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机械上常见的传动机构有齿轮啮合机构、皮带传动机构、联轴器等。联轴器上裸
露的突出部分有可能钩住工作衣服等,给工人造成伤害。
2.D【解析】在无法用设计来做到本质安全时,为了消除危险,应使用安全装置。设置安全装置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①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②对机器可靠性的影响;③可视性;④对其他危险的控制。
3.A【解析】车间合理的机器布局可以使事故明显减少,布局应考虑以下因素:空间;照明;管线布置;维护时的出入安全。
4.D【解析】运动机械的故障往往是指易损件的故障。零部件故障检测的重点包括传动轴、轴承、齿轮、叶轮,其中滚动轴承和齿轮的损坏更为普遍。
5.B【解析】砂轮直径在150mm以上的砂轮机必须设置可调托架。砂轮与托架之间的距离应小于被磨工件最小外形尺寸的1/2,但最大不应超过3mm结合题意可知,B项表述错误。
6.D【解析】冲压作业中的危险因素主要有:①设备结构具有的危险;②动作失控;③开关失灵;④模具的危险。
7.A【解析】在铸造时,红热的铸件、飞溅铁水等一旦遇到易燃易爆物品,极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因此,浇铸时有爆炸的危险。
8.A【解析】铸造车间除设计有局部通风装置外,还应利用天窗排风或设置屋顶通风器。熔化、浇铸区和落砂、清理区应设避风天窗。
9.D【解析】1300mm以下的短波紫外线可引起紫外线眼炎;紫外线照射4~5h后眼睛便会充血.l0~12h后会使眼睛剧痛而不能睁眼,这一般是暂时性症状,大多可以治愈。
10.B【解析】疲劳分为肌肉疲劳(或称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或称脑力疲劳)两种。
11.A【解析】维修性是指对故障产品修复的难易程度,即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完成某种产品维修任务的难易程度。
12.B【解析】一般情况下,高明度和暖色系的颜色具有前进、凸出、接近的感觉,而低明度和冷
色系颜色有后退、凹陷、远离的感觉。
13.B【解析】RS=RH·RM。式中,RS为人机系统可靠度;RH为人的操作可靠度;RM为机器设备可靠度。在该题目中,人机系统可靠度RS=0.9900×0.9900一o.9801。
14.C【解析】变压器油箱内充有大量的用于散热、绝缘、防止内部元件和材料老化以及内部发生故障时熄灭电弧作用的绝缘油。而干式变压器则无油。
15.D【解析】电荷迁移是当一个带电体与一个非带电体接触时,电荷将发生迁移而使非带电体带电。当带电雾滴或粉尘撞击导体时,便会产生电荷迁移。
16.A【解析】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了对应于特低电压的系列,其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和6V。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12V特低电压。
17.D【解析】正常时,避雷器对地保持绝缘状态;当雷电冲击波到来时,避雷器被击穿,将雷电引入大地;冲击波过去后,避雷器自动恢复绝缘状态。
18.C【解析】高压断路器是高压开关设备中最重要、最复杂的开关设备。高压断路器有强力灭弧装置,既能在正常情况下接通和分断负荷电流,又能借助继电保护装置在故障情况下切断过载电流和短路电流。
19.B【解析】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由检测元件、中间环节、执行机构三个基本环节及辅助电源和试验装置构成。检测元件的作用是将漏电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或功率信号输出给中间环节。中间环节通常含有放大器、比较器等,对来自零序电流互感器的漏电信号进行处理。
20.A【解析】绝缘、屏护和间距是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防护措施。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以及防止短路、故障接地等电气事故。
21.B【解析】锅炉事故发生原因:①超压运行。’如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装置失灵,或者在水循环系统发生故障,造成锅炉压力超过许用压力,严重时会发生锅炉爆炸。②超温运行。由于烟气流差或燃烧工况不稳定等原因,使锅炉出口气温过高、受热面温度过高,造成金属烧损或发生爆管事故。③锅炉水位过低会引起严重缺水事故;锅炉水位过高会引起满水事故,长时间高水位运行,还容易使压力表管口结垢而堵塞,使压力表失灵而导致锅炉超压事故。④水质管理不善。锅炉水垢太厚,又未定期排污,会使受热面水侧积存泥垢和水垢,
阻增大,而使受热面金属烧坏;给水中带有油质或给水呈酸性,会使金属壁过热或腐蚀;性过高,会使钢板产生苛性脆化。⑤水循环被破坏。结垢会造成水循环被破坏;锅炉碱度过高,锅筒水面起泡沫、汽水共腾易使水循环遭到破坏。水循环被破坏,锅内的水况紊乱⑥违章操作。锅炉工的误操作,错误的检修方法和不对锅炉进行定期检查等都可能导致致故的发生。
