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床结构
(1)稳定性。机床的外形布局应确保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不应存在按规定使用机床时意外翻倒、跌落或移动的危险。
(2)机床外形。可接触的外露部分不应有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的锐边、尖角和开口;机床的突出、移动、分离部分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产生磕伤、 碰伤、划伤、剐伤的危险。
2. 运动部件
(1)缠绕、吸入或卷入等危险的运动部件和传动装置应予以封闭、设置防护装置或使用信息提示。通常传动装置采用隔离式防护装置,保护区域较大的范围采用防护栅栏。
(2)凡在作业上方有物料传输装置、带传动装置以及上方可能有坠落物件的下方,应设置防护廊、防护棚、防护网等防护。
(3)运动部件与运动部件之间、运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不应存在挤压危险和剪切危险,否则应限定避免人体各部位受到伤害的最小安全距离或按有关规定采用防止挤压、剪切的保护装置。
(4)运动部件在有限滑轨运行或有行程距离要求的,应设置限位装置。
(5)对于有惯性冲击的机动往复运动部件,应设置缓冲装置。
(6)对于可能超负荷(压力、起升量、温度等)发生部件损坏而造成伤害的,应设置超负荷保护装置。
(7)运动中可能松脱的零部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紧固,防止由于启动、制动、冲击、振动而引起松动、脱离、甩出。
(8)对于单向转动的部件应在明显位置标出转动方向,防止反向转动导致危险。
(9)运动部件不允许同时运动时,其控制机构应联锁,不能实现联锁的,应在控制机构附近设置警告标志,并在说明书中加以说明。
3.夹持装置(刀具夹持装置)
(1)夹持装置应确保不会使工件、刀具坠落或甩出,限定其最高安全速度或转速。
(2)机动夹持装置夹紧过程的结束应与机床运转的开始相联锁;夹持装置的放松应与机床运转的结束相联锁;机床运转时,工件夹紧装置不应动作;未达到预期安全预紧力时,工件驱动装置不应动作。工件夹紧力低于安全值或超过允许值时,工件驱动装置应自动停止。
(3)手动夹持装置应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意外危险坠落或甩出,防止挤压手指等危险。
4.平衡装置
(1)与机床部件及其运动有关的配重,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将其置于机床体内或置于固定式防护装置内等,并防止配重系统元件断裂而造成的危险。
(2)移动式平衡装置,应在其移动范围内(全行程)采取防护措施,防止移动造成的碰撞、夹挤。
5.排屑防喷溅措施
(1)采取断屑措施防止产生长带状屑,设防护挡板防止磨屑、切屑崩飞;大量产生切屑的机床应设机械排屑装置,排屑装置不应构成危险,必要时可与防护装置的打开和机床运转的停止联锁;手工清除废屑,应提供适宜的手用工具,严禁手抠嘴吹。
(2)机床输送高压流体的冷却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及润滑系统,应设有防止超压的安全阀或调整压力变化的溢流阀,能承受正常操作时的内压和外压,系统的渗漏不应引起喷射危险。
1. 固定式防护装置
(1)应牢固安装在机器上。
(2)应可防止进入刀口和压料装置造成的危险区域。
(3)固定式防护装置不应阻挡看清剪切线。
(4)装置的进料开口和装置安置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的标准要求。
2. 联锁防护装置或联锁防护装置与固定式防护装置的组合
3.光电保护装置
(1)确保只能从光电保护装置的检测区进入危险区,应提供附加的安全防护装置,阻止从其他方向进入危险区。
(2)如果现场有可能从剪板机侧面进入危险区,应提供附加的安全防护装置,附加的安全防护装置应确保人或任何身体部位不能进入危险区。
(3)如果现场有可能从后部进入危险区,安装在剪板机后部的光电保护装置,用于防止从剪板机后部接触刀架和电动后挡料。
(4)光电保护装置应安装在操作者接触危险区域伤害发生前危险运动已经停止的位置。
(6)如果人体任一部分引起光电保护装置动作,任何危险动作应停止,亦不可能启动。
