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项选择题
1、根据下面资料,回答题:
2013年9月9日上午8时35分,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矿冶分公司铅冶炼厂在粗铅冶炼建设项目试生产调试期间发生一起喷炉灼烫事故,造成8人死亡、10人受伤,其中重伤3人。
该建设项目于2011年3月由A省冶金研究设计院完成可行性研究,2012年2月该公司与B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顶吹沉没炉炼铅新方法”技术转让合同,4月开工建设。
该建设项目采用富氧顶吹熔炼工艺,属熔池熔炼,其反应区位于渣层。精矿、熔剂、燃料和富氧空气连续加入炉内,富氧空气输送喷枪头部沉没于渣中,气泡从熔体中逸出形成的烟气通过烟道进入制酸系统。反应产出的粗铅和富铅渣通过炉体下部的放铅口和放渣口间断放出。富氧顶吹熔炼炉和喷枪是该工艺的两个核心设备。
事故发生前,该装置尚处于试生产调试阶段。9月9日凌晨在试车中曾从加料口喷出炉渣,将加料皮带烧坏,6时20分开始采用人工加料。8时35分,调试现场指挥打开观察孔向炉内观察,之后指挥控制工下枪,并在观察富氧空气输送喷枪架刻度后,再次指挥控制工下枪,随后又一次观察喷枪刻度,并给出提枪信号,喷枪尚未动作,即从加料口喷出一股白烟,此时,10余吨温度高达1150℃的炉渣将炉顶盖的西面掀开,直接喷向控制室方向,摧毁了控制室及设施,造成现场9人中6人当场死亡,3人从三楼跳窗坠地后重伤,其中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炉渣喷出控制室后,将距炉体47m的原料厂房玻璃击碎,造成其他人员受伤。本次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10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这起事故构成的事故等级是( )。
A.特别重大事故
B.特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较大事故
E.一般事故
简答题
2、2013年11月25日16时55分,××煤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6人死亡,4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130万元。
一、矿井概况
该煤矿属个体私营企业。2010年7月开始筹建。2011年3月,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无初步设计、安全专项方案未经审查批准的情况下,1号井和2号井同时违法违规开工建设。
2012年12月,××省煤炭工业局同意建设该煤矿。该矿未进行瓦斯等级鉴定,未安装瓦斯监测监控系统。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该煤矿原煤产量为45927.4t,其中2号井为
41527.4t。此次事故发生在该煤矿2号井。
2013年1月,该矿因手续不全,被国家煤矿安监局和××省人民政府公告为关闭矿井。
二、事故原因
(1)事故的直接原因:矿井通风系统不合理,通风设施不合格,矿井漏风严重,放炮后涌出的瓦斯和掘进作业点溢出的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界限。因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供电电缆绝缘损坏,造成芯线短路,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2)事故的主要原因:
1)该煤矿无视国家法律、法规,违规建设,拒不执行停产指令,非法生产。该煤矿2号井以包代管,特殊工种无证上岗;矿井无正规设计,采掘布置混乱;矿井漏风严重,串联通风,未安装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井下机电设备失爆现象严重。
2)××镇煤炭分局未采取有效措施彻底制止××煤矿违规建设和非法生产。××县煤炭工业局明知××煤矿手续不全却违规向该矿下发开工通知,明知××煤矿属于违规建设、非法生产矿井却研究上报置换保留该矿,并且在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中弄虚作假。××县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对××煤矿违反停建指令进行违规建设和非法生产的问题监管不力。××市煤炭工业局明知××煤矿属于违规建设、非法生产矿井,却研究同意置换保留该矿,对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的问题失察。
3)××县、××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明知××煤矿在没有取得采矿许可证情况下开工建设,却未对××煤矿进行查处和取缔。××县、××镇公安部门在××煤矿未提交有效工商营业执照的情况下,违规审核、批准该煤矿购买火工品。
4)××镇人民政府未能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煤矿违规建设和非法生产的违法行为。××县人民政府对县煤炭工业局在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中存在的弄虚作假问题失察。××市人民政府对××县人民政府上报的关闭矿井方案审核把关不严。
5)××电网集团××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在××煤矿未能提供用电工程项目批准文件及完整的相关用电资料情况下违规批准供电。
6) ××煤矿安全监察局××监察分局监察三室在未到矿井现场检查的情况下,违反执法程序下达对××煤矿的现场处理决定书。
(3)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
三、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
移送司法部门处理12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2人。
四、对事故煤矿的处罚及对有关部门的处理
没收××煤矿违法所得734.8万元,并处违法所得5倍的罚款,计3674万元。
依法关闭××煤矿。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安全生产法》对设置安全机构和配备安全人员是如何规定的?