22.A【解析】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措施:①压力容器发生超压超温时要马上切断进气阀门;于反应容器停止进料;对于无毒非易燃介质,要打开放空管排气;对于有毒易燃易爆介质要打开放空管,将介质通过接管排至安全地点。②如果属超温引起的超压,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要通过水喷淋冷却以降温。③压力容器发生泄漏时,要马上切断进气阀门及泄漏处前端阀门。④压力容器本体泄漏或第一道阀门泄漏时,要根据容器、介质不同使用专用堵漏技术和堵漏工具进行堵漏。⑤易燃易爆介质泄漏时,要对周边明火进行控制,切断电源严禁一切用电设备运行,防止静电产生。
23.C【解析】为防止压力容器发生爆炸、泄露事故,在设计上应采取以下措施:采用合理的构,如采用全焊透结构,能自由膨胀等,避免应力集中、几何变形;针对设备使用工况,选用塑性、韧性较好的材料;强度计算及安全阀排量计算符合标准。
24.C【解析】起重机械操作过程中要坚持“十不吊”原则,即:①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②物体质量不清或超负荷不吊;③斜拉物体不吊;④重物上站人或有浮置物不吊;⑤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及指挥信号不吊;⑥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时不吊;⑦工件捆绑、吊挂不牢不吊;⑧重物棱角处与吊绳之间未加衬垫不吊;⑨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时不吊;⑩钢(铁)水装得过满不吊。
25.B【解析】国家对锅炉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有严格的要求,实行许可生产制度。锅炉压力容器的制造单位,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所必需的加工设备、技术力量、检验手段和管理水平,并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才能生产相应种类的锅炉或者压力容器。
26.C【解析】安全阀是锅炉上的重要安全附件之一,它对锅炉内部压力极限值的控制及列锅炉的安全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安全阀应按规定配置,合理安装,结构完整,灵敏、可靠应每年对其检验、定压一次并铅封完好,每月自动排放试验一次,每周手动排放试验一.做好记录并签名。
27.B【解析】吊载接近或达到额定值,或起吊危险器(液态金属、有害物、易燃易爆物)时,吊前认真检查制动器,并用小高度、短行程试吊,确认没有问题后再吊运。
28.C【解析】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容器的操作压力或壁温过安全操作规程规定的极限值,而且采取措施仍无法控制,并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容器的压部件出现裂纹、鼓包变形、焊缝或可拆连接处泄漏等危及容器安全的迹象;安全装置全失效,连接管件断裂,紧固件损坏等,难以保证安全操作;操作岗位发生火灾,威胁到容器安全操作;高压容器的信号孔或警报孔泄漏。
29.B【解析】一般情况下,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下列油品的密度:汽油<煤<轻柴油<重柴油<蜡油<渣油,而其闪点依次升高,自燃点则依次降低。
30.B【解析】气体的分解爆炸是单一气体由于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的反应热引起的爆炸。炔、乙烯、氯乙烯等在分解时引起的爆炸均属于气体的分解爆炸,此外,分解爆炸性气体还有臭氧、联氨、丙二烯、甲基乙炔、乙烯基乙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氰化氢、四氟乙烯等。
31.C【解析】瓦斯爆炸往往引起煤尘爆炸等二次伤害,而煤尘爆炸一般发生一次。
32.A【解析】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规定,消防设施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可提式灭火器系统、灭火器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等。
33.C【解析】安装使用可燃气体探测器应按所监测的可燃气体的密度选择安装位置。监测密度大于空气的可燃气体(如石油液化气、汽油、丙烷、丁烷等)时,探测器应安装在泄漏可燃气体处的下部,距地面不应超过0.5m。监测密度小于空气的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一
氧化碳、氨气、甲烷、乙烷、乙烯、丙烯、苯等)时,探测器应安装在可能泄漏处的上部或屋内顶棚上。总之,探测器应安装在经常容易泄漏可燃气体处的附近,或安装在泄漏出来的气体容易流过、滞留的场所。
34.D【解析】减压措施是在爆炸发生以后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并不能防止甲烷等气体泄漏爆炸。
35.C【解析】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可燃易燃物质的燃烧爆炸特性,以及生产工艺和设备等的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在设备和系统里或在其周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类措施主要有设备密闭、厂房通风、惰性介质保护、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危险物品隔离储存等。