(7)复位装置应放置在可以清楚观察危险区域的位置。每一个检测区域严禁安装多个复位装置。
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体力劳动强度按大小分为4级。(注意临界值)
色彩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色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视觉疲劳的影响。对引起眼睛疲劳而言,蓝、紫色最甚,红、橙色次之,黄绿、绿、绿蓝等色调不易引起视觉疲劳且认读速度快、准确度高。
红色色调会使人的各种器官机能兴奋和不稳定,有促使血压升高及脉搏加快的作用;而蓝色、绿色等色调则会抑制各种器官的兴奋并使机能稳定,可起到一定的降低血压及减缓脉搏的作用。
1)疲劳的定义
肌肉疲劳(或称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或称脑力疲劳)两种。肌肉疲劳是指过度紧张的肌肉局部出现酸痛现象,一般只涉及大脑皮层的局部区域;精神疲劳则与中枢神经活动有关,是一种弥散的、不愿意再作任何活动的懒惰感觉,意味着肌体迫切需要得到休息。
2)疲劳产生的原因
(1)工作条件因素:劳动制度和生产组织不合理。如作业时间过久、强度过大、速度过快、体位欠佳等;机器设备和工具条件差,设计不良。如控制器、显示器不适合于人的心理及生理要求;工作环境很差。如照明欠佳,噪声太强,振动、高温、高湿以及空气污染等。
(2)作业者本身的因素:熟练程度、操作技巧、身体素质及对工作的适应性,营养、年龄、休息、生活条件以及劳动情绪等。
绝缘材料受到电气、高温、潮湿、机械、化学、生物等因素的作用时均可能遭到破坏,并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破坏方式:绝缘击穿、绝缘老化和绝缘损坏。
1)绝缘击穿
当施加于绝缘材料上的电场强度高于临界值时,绝缘材料发生破裂或分解,电流急剧增加,完全失去绝缘性能。
气体绝缘击穿是由碰撞电离导致的电击穿。气体击穿后绝缘性能会很快恢复。
液体绝缘的击穿特性与其纯净程度有关。液体绝缘击穿后,绝缘性能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
固体绝缘的击穿有电击穿、热击穿、电化学击穿、放电击穿等击穿形式。固体绝缘击穿后将失去其原有性能。
2)绝缘老化
绝缘材料不可逆的物理化学变化,导致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劣化。
3)绝缘损坏
绝缘材料受到外界的污染和侵蚀,失去电气性能、力学性能的现象。
1.保护导体(PE、PEN)
保护导体包括保护接地线、保护接零和等电位联结线。保护导体分为人工保护导体和自然保护导体。
单芯绝缘导线作保护零线时,有机械防护的不得小于2.5mm2;没有机械防护的不得小于4mm2。
2.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是指埋设在地下的接地电极与由该接地电极到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线的总称。
1)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
自然接地体是用于其他目的,但与土壤保持紧密接触的导体。埋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有可燃或爆炸性介质的管道除外)、金属井管、与大地连接的建筑物的金属结构、水工构筑物及类似的金属管、桩等均可用作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符合要求时,可不敷设人工接地体(发电厂和变电所除外)。
自然接地体至少应有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相连。
2)接地线
交流电气设备应优先利用自然导体作接地线。
3)接地装置安装
接地体上端离地面深度不应小于0.6 m(农田地带不应小于1m),并应在冰冻层以下。接地体宜避开人行道和建筑物出入口附近。接地体的引出导体应引出地面0.3m以上。接地体离独立避雷针接地体之间的地下水平距离不得小于3m;离建筑物墙基之间的地下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5m。
4)接地装置连接