2.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有什么义务?
3.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危险危害因素分为哪几类?
4.引起瓦斯燃烧与爆炸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5.预防瓦斯爆炸的技术措施包括哪些?
3、某热力发电厂主要生产工艺单元有:储煤场、煤粉制备和输煤系统、燃烧系统、冷凝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除渣及除尘系统、脱硫系统、汽水系统、配电与送电系统。锅炉主要设备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磨煤机械装置、水处理装置、疏水装置。发电厂用燃煤由主煤场滚轴筛将煤送人燃煤锅炉。
脱硫系统包括制氢装置和氢气储罐,制氢装置为2套电离制氢设备和6个氢气储罐,2套电离制氢设备存有氢气数量分别为50kg和30kg;6个卧式氢气储罐体积为20m3、额定压力为3.2MPa、额定温度为20℃。作为生产过程整体装置,这些装置与储罐管道连接(氢气密度:0℃,0.1MPa状态下密度0.09kg/m3)。
锅炉点火主燃油使用柴油,厂区有2个500m3的固定柴油储罐,距离制氢系统500m。在同一院内有2个20m3的汽油储罐,距离制氢系统550m(汽油的密度750kg/m3,汽油、柴油储罐充装系数为0.85)。
氢气在生产场所临界量为5t,汽油在储存区临界量为20t。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分析存在的事故类型及所在的工艺单元。
2.存在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及对应的物质是什么?
3.指出该热力发电厂存在的危险源并计算其储量。
4.会发生爆炸的主要设备、装置是哪些?应采取哪些安全装置或设备?
4、×年×月×日18时15分,某炼油厂油品分厂罐区发生爆炸,引起310号油罐燃烧,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9万元。
事故当日13时许,某炼油厂油品分厂半成品车间工人黄某在当班期间,发现310号油罐油面高度已达14.21m,接近警戒高度14.30m,黄某马上向该厂总调度报告,并向总调度请示310号油罐汽油调和量。根据总调度的指示,黄某进入罐区将油切换至304号油罐。13时30分许,黄某在给310号油罐做汽油调和流程准备时,本应打开310号油罐D400出口阀门,却开了311号油罐D400出口阀门。15时许,黄某开启11A号泵欲对310号油罐进行自循环调和,由于错开了311号油罐D400出V1阀门,实际上此时310号油罐不是在自循环,而是将311号罐中的汽油抽入310号油罐。15时40分,仪表工陈某从计算机显示屏上发现310号油罐油面不断上升,随后计算机开始“高位报警”,陈当即让黄某到罐区去核实一下310号罐的油面高度,黄某却认为是计算机不准确,没去核实也未采取其他措施。16时,黄某在交班时违反规定,没有在油罐现场进行交接班,也未核实油罐流程。17时50分,310号油罐的汽油开始外冒,部分汽油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18时15分,某单位职工吕某驾驶手扶拖拉机路过罐区11号路,排气管排出的火星遇空气中的爆炸混合气体引发起火爆炸,导致吕某当场死亡,另一名工人被严重烧伤,后因抢救无效死亡。310号油罐当即燃烧,火灾持续17h后被扑灭。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如果310号油罐和311号油罐相距400m,且都是直径15m的圆柱形罐体,其最高油面高度是14.3m,试判断该单元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汽油在储存区的临界量是200t,汽油的密度是750kg/m3。
2.试分析该罐区具有哪些危险因素,指出防止危险因素演变为事故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3.试分析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5、某风景区客运索道失控坠落特大事故(共22分)
某年10月3日10时50分左右,A市某风景区发生一起索道钢丝绳断裂、吊厢坠落事故。此次事故造成14人死亡,22人受伤。
该索道于1994年开工兴建,1995年竣工。经检查,该索道没有遵守原劳动部颁布的《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运营与监察规定》,未将设计图样送国家索道检验中心进行审查,未经验收检验,未按规定取得“客运架空索道安全使用许可证”,违规运营;在设计上多处违反《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发生事故的当时,索道严重超载,在限乘20人的吊厢里,却挤进了35人。当该索道从下站运行到上站时,由于没有备用制动器,仅有的一套制动器失灵后,索道失控,急速冲向下站,牵引钢丝绳断裂,吊厢坠落在下站站台。当场死亡5人,在抢救过程中又死亡9人,受伤22人,多数为重伤。
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属于什么事故?该事故的性质是?