以不燃或难燃的材料代替可燃或易燃材料,是防火与防爆的根本性措施。因此,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应当尽可能地用不燃溶剂或火灾危险性较小的物质代替易燃溶剂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物质,这样可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为生产创造更为安全的条件。
36.A【解析】由烟道或车辆尾气排放管飞出的火星也可能引起火灾。因此,通常在可能产生火星设备的排放系统,如加护热炉的烟道,汽车、拖拉机的尾气排放管上等,安装火星熄灭器,用以防止飞出的火星引燃可燃物料。
37.B【解析】烟花爆竹的燃烧特性标志着火药能量释放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火药的燃烧速率和燃烧表面积。
38.A【解析】《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161--2009)规定:烟花爆竹工厂建筑物的计算药量是该建筑物内(含生产设备、运输设备和器具里)所存放的黑火药、烟火药、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等能形成同时爆炸或燃烧的危险品最大药量,这里所指建筑物包括厂房和
仓库。确定计算药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防护屏障内的危险品药量,应计入该屏障内的危险性建筑物的计算药量;②抗爆间室的危险品药量可不计入危险性建筑物的计算药量;③厂房内采取了分隔防护措施,相互间不会引起同时爆炸或燃烧的药量可分别计算,取其最大值。停滞量(停滞药量)《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GBll652--1989)中对停滞量的定义是:暂时搁置时,允许存放的最大药量。
39.B【解析】应急照明的照度标准值宜符合下列规定:①应急照明的照度值除另有规定外,不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值的10%;②安全照明的照度值不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值的5%。
40.C【解析】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应当负责对民用爆破器材使用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并非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负责。
41.A【解析】可燃的固态物质焦炭,不能分解为气态物质,在燃烧时呈现炽热状态.并没有火焰产生。
42.C【解析】典型火灾事故的发展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期和熄灭期。发展期是火势由小到大发展的阶段,一般采用T平方特征火灾模型来简化描述该阶段非稳态火灾热释放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即假定火灾热释放速率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轰燃就发生在这一阶段。
43.B【解析】爆炸的破坏作用主要有:①冲击波;②碎片冲击;③震荡作业;④次生事故。包括火灾等。
44.B【解析】作业场所存在噪声危害的企业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控制噪声。①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产生噪声的车间应在控制噪声发生源的基础上对厂房的建筑设计采取减轻噪声影响的措施,注意增加隔声、吸声措施。②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宜将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并采取相应的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控制措施。③为减少噪声的传播,宜设置隔声室。隔声室的天棚、墙体、门窗均应符合隔声、吸声的要求。
45.D【解析】作业场所存在高温作业的企业应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原材料,工艺流程的设计宜使操作人员远离热源,同时根据其具体条件采取必要的隔热、通风、降温等措施消除高温职业危害。对于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艺、技术、原材料特性以及自然条件,通过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和必要的组织措施,如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热和水蒸气释放、屏蔽热辐射源、加强通风、减少劳动时间、改善作业方式等,使室内和露天作业地点WBGT指数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对于劳动者室内和露天作业WBGT指数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据此可知,作业地点的WBGT指数是评价作业场所高温控制是否满足要求的主要指标。