接地装置地下部分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并应采用搭焊,不得有虚焊。
利用建筑物的钢结构、起重机轨道、工业管道等自然导体作接地线时,其伸缩缝或接头处应另加跨接线,以保证连续可靠。
接地线与管道的连接可采用螺纹连接或抱箍螺纹连接,但必须采用镀锌件,以防止锈蚀。在有振动的地方,应采取防松措施。
接地装置
(1)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
(2)接地线
交流电气设备应优先利用自然导体作接地线。在非爆炸危险环境,如自然接地线有足够的截面,可不再另行敷设人工接地线 。
(3)接地装置安装
接地体上端离地面深度不应小于0.6m(农田地带不应小于1m)。接地体宜避开人行道和建筑物出入口附近。接地体的引出导体应引出地面0.3m以上。接地体距离独立避雷针接地体之间的地下水平距离不得小于3m;距离建筑物墙基之间的地下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5m。
(4)接地装置连接
接地装置地下部分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并应采用搭焊。利用建筑物的钢结构、轨道、管道等自然导体作接地线时,其伸缩缝或接头处应另加跨接线。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之间的连接必须可靠。接地线与管道的连接可采用螺纹连接或抱箍螺纹连接,但必须采用镀锌件,以防止锈蚀。
一、压力容器安全操作
1.基本要求
(1)平稳操作
(2)防止超载
2.压力容器运行期间的检查
对运行中的容器进行检查,包括工艺条件、设备状况以及安全装置等方面。
二、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
(1)消除产生腐蚀的因素。
一氧化碳气体在含有水分的情况下能对钢制容器产生应力腐蚀,应尽量采取干燥、过滤等措施;碳钢容器的碱脆需要较高的碱液浓度等条件,必须采取措施消除使稀液浓缩的条件;氧气容器,底部积水造成水、氧交界面严重腐蚀,最好使氧气干燥,或在使用中经常排放容器中的积水。
(2)保持完好的防腐层。
(3)消灭容器的“跑、冒、滴、漏”。
(4)加强容器在停用期间的维护。长期或临时停用的容器,必须将内部的介质排除干净,腐蚀性介质要经过排放、置换、清洗等技术处理。
(5)经常保持容器的完好状态。
(1)开机作业前,应确认处于安全状态方可开机:所有控制器是否置于零位;起重机上和作业区内是否有无关人员,作业人员是否撤离到安全区;起重机运行范围内是否有未清除的障碍物;起重机与其他设备或固定建筑物的最小距离是否在0.5 m以上;电源断路装置是否加锁或有警示标牌;流动式起重机是否按要求平整好场地,支脚是否牢固可靠。
(2)开车前,必须鸣铃或示警。
(3)司机在正常操作过程中,不得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不得利用打反车制动;不得在起重作业过程中进行检查和维修;吊物不得从人头顶上通过,吊物和起重臂下不得站人。
(4)严格按指挥信号操作,紧急停止信号无论何人发出,立即执行。
(5)吊载接近或达到额定值,或起吊危险器(液态金属、有害物、易燃易爆物)时,吊运前检查制动器,并用小高度、短行程试吊,确认无问题后再吊运。
(7)有下述情况时,司机不应操作(十不吊):
(8)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控制器置零,关闭总电源。
(9)有主、副两套起升机构的,不允许同时利用主、副钩工作(设计允许的专用起重机除外)。
(10)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吊运同一重物时,每台起重机都不得超载。吊运过程应保持钢丝绳垂直,保持运行同步。
(11)露天作业的轨道起重机,当风力大于6级时,应停止作业;当工作结束时,应锚定住起重机。
起重机械检查方面,使用单位应进行起重机械的自我检查、每日检查、每月检查和年度检查.
(一)年度检查: 每年对所有在用的起重机械至少进行 1 次全面检查
1.需要进行全面检查的情况
(1)停用 1 年以上的起重设备再次使用
(2)遇4 级以上地震的起重机。
(3)发生重大设备事故的起重机。
(4)露天作业的起重机械经受9 级以上的风力后的起重机
(二)每月检查
1.安全装置、制动器、离合器有无异常
2.重要零部件的状态,有无损伤,是否应报废
3.电气、液压系统及其部件的泄漏情况及工作性能.
