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海因里希法则告诉我们,在机械事故中,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 300,结合题意,轻伤人数为17人,则不安全行为为:300×17/29=176。
2.C【解析】系统安全理论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应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故C项表述错误。
3.D【解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管,并负责煤矿安全监察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建筑施工企业由建设部门颁发和管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4.D【解析】偶然损失原则: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偶然损失原则告诉我们,无论事故损失的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5.B【解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大体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种,A、c项属于事前的监督管理,D项属于事后的监督管理。
6.A【解析】从事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型式试验以及专门为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检测提供无损检测服务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
7.C【解析】《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57条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安全监察,应当对每次安全监察的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作出记录,并由参加安全监察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签字后归档。
8.C【解析】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其行政部门是国家有关部门,二级、三级的行政部门是省级有关部门。
9.B【解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5.6.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规定,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查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计划。
10.A【解析】当可燃气体传感器检测到危险源对象周围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达到阀值时,监控预警系统将及时报警,同时还能根据检测的可燃气体的浓度及气象参数传感器的输出信息,快速绘制出混合气云团在电子地图上的覆盖区域、浓度预测值,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火灾、毒物的进一步扩大。因此,需要动火作业前,应该要检测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11.B【解析】安全预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应包括: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组建评价组;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对类比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等。
12.B【解析】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车辆伤害: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行驶时发生的事故。
13.C【解析】事故的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其中:(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故压力容器爆炸为容器爆炸事故;(2)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故因电导致的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应为触电事故;(3)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4)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因此,本题中的伤害为起重伤害。
14.A【解析】危险有害因素中物的因素包括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防护装置、设施缺陷属于物理性危险。
15.B【解析】安全承诺中员工的职责有:在本职工作上始终采取安全的方法;对任何与安全相关的工作保持质疑的态度;对任何安全异常和事件保持警觉并主动报告;接受培训,在岗位工作中具有改进安全绩效的能力;与管理者和其他员工进行必要的沟通。
16.C【解析】安全管理具有以下要素:安全权责;管理机构;制度执行;管理效果。
17.B【解析】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题干中,B库房内的12吨乙醚大于临界值10吨,故其为重大危险源。
18.B【解析】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评价报告,故B项表述错误。
19.D【解析】生产经营单位按规定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
20.B【解析】应急准备是指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事先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应急响应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恢复是指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消除后所采取的处置工作。
21.B【解析】安全生产费用的支出范围是:(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支出;(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4)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5)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6)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22.C【解析】《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23.D【解析】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必须做到“专户存储、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挪用”,不得在企业之间互相调剂。
24.D【解析】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有:(1)消除危险源;(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3)隔离;(4)故障—安全设计;(5)减少故障和失误。电路中设置熔断器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中的设置薄弱环节。
25.C【解析】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局面,防止事故的扩大,避免引起二次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所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的优先顺序:隔离,设置薄弱环节,个体防护,避难与救援。
26.D【解析】《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和其他技术措施的总称。
27.B【解析】跨两个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28.A【解析】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申请,审查未予批准的,生产经营单位经过整改后可以向原审查部门申请再审。
29.C【解析】调整工作岗位和离岗后重新上岗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原则上应由车间级组织。
30.D【解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检验有效期满1个月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定期检验。
