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2.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度
3.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
4.特种作业及特殊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5.岗位安全规范
6.职业健康检查制度
7.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安全生产法》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人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平台经济等新兴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行业、领域的特点,建立健全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履行本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安全生产义务。《劳动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所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明确的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责任。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安全风险来自于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只要生产、经营活动在进行,安全风险就客观存在。客观上需要企业对生产工艺过程、机械设备、人员操作进行系统分析、评价,制定出一系列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控制措施,以保障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工作合法、有序、安全地运行,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积累的大量风险辨识、评价、控制技术,以及生产安全事故教训的积累,是探索和驾驭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重要基础,只有形成生产经营单位的规章制度才能够得到不断积累,有效继承和发扬。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保护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手段。国家有关保护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在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具体实施,只有通过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现出来。才能使从业人员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为从业人员遵章守纪提供标准和依据。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可以防止生产经营单位管理的随意性,有效地保障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的原则: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2、主要负责人负责的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
一、综合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
2.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
4.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5.安全设施和费用管理制度
6.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7.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
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9.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制度
10.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11.防灾减灾管理制度
12.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
13.应急管理制度
14.安全奖惩制度
二、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与岗位相关)
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2.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度
3.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
4.特殊作业及特殊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5.岗位安全规范
6.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健康—人,卫生—环境)
7.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三、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对象是设备设施)
1.“三同时”制度
2.定期巡视检查制度(责任人员;检查的标准、周期、线路;处置措施)
3.定期维护检修制度(维护标准、周期、范围)
4.定期检测、检验制度(检测人员;定期检测的设备名称、种类、数量;检测标准、结果管理;检验合格证、安全使用证的管理)
5.安全操作规程(对人身安全、生产工艺、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的设备、装置等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四、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标志管理制度(标志的名称、种类、数量、位置;标志的维护、定期检查等)
2.作业环境管理制度(作业场所的管理制度,如照明、通风等;应急疏散标志方向的管理等)
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健康有害因素的场所、种类;定期检测、控制的管理等)
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所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明确的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包含物质保障责任、资金投入责任、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责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责任、教育培训责任、安全管理责任、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责任,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责任。所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的具体体现。
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安全风险来自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企业对生产工艺流程、机械设备及人员进行系统分析评价,制定一系列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控制措施,以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通过企业制定的相关制度,使从业人员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同时也为从业人员遵章守纪提供参考准则,有效保障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综合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
2.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
4.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5.安全设施和费用管理制度
6.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7.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
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9.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制度
10.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11.防灾减灾管理制度
12.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
13.应急管理制度
14.安全奖惩制度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三同时”制度
2.定期巡视检查制度
3.定期维护检修制度
4.定期检测、检验制度
(四)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标志管理制度
2.作业环境管理制度
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综合安全管理制度 | 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 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 |
目标指标总体原则 | 消防 | 教育培训 | “三同时”制度 | 安全标志 |
安全生产责任制 | 例行工作 | 劳动防护用品 | 定期巡视检查 | 作业环境 |
双预防制度 | 交通 | 安全工具器使用 | 定期维护检修 | 职业卫生 |
承发包工程 | 防灾减灾 | 特种及特殊危险作业 | 定期检测、检验 | |
设施和费用 | 事故调查 | 岗位安全规范 | 安全操作规程 | |
重大危险源 | 应急管理 | 职业健康检查 | ||
危险物品使用 | 安全奖惩 | 现场作业 |
1.起草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由负责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起草。
2.会签或公开征求意见
3.审核
制度签发前,应进行审核
是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法律事务的部门进行合规性审查
二是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规章制度应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审核:三是安全奖惩等涉及全员性的制度,应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进行审核。4.签发
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等技术性较强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一般由生产经营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或总工程师签发,涉及全局性的综合管理制度应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签发
5.发布
6.培训
7.反馈
8.持续改进
对安全操作规程类规章制度,除每年进行审查和修订外,每 3~5 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并重新发布,确保规章制度的建设和管理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