2. 请分析事故原因。
3.如何预防同类事故的发生?
4. 客运索道是否是特种设备?特种设备的生产需要取得什么证书?
6、案例四
某企业为小型货车生产厂,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年产小型货车 5 万辆,现有职工 1100 余人,其中 200 人为劳务派遣人员,实行 8 小时工作制。
厂区主要建筑物有冲压车间、装焊车间、涂装车间、扳金车间、装配车间、外协配套库、半成品库和办公楼。
冲压车间设有 3 条冲压生产线。库房和车间使用 6 台 5t 单梁桥式起重机吊装原材料,装配生产线上设置多台地面操作式单梁电动葫芦和多台小吨位的平衡式起重机,在汽车板材冲压生产线上设置 4 台大吨位桥式起重机。
车身涂装工艺采用三涂层三烘干的涂装工艺,涂装运输采用自动化运输方式。漆前表面处理和电泳采用悬挂运输方式,中层涂层和面漆涂装线采用地面运输方式。生产线设中央控制室监控设备运行状况。喷漆室采用上送风、下排风的通风方式,喷漆室外附设有调漆室。
整车总装配采用强制流水装配线。
车身装焊线旱季选用悬挂点焊机、固定焊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机等。车身装焊工艺主要设备包括各类焊机、夹具、检具、车身总成调整线和输送设备。
车架装焊采用胎具集中装配原则,组合件和小型部件预先装焊好与其他零件一起进入总装胎具焊接线。 焊接方法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装焊设备主要包括焊机、总成焊接胎具、部件焊接胎具、小件焊接胎具以及输送系统设备等。
装焊车间通风系统良好。
该企业采用无轨运输,全厂原材料、配套件、成品和燃料等的运输采用汽车运输,厂内半成品运输以叉车为主。
全厂现有小客车 8 辆,货车 16 辆,叉车 15 辆。厂区道路采用环形布局,主干道宽度 8m、转弯半径大于 9m。次干道宽度 5m、转弯半径大于 6m。厂区内主要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种植有草坪、灌木、松树和杨树。
该企业主要公用和辅助设施有变配电站、锅炉房和空压站。变配电站电压等级为 35kV,内设 5 台变压器,总安装容量为 3900 kVA。厂区高、低压供电系统均采用电缆放射式直埋或电缆沟敷设,厂区道路设路灯照明。锅炉房内设 3台 4t/h 燃煤锅炉,为厂区生产和生活提供蒸汽。空压站安装有 4 台供气量为 20m3/min 的空气压缩机,为全厂生产提供压缩空气。
2013 年该企业共发生 1 起事故,死亡 1 人,重伤 2 人,事故情况如下:
某日,冲压车间进行起重机吊装板材作业,工人甲、乙挂上吊钩后,示意天车司机开始起吊。随着板材徐徐升起,工人甲发现板材倾斜,与工人乙商议是否需要停车调整,工人乙说:“不必停车,我扶着就行。”作业场所地面物品摆放杂乱,工人乙手扶板材侧身而行,被脚下物品绊倒,板材随之倾斜、脱钩砸在工人乙身上,造成工人乙死亡。同时砸伤旁边的 2 名工人,造成 2 人重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 22 分):
1、计算该企业 2013 年度的千人重伤率和百万工时死亡率。
2、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辨识出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引发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指出所辨识的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些设备、设施或场所。
3、请分析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4、请列出该公司的主要特种特备
5、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分析该企业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7、D电厂有2台200MW汽轮发电机组,主设备包括发电锅炉、汽轮机和汽轮发电机,附属子系统包括启动锅炉系统、燃煤卸车输送系统、点火及助燃系统、发电机冷却系统等。启动锅炉系统有2台额定蒸发量291/h、工作压力2.6MPa的启动锅炉。点火及助燃系统有2个单罐储量500t的柴油储罐,各存柴油200t。发电机冷却系统的制氢站有5个单罐容积为20m3、最高工作压力为1.2MPa的储氢罐。燃煤卸车输送系统有燃煤运输火车、火车卸车翻车机、车皮夹固装置、胶带输送机、煤斗等。用电设备使用380V动力电源。火车车皮挂钩、摘钩作业,由人工操作。作业场所实行定时巡检制度。
2008年3月1日,班长甲持工作票办理动火作业许可手续后,未按动火作业要求落实相关措施,就带领工人在柴油储罐罐顶预留呼吸孔处开始焊接作业,焊接过程中油罐着火、爆炸,造成5人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6441—1986),指出该厂燃煤卸车输送系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其存在的环节或场所。
2.指出以上场景中包括哪些特种设备?