31.D【解析】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32.A【解析】有害因素辨识时,应该根据评价结果,依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要求,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此处,针对检修作业的危险因素,正确有效的措施是设置管制区等,其他选项都不合理。
33.B【解析】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组织、指导和监督所辖区域内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含煤矿矿井使用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34.C【解析】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的时间规定为:(1)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2)其他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35.B【解析】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和控制对策、事故案例等。
36.C【解析】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1次。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
37.C【解析】调整工作岗位和离岗后重新上岗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原则上应由车间级组织。
38.D【解析】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依法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予以关闭。
39.A【解析】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3)隐患的治理方案。
40.C【解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物理因素主要有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噪声,振动,辐射等。
41.B【解析】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有:(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2)精神性职业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42.D【解析】凡能引起物质电离的各种辐射称为电离辐射。各种天然放射性核素和人工放射性核素、X线机等均属于电离辐射。选项A、B、C均为非电离辐射。
43.C【解析】毒性大的物质不一定危害性大;毒性与危害性不能划等号。如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本身无毒,一般不产生危害性。但当它在空气中含量高,使得空气中的氧含量减少时,吸入者便发生窒息,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44.C【解析】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安全监管总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告事故和组织事故的调查处理。
45.A【解析】劳动防护用品按防止伤亡事故的用途可分为:防坠落用品,防冲击用品,防触电用品,防机械外伤用品,防酸碱用品,耐油用品,防水用品,防寒用品。
46.D【解析】用人单位应到定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场所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按照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为从业人员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教育从业人员,按照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47.C【解析】生产经营单位应统一进行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到货后应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按标准进行验收,一是验收“三证一标准”是否齐全有效;二是对相关劳动防护用品作外观检查,必要时应进行试验验收。
48.D【解析】发包单位丙提出确保施工安全的组织措施、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要求。承包商甲、乙制定确保施工安全的组织措施、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各自负责现场安全管理,但是丙单位对甲、乙单位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分包单位不得擅自将工程转包、分包。
49.B【解析】生产经营单位应要求承包方乙企业做好作业安全风险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故甲、乙双方的安全监督人员均有现场监督责任;承包商施工队伍严重违章作业,导致设备故障等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后果,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要求承包商进行停工整顿,并有权决定终止合同的执行。
50.C【解析】在签订合同前,必须对承包商资质和条件进行审查,并复印(扫描)有关见讧性材料备案:有关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法人代表资格证书,安全资质证书,施工简历和近三年安全施工记录,安全管理机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是否持有资质证书等。
51.B【解析】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52.A【解析】人接触氨气、氯气、二氧化硫等,可出现流泪、睁不开眼、鼻痒、鼻塞、咽干、咽痛等表现,这是因为这些气体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因此,为防御有害气体、蒸气、粉尘、烟、雾由呼吸道吸入,或直接向使用者供氧或清净空气,保证尘、毒污染或缺氧环境中作业人员正常呼吸的防护用具,应使用隔离式呼吸防护器;为防止腐蚀性的液氨,应该使用躯干防护用品,应使用防酸工作服。
53.C【解析】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必须对事故的发展势态及影响及时进行动态的监测,建立对事故现场及场外的监测和评估程序。事态监测与评估在应急救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其结果不仅是控制事故现场,制定消防、抢险措施的重要决策依据,也是划分现场工作区域、保障现场应急人员安全、实施公众保护措施的重要依据。即使在现场恢复阶段,也应当对现场和环境进行监测。
54.B【解析】桌面演练是一种圆桌讨论或演习活动;其目的是使各级应急部门、组织和个人在较轻松的环境下,明确和熟悉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提高协调配合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5.B【解析】题中所述的事故为较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56.B【解析】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57.A【解析】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或者100人以上(含100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含149e1)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8.C【解析】事故调查工作实行“政府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事故调查组履行的职责包括: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应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必要时,事故调查组可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59.A【解析】选项B、C、D都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而未按规定设计强制通风设施是在设计管道时,发生在事故之前是造成人员事故的直接原因。
60.C【解析】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放炮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这起事故是部分作业人员未及时隔离至安全区域导致的责任事故。
61.C【解析】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
62.A【解析】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事故报告应当遵照完整性的原则,尽量能够全面地反映事故情况。