46.A【解析】生产性粉尘分为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其中无机性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金属性粉尘、人工无机性粉尘(包括水泥、金刚砂等)。
47.A【解析】粉尘溶解度大小与对人危害程度的关系,因粉尘作用性质不同而异。主要呈化学毒副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增强;主要呈机械刺激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减弱。
48.D【解析】采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是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主要包括:①改革工艺过程;②湿式作业;③密闭、抽风、除尘;④个体防护。
49.D【解析】烟是直径小于0.1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如熔铜时产生的氧化锌烟尘,熔镉时产生的氧化镉烟尘。电焊时产生的电焊烟尘等。
50.B【解析】确定有害气体净化技术方案的原则有:①设计前必须确定有害物质的成分、含量和毒性等理化指标;②确定有害物质的净化目标和综合利用方向,应符合卫生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③净化设备的工艺特性,必须与有害介质的特性相一致;④落实防火、防爆的特殊要求。
51.D【解析】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应由用人单位实施安全作业准入。用人单位应采取综合措施,消除或减少密闭空间的职业危害以满足安全作业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明确密闭空间作业负责人、被批准进入作业的劳动者和外部监护或监督人员及其职责。②在密闭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告知密空间的位置和所存在的危害。③提供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④在实施密闭空间作业前,须评估密闭空间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以确定该密闭空间是否准入作业。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经容许的劳动者进入密闭空间。⑥提供密闭空间作业的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及报警仪器。⑦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对于选项D,安全生产负责人不必与作业人员一起进入密闭空间作业。
52.D【解析】控制生产性噪声的3项措施:①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如铆接改为焊接、锤击成型改为液压成型等。为防止振动,使用隔绝物质,如用橡皮、软木和砂石等隔绝噪声。②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如吸声、隔声、隔振、阻尼。③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其中,控制生产性噪声产生的措施不包括第③项。
53.C【解析】存在手臂振动的生产作业主要有以下几类:①操作锤打工具;②手持转动工具;③使用固定轮转工具;④驾驶交通运输车辆与使用农业机械。
54.B【解析】在生产环境中,加热金属、熔融玻璃及强发光体等可成为红外线辐射源。炼钢工、铸造工、轧钢工、锻钢工、玻璃熔吹工、烧瓷工及焊接工等可到红外线辐射。
55.C【解析】高温高温作业,如印染、缫丝、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蒸煮,车间气温可达35℃以上,相对湿度达90%以上。有的煤矿深井井下气温可达30℃,相对湿度95%以上。
56.B【解析】公路运输事故主要包括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和撞固定物等类别,按事故严重程度分为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和轻微事故4类。
57.B【解析】护栏按地点不同可分为路侧护栏、中央隔离带护栏和特殊地点护栏3种;按结构可分为柔性护栏、半刚性护栏和刚性护栏3类。
58.C【解析】对列车位置及运行状态的实时精确检测,可以有效地避免和控制运输事故。常见的列车检测技术有轨道电路、查询应答器(通常被安装在轨道上,当列车通过查询应答器时,查询应答器进行识别,并通过无线电把列车的位置回传到信号控制点)、卫星系统,以及车上检测感知器等。
59.D【解析】交通部交通安全委员会发出《关于报告船舶重大事故隐患的通知》的规定,严重违章包括严重违反安全航行和防火规定、超载及超速、违章追越、违章抢航、违章抢槽、违章明火作业、违章装载及运输危险货物、违反交通管制规定等。