3.提出以上油罐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4.简述防止此类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安全管理措施。
8、
2014年3月21日15时02分,某省某县某乡一机木船在从该乡金沙江岸冒水孔开往某乡途中沉没。船上137人全部落水。经抢救脱险33人,死亡70人,失踪34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3万元。
3月21日正值某乡赶场,14时50分,该乡某村鲜某等8人,驾驶由他们集资1.12万元,私自建造的木货船从该乡金沙江岸冒水孔处载129人,香烟34箱,化肥15包,拟驶往某乡。船由鲜某担任驾驶长,在船尾负责掌舵,张某担任副驾驶长(领航员),张某、田某负责操纵机器。
船起航后沿左岸顺流而下,行走约800m进入浪区后,船首四次上浪进水,乘客慌乱,领航员张某向驾驶长鲜某大声喊叫调头靠岸,鲜某即压舵加车向左转向,准备停靠左岸,在调头中船身向右倾斜,船舱大量进水,右机被水闷熄。此时乘客更为恐惧,纷纷跳水,跳水的反作用力将已近岸的船蹬出回流区,船搭上主流区,更加失去平衡,大量江水倾注舱内,船首开始下沉。船尾部抬离水面,左机空转飞车,船完全失控。随后随急流下冲,先头后尾逐渐沉没于离起航处1000m的江中。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同志非常关心和重视,作了重要指示。由交通部、该省人民政府牵头,公安部、交通部、监察部、劳动部、农业部和该省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3·21”事故调查组,在该省政府已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深入事故现场进一步调查。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关于报告船舶重大事故隐患的通知》将船舶重大事故隐患分为哪几类?
2.水运交通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主要有哪些?
3.水路运输事故的类型有哪些?
9、
某年夏末秋初,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了液氯钢瓶爆炸事故。该工段414m2的厂房全部被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和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的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kin。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十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时值)。
最初爆炸的一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回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灌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这属于违章行为,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说明情况,埋下了重大事故隐患。负责充装钢瓶的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和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
经调查: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当地政府和化工厂均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法》,试提出处理建议。
3.试提出防范此类事故发生的措施。
10、
某热力发电厂主要生产工艺单元有:储煤场、煤粉制备系统和输煤系统,燃烧系统,冷凝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除渣及除尘、脱硫系统,汽水系统,配电与送电系统。
锅炉主要设备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磨煤机械装置、水处理装置、疏水装置,发电厂用燃煤由主煤场滚轴筛送入燃煤锅炉。
脱硫系统包括制氢装置和氢气储罐,制氢装置为两套电离制氢设备和6个氢气储罐,两套电离制氢设备存有氢气数量分别为50kg和30kg;6个卧式氢气储罐体积为20m3,额定压力为3.2MPa,额定温度为20℃,作为生产过程整体装置,这些装置与储罐管道连接(氢气密度:0℃、0.1MPa状态下密度0.09kg/m3)。
锅炉点火主燃油使用柴油,厂区有2个500m3的固定柴油储罐,距离制氢系统500m。在同一院内有2个20m3的汽油储罐,距离制氢系统550m(汽油的密度为750kg/m3,汽油、柴油储罐充装系数为0.85)。
氢气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5t,汽油在储存区的临界量为20t。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分析存在的事故类型及所在的工艺单元。
2.存在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及对应的物质是什么?
3.指出该热力发电厂存在的危险源并计算其储量。
4.会发生爆炸的主要设备和装置有哪些?应采用哪些安全装置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