63.D【解析】事故的预防工作是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用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属于安全技术措施,其他属于安全管理措施。
64.B【解析】选项A、C、D都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而高瓦斯矿井管理不是直接造成了此次事故,是造成人员事故的间接原因。
65.B【解析】风险评价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制定隐患整改措施时应优先考虑风险评价结果。
66.C【解析】计数资料通常采用比、构成比、率3类指标来描述,又称为相对数指标。
67.B【解析】发病率(中毒率)表示在观察期内可能发生某种疾病(或中毒)的一定人群中新发生该病(或中毒)的频率。
68.C【解析】事故统计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合理地收集与事故有关的资料、数据,并应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大量重复显现的数字特征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和推断,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和事故发生的原因,为制定法规、加强工作决策,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69.B【解析】绝对指标是指反映伤亡事故全面情况的绝对数值,如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重伤人数、轻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损失工作日等。相对指标是伤亡事故的两个相联系的绝对指标之比,表示事故的比例关系,如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百万吨死亡率等。
70.B【解析】粗死亡率也称普通死亡率,是指某年平均每千名人口中的死亡数。计算公式:粗
二、多项选择题
71.ABE【解析】特种作业的范围包括: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烟花爆竹安全作业、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
72.ACE【解析】安全预评价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和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进行。
73.BDE【解析】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其中:(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故压力容器爆炸为容器爆炸事故。(2)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故因电导致的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应为触电事故。(3)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故E项为火灾事故。
74.ABE【解析】安全验收评价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对象前期(安全预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中安全卫生专篇等)对安全生产保障等内容的实施情况和相关对策措施建议的落实情况;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的具体设计、安装施工情况有效保障程度;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在试投产中的合理有效性和安全措施的实际运行情况;评价对象的安全 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与实际开展和演练有效性。
75.AD【解析】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76.ABCD【解析】安全条件论证报告的主要内容有:(1)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对安全生产的影响;(2)建设项目与周边设施(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居民生活在安全方面的 相互影响;(3)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4)其他需要论证的内容。
77.ABD【解析】特种作业的范围包括: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 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 全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烟花爆竹安全作业、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本题中 甲某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 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以下简称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与其所从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
78.ABE【解析】安全带检查内容如下:
①组件完整,无短缺,无破损
②绳索、编织带无脆裂、断股或扭结
③皮革配件完好、无伤残
④金属配件无裂纹、焊接无缺陷、无严重锈蚀
⑤挂钩的钩舌咬口平整不错位,保险装置完整可靠
⑥活梁卡子的活梁灵活,表面滚花良好,与边框间距符合要求
⑦铆钉无明显偏位,表面平整
⑧定期检查合格,有记录,未超期使用
⑨按照国家标准制造的产品,标志、标识清晰,有明确的报废周期
⑩配备的防坠器应制动可靠
79.AE【解析】通过事故调查分析,对事故的性质要有明确结论。其中,对认定为自然事故 (非责任事故或者不可抗拒的事故)的可不再认定或者追究事故责任人;对认定为责任事故 的,要按照责任大小和承担责任的不同分别认定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领导责任者。本 案例中,钟某为追求速度,擅自先把7名工人送上6楼施工,是事故的直接责任者。而班长 张某在钢丝绳未更换的情况下,继续安排其他工人施工,负有领导责任。
80.AD【解析】本质安全设计包括:(1)失误—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 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2)故障一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81.ABCE【解析】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有:(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2)限制能量;(3)防止能量蓄积;(4)控制能量释放;(5)延缓释放能量;(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7)设置屏蔽设施;(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9)提高防护标准;(10)改变工艺流程;(11)修复或急救。
82.ABE【解析】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有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一金尼法或LEC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
83.AB【解析】重大危险源评价以危险单元作为评价对象。一般把装置的一个独立部分称为单元,并以此来划分单元。在一个共同厂房内的装置可以划分为一个单元;在一个共同堤坝内的全部储罐也可划分为一个单元。
84.ACE【解析】属于不安全行为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是未锁紧开关、机器运转时修理、拆除安全装置,B、D项不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85.ABC【解析】生产经营单位是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预防控制的责任主体,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开展职业危害管理工作;及时、如实申报职业危害,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是受理部门;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次;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生产经营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在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相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