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中级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安全生产技术基础模拟试题

矿山安全技术203题(四)

来源:233网校 2007年5月15日

176、矿用井下敷设电缆应遵守( )规定。
A.在总回风巷和专用回风巷中不应敷设电缆
B.沿钻孔敷设的电缆必须绑紧在钢丝绳上,钻孔必须加装套管
C.电缆应悬挂在风管或水管上
D.盘圈或“8”字形的电缆不得带电。但给采掘机组供电的电缆不受此限
E.高、低压电力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0.1m。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
177、煤炭自燃的发展,一般要经过( )。
A.预热期 B.潜伏期 C.自热期 D.预燃期 E.燃烧期
178、崩落采矿法是以崩落围岩来实现地压管理的采矿方法,即随着矿石崩落,强制(或自然)崩落围岩充填采空区,以控制和管理地压。主要包括( )。
A.单层崩落法 
B.双层崩落法 
C.分层崩落法 
D.分段崩落法 
E.阶段崩落法
179、根据进入煤层的井硐形式不同,矿井开拓方式分为( )。
A.深井开拓 B.斜井开拓 C.立井开拓 D.平硐开拓 E.综合开拓
180、水在岩石中以( )形式存在。
A.结合水 B.重力水 C.气态水 D.液态水 E.固态水

