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 6441-1986)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人的因素:①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②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物的因素:①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②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③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环境因素:①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②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③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④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管理因素:①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②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③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④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⑤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⑥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3.重大危险源辨识
(1)单元划分
以生产单元或储存单元划分单元。
(2)重大危险源辨识
①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
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
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②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
满足该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q1/Q1+ q2/Q2+…+qn/Qn≥1
式中:
q1 ,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
Q1 ,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
二、安全生产检查
1.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
安全生产检查分类方法有很多,习惯上分为六种类型。
(1)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2)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
(3)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
(4)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
(5)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
(6)职工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的巡查
2.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主要是查思想、查意识、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
硬件系统主要是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
安全生产检查具体内容应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确定。对于危险性大、易发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等应加强检查。
3.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
(1)常规检查
这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通过感观或辅助一定的简单工具、仪表等,对作业人员的行为、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的定性检查。
(2)安全检查表法
检查项目、内容、标准、结果及评价等。
(3)仪器检查及数据分析法
有些生产经营单位的设备、系统运行数据具有在线监视和记录的系统设计,对设备、系统的运行状况可通过对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4.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
(1)安全检查准备
①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
②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
③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危险和危害的情况。
④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
⑤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
⑥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记录本。
⑦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
(2)实施安全检查
①访谈。通过与有关人员谈话检查安全意识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
②查阅文件和记录。检查设计文件、作业规程、安全措施、责任制度、操作规程等是否齐全,是否有效;查阅相应记录,判断上述文件是否被执行。
③现场观察。对作业现场的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作业环境、人员操作等进行观察,寻找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事故征兆等。
④仪器测量。利用一定的检测检验仪器设备,对在用的设施、设备、器材状况及作业环境条件等进行测量,以发现隐患。
(3)综合分析
经现场检查和数据分析后,检查人员应对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检查的结论和意见。
三、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定义
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2.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包括的内容
①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③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④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⑤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⑥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四、安全评价
1.安全预评价
在项目建设前,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用以指导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
2.安全验收评价
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或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后,通过检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或工业同区内的安全设施、设备、装置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
3.安全现状评价
针对生产经营活动、工业园区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
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
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
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活动。
4.安全评价程序
①前期准备
②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③划分评价单元
④选择评价方法
⑤定性、定量评价
⑥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⑦作出评价结论
⑧编制评价报告
五、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
1.特种设备
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
2.特种作业
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3.特种作业的范围
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冶金生产安全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烟花爆竹安全作业、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
六、教育培训
主要学习培训人员、培训的时间及内容。
培训人员包括:①所在企业的主要负责人;②安全生产管理员;③特种作业人员;④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⑤新入职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