4.动力系统和控制器
(三)每日检查
在每天作业前进行,应检查各类安全装置、制动器、操纵控制装置、紧急报警装置,轨道的安全状况,钢丝绳的安全状况。
司索工安全操作技术
司索工主要从事地面工作,如准备吊具、捆绑挂钩、摘钩卸载等,多数情况还担任指挥任务1.准备吊具: 目测估算,应增大 20%来选择吊具
2.捆绑吊物
(1) 吊物不能被其他物体挤压,被埋或被冻的物体要完全挖出。
(2)清楚吊物表面或空腔内的杂物,可移动的零件锁紧或捆牢
2.司索工主要从事地面工作,如准备吊具、捆绑挂钩、摘钩卸载等,多数情况还担任指挥任务。
(1)准备吊具: 目测估算,应增大 20%来选择吊具。
(2) 绑吊物
1)吊物捆扎部位的毛刺要打磨平滑,尖棱利角应加势物
2)形状或尺寸不同的物品不经特殊捆绑不得混吊。
3)吊运大而重的物体应加诱导绳。
(3)挂钩起钩
1)吊钩要位于被吊物重心的正上方,不准斜拉吊钩硬挂
2)挂钩要坚持“五不挂”的原则:
起重或吊物质量不明不挂。
1)吊钩要位于被吊物重心的正上方,不准斜拉吊钩硬挂
2)挂钩要坚持“五不挂”的原则:
0起重或吊物质量不明不挂
2)重心位置不清楚不挂
3尖棱利角和易滑工件无垫物不挂
4吊具及配套工具不合格或报废不挂
5包装松散捆绑不良不挂
3)多人吊挂同一吊物时,应由一专人负责指挥
4)如果作业场地为斜面,撤离人员应站在斜面上方
(4)卸载
1)摘钩时应等所有吊索完全松弛再进行
2)不得抖绳摘索,不得利用起重机抽索.
(5)搬运过程的指挥
在作业进行的整个过程中,指挥者和司索工不得擅离职守
(一)乘人安全束缚装置(安全带、安全杠和挡杆)
对危险性较大的大型游乐设施,必要时应考虑设两套独立的束缚装置。束缚装置可采用安全带、安全压杠、挡杆等。
(1)束缚装置应可靠地固定在游乐设备的结构件上。
(2)乘人装置的座位结构和型式,自身应具有一定的束缚功能。
(3)束缚装置的锁紧装置在游乐设施出现功能性故障或急停刹车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其闭锁状态。
(4)束缚装置应可靠、舒适。
(二)锁紧装置(锁具)
锁具是人体束缚装置的另一个重要组件,锁具有开和闭两个状态。在游乐设施运行过程中,锁具必须有效地将乘客约束在座位上,不能自行打开且乘客不能打开,必须当设备停止后由操作人员打开。
(三)吊挂乘坐的保险装置
(1)吊挂座椅的保险装置。吊挂座椅除用4根钢丝绳吊挂外,还必须另设4根保险钢丝绳。
(2)吊挂摆动舱的保险装置。在摆动过程中,若吊挂臂或上下销轴断裂,摆动舱就会坠落,加保险绳后,可防止事故发生。
(四)止逆行装置(止逆装置)
沿斜坡牵引的提升系统,必须设有防止载人装置逆行的装置。
(五)制动装置
为了使游乐设施安全停止或减速,大部分运行速度较快的设备都采用了制动系统。
(六)超速限制装置(限速装置)
(七)运动限制装置(限位装置)
限位开关就是用以限定机械设备的运动极限位置的电气开关。
(八)防碰撞及缓冲装置
(1)当游乐设施车辆运行到危险距离范围时,防碰撞装置便发出警报,进而切断电源,制动器制动,使车辆经过时停止运行,避免车辆之间的相互碰撞。目前防碰撞装置主要有激光式、超声波式、红外线式和电磁波式等类型。
(2)游乐设施常见的缓冲器分蓄能型缓冲器和耗能型缓冲器,前者主要以弹簧和聚氨酯材料等为缓冲元件,后者主要是油压缓冲器。
明火是指敞开的火焰、火星和火花等,如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用火、维修焊接用火及其他火源是导致火灾爆炸最常见的原因。
1.加热用火的控制
加热易燃物料时,尽量避免采用明火设备,宜采用热水或其他介质间接加热。 明火加热设备的布置,应远离可能泄露易燃气体或蒸气的工艺设备和储罐区,并布置在其上风向或侧风向。
2.维修焊割用火的控制
(1)在输送、盛装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上或在可燃可爆区域内动火时,将系统和环境进行清洗或清理。将相连管道拆下断开或加堵金属盲板隔绝。用惰性气体进行吹扫置换,气体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焊。
爆炸下限大于4%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应小于0.5%;
爆炸下限小于等于4%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应小于0.2%。
(2)动火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将可燃物品清理干净。在可能积存可燃气体的管沟、电缆沟、深坑、下水道内及其附近,应用惰性气体吹扫干净,再用非燃体(不燃性材料),如石棉板进行遮盖。
(3)气焊作业时,应将乙炔发生器放置在安全地点,以防回火爆炸伤人或将易燃物引燃。
(4)电杆线破残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依据上述案例背景,请简述作业现场应配置的应急救援用具(试举6例)??
