归类为职业性皮肤病
B.将激光所致视网膜损伤归类为职业性眼病
C.将爆震聋归类为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D.将苯所致白血病归类为职业性肿瘤
知识点:第4章>第1节>职业病危害基本概念
试题难度:本题共被作答21610次正确率46.98%
参考解析:
依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1)职业性皮肤病:1)接触性皮炎;2)光接触性皮炎;3)电光性皮炎;4)黑变病;5)痤疮;6)溃疡;7)化学性皮肤灼伤;8)白斑。故A选项正确。
(2)职业性眼病:1)化学性眼部灼伤;2)电光性眼炎;3)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故B选项错误。
(3)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噪声聋;2)铬鼻病;3)牙酸蚀病;4)爆震聋。故C选项正确。
(4)职业性肿瘤: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苯所致白血病。故D选项正确。
依据题意,选B。
2、【单选择】某纺织厂织布车间噪声可达100分贝,细纱车间95分贝左右;织布车间温度在24℃左右、相对湿度45%~80%,防缩整理使用硫酸、氨,防水整理使用乙醇、环氧树脂、苯胺类染料,依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和《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下列关于该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织布车间的生产性噪声属生产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B.温度和湿度对人体影响不大,不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
C.氨属于高毒物品,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0mg/m3
D.苯胺属高毒物品,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为10mg/m3
知识点:第4章>第1节>职业病危害基本概念
试题难度:本题共被作答19721次正确率35.61%
参考解析: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和化学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例如矽尘、煤尘、石棉尘、电焊烟尘等。化学有毒物质,例如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甲醛、甲醇等。(2)物理因素。例如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噪声、振动、辐射等。(3)生物因素。例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原物等。故A、B选项错误。苯胺属高毒物品,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为7.5mg/m3。故D选项错误。故本题应选择C选项。
3、【单选择】某燃气企业在进行职业病危害专项检查时,对检查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分类,下列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进行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客服大厅的工作台与座椅高度不匹配,属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B.燃气管线的巡线人员网格点分配过多,属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C.燃气管线的巡线人员夏天容易中暑,属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D.加气站的维修工长期工作在噪声条件下,属于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知识点:第4章>第1节>职业病危害基本概念
试题难度:本题共被作答1362次正确率48.97%
参考解析:
选项A,客服大厅的工作台与座椅高度不匹配,存在长时间不良体位,属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选项B,燃气管线的巡线人员网格点分配过多,是劳动组织不合理,属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选项C,燃气管线的巡线人员夏天容易中暑,是高温引起的,属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选项D,加气站的维修工长期工作在噪声条件下,属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4、【多选择】某市政工程施工单位承压电焊工甲,长期从事压力管道焊接工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分类,属于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有()
A.甲从事焊接工作,长期接触电焊烟尘
B.甲在作业过程中,企业未采取有效通风措施,长期换气不足
C.甲因施工单位人力组织不合理,长期加班
D.因为管道焊接的工作需要,甲长期需要佝偻身体在管道内进行焊接
E.甲从事焊接作业的区域,管道*口打磨的工作同步进行,长期在打磨噪声中作业
知识点:第4章>第1节>职业病危害基本概念
试题难度:本题共被作答4210次正确率42.07%
参考解析:
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5、【多选择】某电厂有两台排污泵(一用一备),安装在低于地面2m的泵房内,排污泵的工作介质温度约为90℃。该泵房内作业现场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
A.高温高湿
B.有毒气体
C.触电
D.电离辐射
E.机械噪声
知识点:第4章>第1节>职业病危害基本概念
试题难度:本题共被作答30595次正确率40%
参考解析:
正常生产过程。存在生产性毒物的生产过程中,很多生产工序和操作岗位可接触到毒物。低于地面2m的泵房内,置排污、污水处理和设备泄漏等作业接触毒物的机会更多。排污泵的工作介质温度约为90℃属于高温高湿作业,排污泵工作时会产生噪声。故选ABE。
6、【单选择】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有( )。
A.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B.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C.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D.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知识点:第4章>第2节>职业病危害控制
试题难度:本题共被作答15882次正确率31.1%
参考解析: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选项A不属于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措施。
7、【单选择】李某2016年入职某公司印刷车间从事网印工作,2021年11月,在年度体检中发现血小板减少,后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苯中毒,导致李某中毒的慢性毒物形态属于( )
A.液体毒物
B.气态毒物
C.气溶胶毒物
D.蒸汽毒物
知识点:第4章>第2节>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试题难度:本题共被作答20989次正确率45.53%
参考解析:
判断是液体、气体、蒸汽看常温下是属于哪种相态。苯常温下是液态,挥发成气体中毒,是蒸气毒物。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最简单的芳烃,在常温下是甜味、可燃、有致癌毒性的无色透明液体,并带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职业性慢性苯中毒一般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较长时期接触苯蒸气引起的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8、【单选择】每年6月,我国东北林区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易患上一种造成皮肤慢性游走性红斑,而后出现神经、心脏或关节病变的疾病,且患病男性略多于女性,本病职业性接触主要见于从事森林工作有关的人员。该疾病的名称为()
A.森林脑炎
B.莱姆病
C.布鲁氏菌病
D.矽肺
知识点:第4章>第2节>生物因素
试题难度:本题共被作答15876次正确率43.43%
参考解析: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莱姆疏螺旋体病,由扁虱(蜱)叮咬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心脏、神经和关节等多系统、多脏器损害。本病职业性接触主要见于从事森林工作有关的人员,例如森林调查队员、林业工人等。
莱姆病早期以皮肤慢性游走性红斑为特点,以后出现神经、心脏或关节病变,通常在夏季和早秋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略多于女性。我国于1985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林区发现本病病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该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其神经系统损害以脑膜炎、脑炎、颅神经炎、运动和感觉神经炎最为常见。莱姆病的发病时间有一定的季节性,其季节性发病高峰与当地蜱类的数量及活动高峰相一致。
注意区分森林脑炎,森林脑炎主要见于从事森林工作有关的人员,例如森林调查队员、林业工人、筑路工人等。在林业工人中采伐工和集材工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工种,其中使用畜力(牛、马)的集材工发病率最高。林业工人多为男性青壮年,故森林脑炎患者多为20-40岁的男子。
森林脑炎起病急剧,突发高热可迅速到40°c以上,并有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等,可迅速出现脑膜剌激症状,多为重症。神经系统症状以瘫痪、脑膜剌激征及意识障碍为主。常出现颈部肌肉、肩肝肌、上肢肌瘫。
注安备考冲刺阶段,做题是非常关键的一环。233网校特精选整理了200道经典试题,全部适用24版最新教材,且质量较高,道道经典!考生可下载打印出来,强化练习,突破得分!
扫码添加学霸君,回复“科目+刷题”,邀请进刷题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