60.A【解析】事故预防的监控与检测技术主要有驾驶警报系统、视觉增强系统、汽车行驶记录仪、车辆导航系统和速度控制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
61.ABCD【解析】选项E的地面状态的正确表述应为:为生产而设置的深>0.2m、宽>0.1m的坑、壕、池应有可靠的防护栏或盖板,夜间应有照明。
62.ACD【解析】冲压设备的安全装置按结构分为机械式、按钮式、光电式、感应式等,机械式防护装置主要有推手式、摆杆护手式和拉手式3种类型。
63.ABCE【解析】D选项表述错误,排除,正确的表述为:手压平刨刀轴必须使用圆柱形刀轴,绝对禁止使用方刀轴。
64.BCDE【解析】A选项表述错误,排除,正确的表述为:外露的传动装置必须有防护罩,防护罩需用铰链安装在锻压设备的不动部件上。
65.ABDE【解析】能力标志着人的认识活动在反映外界事物时所达到的水平。影响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感觉、知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想象力和操作能力等。
66.BCD【解析】常见的材料缺陷检测方法包括磁粉探伤、渗透探伤和涡流探伤等几种。
67.ABD【解析】根据电击时所触及的带电体是否为正常带电状态,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两类。①直接接触电击。人体直接触及了设备或线路的带电部分所形成的电击。②间接接触电击。指在设备或线路故障状态下,原本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或设备以外的可导电部分变成了带电状态,人体与上述故障状态下带电的可导电部分触及而形成的电击。判断电击为直接接触电击还是间接接触电击,主要看电击时所触及的带电体是否为正常带电状态。对于选项A,电动机金属外壳一般是不带电的,但电动机漏电可能导致其外壳带电,所以选项A的情况为接接接触电击;对于选项B和选项D同理;而选项C,接线盒内的接线端子在正常情况下是带电的,所以为直接接触电击;对于选项E,一般情况下,手持电工刀碰触带电体是不会触电的。
68.ABD【解析】电气线路或设备长时间过载也会导致温度异常上升,形成引燃源。过载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①电气线路或设备设计选型不合理,或没有考虑足够的裕量,以致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出现过热。②电气设备或线路使用不合理,负载超过额定值或连续使用
时间过长,超过线路或设备的设计能力,由此造成过热。③设备故障运行造成设备和线路过负载,如三相电动机单相运行或三相变压器不对称运行均可能造成过负载。④电气回路谐波能使线路电流增大而过载。机械故障有:由交流异步电动机拖动的设备,如果转动部
分被卡死或轴承损坏,造成堵转或负载转矩过大,都会因电流显著增大而导致电动机过热。交流电磁铁在通电后,如果衔铁被卡死,不能吸合,则线圈中的大电流持续不降低,也会造成过热。由电气设备相关的机械摩擦导致的发热。
69.BDE【解析】对于选项A,存在连续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0区;存在第一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1区;存在第二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2区。根据上述定义可知,0区最危险,2区最安全,所以选项A错误;对于选项C,良好的通风标志是混合物中危险物质的浓度被稀释到爆炸下限的25%以下,而非30%,所以选项C错误;其他三个选项的说法均是正确的。
70.AD【解析】爆炸按照能量来源,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按照爆炸反应相的不同,可分为气相爆炸、液相爆炸和固相爆炸。结合题意,钢水和雨水为物理融合,发生物理爆炸;同时,又由于是两种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引起的爆炸,故为液相爆炸。
71.ABCD【解析】为防止静电放电火花引起的燃烧爆炸,可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主要包括:①控制流速;②保持良好接地;③采用静电消散技术;④人体静电防护。
72.BCD【解析】防止容器或室内爆炸的安全措施有:①抗爆容器;②爆炸卸压;③房间泄压。
73.BCE【解析】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的防火防爆措施主要包括:领药时要按照“少量、多次、勤运走’,的原则限量领药;装、筑药应在单独3-房操作。装、筑不含高感度烟火药时,每间工房定员2人;装、筑高感度烟火药时,每间工房定员1人。半成品、成品要及时转运,工作台应靠近出口窗口。装、筑药工具应采用木、铜、铝制品或不产生火花的材质制品,严禁使用铁质工具。工作台上等冲击部位必须垫上接地导电橡胶板;干燥烟花爆竹时,一般采用日光、热风散热器、蒸气干燥,或用红外线、远红外线烘烤,严禁使用明火。所以B、C、E选项正确,A、D选项都是烟火药制造过程中的防火防爆措施。
74.ABCE【解析】有害气体净化方法大致可分为洗涤法、吸附法、袋滤法、静电法、燃烧法和高空排放法。