185、有色矿山事故,水灾事故的原因有( )。
A.采掘过程中遇到含水的地质构造、老窿或地表水体,没有探水或探水工艺不合理
B.未及时发现突水征兆,降雨量突然加大,造成井下涌水量突然加大
C.没有或防排水设施设计、施工不合理
D.采掘工作面与地表水体、溶洞意外连通
E.坑内外因火灾是在有限的空间和有限的空气流中燃烧,易于生成大量有毒有害气体
186、根据《企业职业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75号令)规定,伤亡事故报告程序是( )。
A.企业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查院和工会
B.企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按系统上报,死亡事故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重大死亡事故报至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发生死亡、重大死亡事故的企业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E.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企业负责人应当按照1989年国务院第34号令《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立即将发生特大伤亡的情况报告有关管理部门,所在地人民政府,并报告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管理部门,并在24h内写出事故报告
187、下列选项中,体现伤亡事故频率的指标是( )。
A.千人死亡率 
B.千人重伤率 
C.伤害频率 
D.伤害严重率 
E.伤害平均严重率
188、我国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要技术指标有( )。
A.中心站到最远测点的距离不小于10km,对于只适于中小煤矿的系统不小于5km
B.传感器到分站的传输距离不小于1km
C.系统误差不大于3%
D.时分制监测系统的误码率不大于10-6
E.系统巡检时间不超过30s,控制执行时间不超过30s
189、矿井监控系统一般由( )组成。
A.传感器和执行器,包括测量电路、声光报警器、控制器和工作电源等
B.信息传输装置,包括传输接口、分站、传输线、接线盒和电源等
C.中心站或主站的硬件,包括计算机、信号采集接口、外围设备及电源等
D.中心站或主站的软件,包括应用程序、操作系统(或监控程序)及存储介质等
E.O形压差计、机械风表、化学试纸、光干涉瓦斯检测仪
190、目前国内矿用传感器主要有( )类型。
A.智能低浓度甲烷传感器,智能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
B.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范围为(0~999)×10-6,敏感元件寿命不小于2年
C.风速传感器,主要安装在测风站、进回风巷和采区工作面等,监测井巷风速风向。测量范围一般为:(0.3~15)m/s
D.电气设备开停传感器,主要用于连续监测煤矿井下供电电流大于5A的各种机电设备的开停状况
E.馈电传感器,主要监测动力电缆电源是否被切断,配合断电器使用,能及时反馈断电器是否确已有效实施断电功能
191、国内煤矿企业目前使用的安全检测仪表主要有( )。
A.光干涉瓦斯检定器,主要用于检测甲烷和氧气
B.热催化瓦斯检测报警仪,主要检测低浓度甲烷,检测范围0~5%
C.智能式瓦斯检测记录仪,主要检测甲烷浓度,以单片机为核心,以载体催化元件及热导元件为敏感元件,用载体催化元件检测低浓度甲烷、热导元件检测高浓度甲烷
D.瓦斯、氧气双参数检测仪,装有检测甲烷和氧气两种敏感元件,同时连续检测甲烷和氧气浓度
E.瓦斯报警矿灯,在矿灯上附加一瓦斯报警电路,即为瓦斯报警矿灯
192、有色矿山事故中,造成爆破伤害、中毒和窒息的主要原因有( )。
A.炸药性质和爆破器材不合格,在运输过程中遇到明火、高温物体、强烈振动或摩擦,发生意外情况
B.装药、起爆工艺不合理或违章操作
C.爆破器材库设计不合理,违章发放或存放爆破器材,存在能够引起爆炸的引爆源,违章作业或通风系统不合理,坑内标志不合理或无标志,导致作业人员进入或滞留在受炮烟污染的区域内
D.作业中突然遇到含有大量窒息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的地质构造,人员没有防护措施
E.开采境内存在未查明或查明后未处理的废弃巷道、采空区或溶洞,滑坡、山体移动和滚石等
193、防止煤尘爆炸传播技术也称为隔绝煤尘爆炸传播技术,是指把已经发生的爆炸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扑灭以防止爆炸向外传播的技术措施,该技术分为( )。
A.主动式隔爆技术 
B.被动式隔爆技术 
C.全自动隔爆技术
D.半自动隔爆技术 
E.自动隔爆技术
194、有色矿山火灾根据发火的原因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引起内因火灾的是( )。
A.矿岩本身有氧化自然的特点,还有聚热条件
B.当热量得到积聚时,必然产生升温现象
C.温度升高又导致矿岩加速氧化,发生恶性循环
D.当温度达到该物质的发火点时,则发生自燃火灾
E.内因火灾发火原因十分复杂,其初期阶段不易发现,很难找到火源中心的准确位置,扑灭此类火灾比较困难
195、重大责任现场有( )特点。
A.现场范围广,关联部位多。由于这类事故主要发生在生产作业场所,事故表现形式、事故原因等都有其多样性。因此,涉及的范围可能很广,关联的部位也可能特别多
B.现场情况复杂。重大责任事故现场形式多样,可能发生在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不同作业过程,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C.现场环境也千变万化,现场需要解决的专门问题也可能特别多
D.事故对现场可能造成极大破坏,事故见证人或当事者可能已经死亡,很难寻找事故前的现场特征
E.通过对现场状况的各种迹象、残留物的研究分析,可为勘验人员判明事故的性质和原因、确定责任提供有利的证据。为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对现场进行有效保全
196、矿井预防突水的措施有( )。
A.留设防水煤(岩)柱
B.疏干
C.含水层改造与隔水层加固
D.建立防水闸门和水闸墙或注浆堵水
E.认真分析、判断矿井突水预兆
197、冒顶事故的处理方法有( )。
A.大部小冒顶的处理
B.局部冒顶范围较小的处理
C.局部小冒顶的处理
D.局部冒顶范围较大的处理
E.大冒顶的处理
198、当地下水成为涌水水源时,矿井涌水有如下规律( )。
A.矿井涌水强度与充水层的空隙性及其富水程度有关
B.矿井涌水强度与充水层厚度和分布面积有关,水层厚度越大,涌水强度越大
C.矿井涌水强度及其变化,还与充水层水量组成有关
D.多数矿床随采深增加矿井涌水量逐渐减少,其涌水高峰值出现滞后的时间加长
E.采矿方法的影响。依据矿床水文地质条件选用正确的采矿方法,开采近地表水体的矿床,其涌水强度会增加,但不会过于影响生产。如选用的方法不当,可造成崩落裂隙与地表水体相通或形成塌陷,发生突水和泥沙冲溃
199、以大气降水为主要充水水源的矿井涌水特征有( )。
A.矿井涌水报考与当地降水报考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多年周期性的变化规律
B.多数矿床随采深增加矿井涌水量逐渐减少,其涌水高峰值出现滞后的时间加长
C.矿井涌水量的大小与降水性质、强度、连续时间及入渗条件有密切关系
D.矿井涌水报考随地表水的丰枯呈季节性变化,且其涌水强度与地表水的类型、性质和规模有关
E.矿井涌水强度还与井巷到地表水体问的距离、岩性与构造条件有关
200、矿山火灾中,封闭火区,经取样化验分析证实,同时具备下列选项中的( )条件,且几项指标持续稳定的时间在一个月以上时,方可以认为火区已经熄灭才准予启封。
A.火区内温度下降到30℃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空气日常温度相同
B.火区内的氧气浓度降到5%以下
C.火区内的氧气浓度降到15%以下
D.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005%以下
E.在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
201、矿山火灾中,判别火区熄灭的标志气体是( )。
A.甲烷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乙烯 E.乙炔
202、防火墙及其位置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有( )。
A.防火墙要选用不燃性材料构筑
B.低瓦斯火区的防火墙位置应尽可能地接近火区,以缩小火区封闭范围
C.高瓦斯火区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具有瓦斯爆炸危险时,可适当扩大火区封闭范围
D.防火墙的位置尽可能地设在坚实的岩石巷道内,当岩石巷道离火区较远时,可将防火墙设在煤巷或无裂隙的矿体上,但是要把防火墙周围巷道壁加固、喷涂加以严密的封闭
E.防火墙应构筑在新鲜气流不能够到达的地方,距离应在15m以上
203、有色矿山火灾根据发火的原因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引起外因火灾的发生原因有( )。
A.各种明火引燃易燃物或可燃物,各类油料在运输、保管和使用时所引起的火灾
B.炸药在运输、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火灾
C.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和性能不良引起的火灾
D.坑内外因火灾是在有限的空间和有限的空气流中燃烧,易于生成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达到危害生命的浓度,极易造成重大事故
E.在开采过程中还存在粉尘、电危害、噪声与振动、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和淹溺等危险危害因素
相关阅读

ȫʦ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