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年分值分布
年份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5 | 2014 |
分值 | 2分 | 6分 | 2分 | 1分 | 7分 | 2分 |
考点:事故致因原理
考察方式:单选+多选。
1、即使在考试内容越来越深入的情况下,该考点依然屹立不倒。必须掌握。
2、重点掌握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的措施以及具体事例、轨迹交叉理论的辨识。
致因原理 | 具体内容 | 记忆要点 |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 1、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 2、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原因。 3、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 | 优选人才,解雇笨蛋 |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1.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1)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 (2)尽管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有其优势,但是它也和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一样,把大多数工业事故的责任都归因于人的不安全行为。 (3)要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2、现代事故连锁因果理论 管理行为→个人原因→不安全行为→事故→伤亡 | 多米诺骨,人的原因 |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主要有下列 11 种: (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 例如,在容易发生触电的作业场所,用压缩空气动力代替电力,可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还有用水力采煤代替火药爆破等。 (2)限制能量。即限制能量的大小和速度,规定安全极限量,在生产工艺中尽量采用低能量的工艺或设备。 例如,利用低电压设备防止电击,限制设备运转速度以防止机械伤害,限制露天爆破装药量以防止个别飞石伤人等。 (3)防止能量蓄积。 例如,应用低高度位能,控制爆炸性气体浓度,通过接地消除静电蓄积,利用避雷针放电保护重要设施等。 (4)控制能量释放 。 例如,建立水闸墙防止高势能地下水突然涌出。 (5)延缓释放能量。 例如,采用安全阀、逸出阀控制高压气体;采用全面崩落法管理煤巷顶板,控制地压;用各种减振装置吸收冲击能量,防止人员受到伤害等。 (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 例如,安全接地可以防止触电,在矿山探放水可以防止透水,抽放煤体内瓦斯可以防止瓦斯蓄积爆炸等。 (7)设置屏蔽设施。 如安装在机械转动部分外面的防护罩;也可以被设置在人员与能源之间,如安全围栏等。人员佩戴的个体防护用品,可看做设置在人员身上的屏蔽设施。 (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 在生产过程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能量相互作用引起事故的情况,例如,一台吊车移动的机械能作用于化工装置,使化工装置破裂,有毒物质地漏,引起人员中毒。针对两种能量相互作用的情况,应该考虑设置两组屏蔽设施:一组设置于两种能量之间,防止能量间的相互作用;另一组设置于能量与人之间,防止能量达及人体,如设置防火门、防火密闭等。 (9) 提高防护标准。 例如,采用双重绝缘工具防止高压电能触电事故,对瓦斯连续监测和遥控遥测以及增强对伤害的抵抗能力,用耐高温、耐高寒、高强度材料制作个体防护用具等。 (10)改变工艺流程。 如改变不安全流程为安全流程,用无毒少毒物质代替剧毒有害物质等。 (11)修复或急救。 治疗、矫正以减轻伤害程度或恢复原有功能;做好紧急救护,进行自救教育;限制灾害范围,防止事态扩大等。 | (2)、(3)容易混淆 |
轨迹交叉理论 | (1)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2)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因素运动轨迹交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现,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3)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为: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出现 原因推事故 |
系统安全理论 | (1)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 (2) 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 (3) 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应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 (4) 只能把危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即可接受的危险。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万一发生事故,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上。 | 提高物的可靠性 |
综合原因论 | 事故是社会因素(基础原因)、管理因素(间接原因)和生产中危险因素(直接原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后果。 事故调查过程为事故现象→事故经过→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础原因。 | 事故推原因 |
【2020-73】美国铁路列车安装自动连接器之前,每年都有数百名铁路工人因工作时精力不集中死于车辆连接作业,而装上自动连接器后,虽然偶尔有伤人事件发生,但死亡人数大幅下降。根据轨迹交叉事故致因理论,自动连接器的应用消除了( )。
A.设计上的缺陷
B.人的行为缺陷
C.作业环境的缺陷
D.管理上的缺陷
E.使用上的缺陷
【2019-8】某矿辅助运输环节复杂,运输事故比例较高。根据对提升事故致因的分析,发现一是由于提升运输的钢丝绳拦挡装置反应迟缓;二是由于矿工在斜井作业时,未能意识到自己的不安全行为。为了保障斜井提升运输的安全性,该矿井对斜井提升运输的安全防护装置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同时强化职工安全意识,避免不安全行为发生。上述对事故致因的分析及其采取的措施符合( )。
A.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
B.轨迹交叉理论
C.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2019-24】某加轴站在卸油区设置了静电释放器,作业人员进入卸油区前需要解除静电释放器,释放身体上可能带有的静电,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该事故防范对策属于( )。
A.限制能量
B.防止能量蓄积
C.控制能量释放
D.延缓能量释放
【2019-27】某加油站在卸油区设置了静电释放器,作业人员进入卸油区前需要接触静电释放器,释放身体上可能带有的静电,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该事故防范对策属于( )。
A.防止能量蓄积
B.限制能量
C.控制能量释放
D.延缓能量释放
【2019-63】某矿开辅助运输环节复杂,运输事故比例较高。根据对提升事故致因的分析,发现是由于提升运输的钢丝绳拦挡装置反应迟缓;二是由于旷工在斜井作业时,未能意识到自己的不安全行为。为了保障斜井提升运输的安全性,该矿井对斜井提升运输的安全防护装置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同时强化职工安全意识,避免不安全行为发生。上述对 事故致因的分析及其采取的措施符合( )。
A.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
B.轨迹交叉理论
C.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D.能量以外释放理论
【2019-71】某煤矿由于煤层倾角大,留设的隔离煤柱在工作面回采后压力增大。造成垮塌,导致上下采空区相通,巷道漏风,为防止发生煤层自燃,该矿采取了①注惰性气体防止煤层自燃;②对采空区气体连续监测;③构筑密闭墙;④严格管理, 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⑤强化应急管理等措施。以上属于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有( )。
A.①
B.②
C.③
D.④
E.⑤
【2018-6】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引进可靠度高的自动化生产线,代替原有人员手工操作生产线,同时加强人员行为失误校正和培训,减少事故发生。这种做法符合事故致因理论中的( )。
A.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B.轨迹交叉理论
C.能量以外释放理论
D.系统安全理论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djy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