75.ABCD【解析】道路几何线形要素的构成是否合理,线形组合是否协调,对交通安全有很大影响。道路几何线形要素主要有平曲线、竖曲线、坡度和线形组合。
选作部分
76.A【解析】硐室型采场最低风速不小于0.15m/S,巷道型采场和掘进巷道不小于0.25m/S,电耙道和二次破碎硐室巷道不小于0.5m/S。
77.D【解析】《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突出矿井的巷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则:①运输和轨道大巷、主要风巷、采区上山和下山(盘区大巷)等主要巷道布置在岩层或非突出煤层中;②减少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次数;③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地点应当合理
避开地质构造破坏带;④突出煤层的巷道优先布置在被保护区域或其他卸压区域。
78.B【解析】直接顶是指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易垮落岩层。煤矿直接顶稳定性分类主要以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为主要指标,将直接顶分为不稳定、中等稳定、稳定和非常稳定4类。
79.B【解析】惰化技术就是将惰性气体或其他惰性物质送入拟处理区,抑制煤炭自燃的技术。主要包括黄泥灌浆、粉煤灰、阻化剂及阻化泥浆和惰气等。
80.D【解析】水仓应由两个独立的巷道系统组成。涌水量大的地下,矿山,每个水仓的容积,应能容纳2~4h井下正常涌水量。--般地T9山主要水仓总容积,应能容纳6~8h的正常涌水量。
81.A【解析】矿山粉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以下4个条件: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悬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有足以点燃粉尘的热源,有可供爆炸的助燃剂。
82.C【解析】排土场稳定性首先要分析基底岩层构造、地形坡度及其承载能力。一般矿山排土场滑坡中,基底不稳引起滑坡占32%~40%。当基底坡度较陡,接近或大于排土场物料的内摩擦角时,易产生沿基底接触面的滑坡。
83.B【解析】防洪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防洪标准检查、库水位监测、滩顶高程的测定、干滩长度及坡度测定、防洪能力复核和排洪设施安全检查等。
84.C【解析】埋地输油气管道与通信电缆平行敷设时,其安全间距不宜小于10m;特殊地带达不到要求的,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且应保持两管道间有足够的维修、抢修间距;交叉时,二者净空间距不小于0.5m,且后建工程应从先建工程下方穿过。
85.A【解析】根据煤层厚度不同,对于薄及中厚煤层,一般采用一次采全厚的单一长壁采煤法;对于厚煤层,一般是将其分成若干中等厚度的分层,采用分层长壁采煤法。按照回采工作面的推进方向与煤层走向的关系,壁式采煤法又可分为走向长壁采煤法和倾斜长壁采煤
法两种类型。缓倾斜及倾斜煤层采用单一长壁采煤法所采用的回采工艺主要有炮采、普通机械化采煤(高档普采)和综合机械化采煤3种类型。
86.B【解析】建筑业的五大伤害事故主要是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坍塌。
87.A【解析】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具体安排和指导工程安全施工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文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工程施工中安全生产的指令性文件。
88.A【解析】为保证施工安全,建筑施工现场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法规和标准的要求,采取可行的技术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89.D【解析】地下连续墙锚杆支护的适用范围:开挖较大较深(>10m)的大型基坑,周围有高层建筑物,不允许支护有较大变形,采用机械挖土,不允许内部设支撑时。
90.A【解析】一般现浇楼盖及框架结构的拆模顺序如下:拆柱模斜撑与柱箍一拆柱侧模一拆楼板底模一拆梁侧模一拆梁底模。
91.C【解析】绳卡之间的排列间距一般为钢丝绳直径的6~8倍,绳卡要一顺排列,应将U形环部分卡在绳头的一面,压板放在主绳的一面。
92.D【解析】施工升降机检验合格后,使用单位应当组织租赁单位、安装单位和监理单位等进行验收。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验收。
93.C【解析】《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l30一2011)规定,满堂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6m;满堂脚手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3;施工层不得超过l层。