动火作业—火灾、爆炸:灭火器、消防沙、灭火毯
受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隔离式防护用具、防护服
万能:生命体征探测器、有毒(可燃)气体探测器、液压钳等破拆工具、应急照明设备、通信联络设备、医药箱
3. 其他明火(补充:严禁明火、电加热取暖)
存在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场所,如厂房、仓库、油库等地,不得使用蜡烛、火柴或普通灯具照明;汽车、拖拉机如确需进入,其排气管上应安装火花熄灭器。在有爆炸危险区域内,禁止吸烟和携带火柴、打火机等,在醒目的地方张贴警示标记。
(1)可燃固体物质的粉碎、筛选及输送时,采用惰性气体进行覆盖保护。
(2)处理可燃易爆的物料系统,在进料前用惰性气体进行置换。
(3)将惰性气体通过管线与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储槽等连接起来。
(4)易燃液体利用惰性气体充压输送。
(5)在有爆炸性危险的生产场所,对有可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电器、仪表等采用充氮正压保护。
(6)易燃易爆系统检修动火前,使用惰性气体进行吹扫置换。
(7)发现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时,采用惰性气体冲淡;发生火灾时,用惰性气体进行灭火。
氮气等惰性气体在使用前应经过气体分析,其中含氧量不得超过2%。
1. 工业阻火器
工业阻火器常用于阻止爆炸初期火焰的蔓延。工业阻火器对于纯气体介质才是有效的,对气体中含有杂质(如粉尘、易凝物等)的输送管道,应当选用主动式、被动式隔爆装置为宜。
2. 主动式隔爆装置和被动式隔爆装置—阀
主动式、被动式隔爆装置是靠装置元件的动作来阻隔火焰。
3.其他阻火隔爆装置
1)单向阀—止逆阀,止回阀
仅允许气体或液体向一个方向流动,遇到倒流时即自行关闭。在系统中流体的进口和出口之间,与燃气或燃油管道及设备的管线上,高压与低压系统间的低压系统上,或压缩机与油泵的出口管线上。
2)火星熄灭器—防火罩、防火帽
在可能产生火星的排放系统,如加热炉的烟道,汽车、拖拉机的尾气排放管。
4. 化学抑制防爆(简称化学抑爆、抑制防爆)装置
爆炸抑制系统主要由爆炸探测器、爆炸抑制器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常用的抑爆剂有化学粉末、水、卤代烷和混合抑爆剂等。适用于泄爆易产生二次爆炸、或无法开设泄爆口的设备以及所处位置不利于泄爆的设备。
安全阀的作用是为了防止设备和容器内压力过高而爆炸,安全阀按其结构和作用原理可分为杠杆式、 弹簧式和脉冲式等。
(1)当安全阀的入口处装有隔断阀时必须保持常开状态并加铅封。
(2)压力容器的安全阀最好直接装设在容器本体上。液化气体容器上的安全阀应安装于气相部分,防止排出液体物料,发生事故。
(3)安全阀用于泄放可燃液体时,宜将排泄管接入事故储罐、污油罐或其他容器;用于泄放高温油气或易燃、可燃气体等遇空气可能立即着火的物质时,宜接入密闭系统的放空塔或事故储罐。
(4)安全阀可放空,室内的设备,如蒸馆塔、可燃气体压缩机的安全阀、放空口宜引出房顶,并高于房顶2m以上。
介质不洁净、易于结晶或聚合,有可能堵塞安全阀,在此情况下用爆破片作为泄压装置。此外,对于工作介质为剧毒气体或可燃气体(蒸气)里含有剧毒气体的压力容器,其泄压装置应采用爆破片。
正常工作时操作压力较低或没有压力的系统,可选用石棉、塑料、橡皮或玻璃等材质的爆破片;操作压力较高的系统可选用铝、铜等材质;微负压操作时可选用2~3 mm厚的橡胶板。应特别注意的是,由于钢、铁片破裂时可能产生火花,存有燃爆性气体的系统不宜选其作爆破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