94.C【解析】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应不小于0.7m.并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等硬质保护层。
95.B【解析】我国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06)将建筑材料按
其燃烧性能划分为四级:A级表示不燃性建筑材料;Bl级表示难燃性建筑材料;B2级表示燃性建筑材料;B3级表示易燃性建筑材料。
96.A【解析】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有燃烧性、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题干所述,体现了其腐蚀性。
97.B【解析】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个体防护和保持卫生。防止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系统形成的措施主要有:替代、密闭、惰性气体保护、通风置换、安全监测及联锁。
98.C【解析】根据《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l56031995)的规定,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和剧毒物品不得
露天堆放。
99.C【解析】扑救毒害和腐蚀品的火灾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毒害品溅出;遇酸类或遇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
100.A【解析】接触苯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101.C【解析】硝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硝化反应的速度越快,放出的热量越多,极易造成温度失控而爆炸。
102.A【解析】化工管道在布置时,管道尽量架空敷设,平行成列走直线,少拐弯、少交叉以减少管架的数量。
103.C【解析】在选择吸收剂时,应注意溶解度、选择性、挥发度、黏度等。
104.D【解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作合适的盲板:盲板的尺寸应符合阀门或管道的口径;盲板的厚度需通过计算确定,原则上盲板厚度不得低于管壁厚度;盲板及垫片的材质,要根据介质特性、温度、压力选定。
105.D【解析】进入设备内动火,应分析测定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不得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2010)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氧含量应为18%~22%。
106.A【解析】实现机械本质安全的四种常用方法:①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②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③使人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④提供保护装置或者个人防护装置。
107.D【解析】木工机械的危险有害因素包括:①机械伤害;②火灾和爆炸;③木材的生物、化学危害;④木粉尘危害;⑤噪声和振动危害。
108.C【解析】电伤包括电弧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性眼炎等,其中,电弧烧伤是最严重的电伤。
109.B【解析】‘‘回”作为Ⅱ类设备技术信息一部分标注在设备明显位置上。
110.C【解析】带电部分与可触及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工类设备不低于2MΩ,Ⅱ类设备不低
于7MQ,Ill类设备不低于1MΩ。
11l.D【解析】造成脱绳事故的主要原因有:重物的捆绑方法与要领不当,造成重物滑脱;吊装重心选择不当,造成偏载起吊或吊装中心不稳,使重物脱落;吊载遭到碰撞、冲击而摇摆不定,造成重物失落等。
112.D【解析】防止炉膛爆炸的措施是:点火前,开动引风机给锅炉通风5~10min,没有风机的可自然通风5~10min,以清除炉膛及烟道中的可燃物质。点燃气、油、煤粉炉时,应先送风,之后投入点燃火炬,最后送入燃料。
113.B【解析】防坠安全器是非电气、气动和手动控制的防止吊笼或对重坠落的机械式安全保护装置,主要用于施工升降机等起重设备上,其作用是限制吊笼的运行速度,防止吊笼坠落,保证人员设备安全。
114.B【解析】《火灾分类}}(GB/T4968—2008)把火灾分为6类,其中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115.A【解析】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有:机车车辆配件脱落;机车车辆走行部构件、轮对等限度超标;线路及道岔限度超标;线路断轨胀轨;车辆装载货物超限或坠落;线路上有异物侵限等。2011年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真题安全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