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中级安全工程师>综合辅导

2006年安全工程师参考资料

来源:233网校 2006年10月25日

5 工艺过程 
①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应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a.对设计阶段是否通过合理的设计,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进行考查。例如是否采用无害化工艺技术,以无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并实现过程自动化等,否则就可能存在危险。 
b.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对是否采取了预防性技术措施来预防或消除危险、危害的发生进行考查。例如是否设置安全阀、防爆阀(膜);是否有有效的泄压面积和可靠的防静电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漏电保护装置等。 
c.当无法消除危险或危险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对是否采取了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进行考查。例如是否设置防火堤、涂防火涂料;是否是敞开或半敞开式的厂房;防火间距、通风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等;是否以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是否采取了减震、消声和降温措施等。 
d.当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对是否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离等进行考查。如是否实行遥控、设隔离操作室、安全防护罩、防护屏、配备劳动保护用品等。 
e.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对是否能通过联锁装置来终止危险、危害的发生进行考查。如锅炉极低水位时停炉联锁和冲剪压设备光电联锁保护等。 
f.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对是否设置了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和声、光警示装置等进行考查。如厂内铁路或道路交叉路口、危险品库、易燃易爆物质区等。 
②对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可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 
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可利用各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例如原劳动部曾会同有关部委制定了冶金、电子、化学、机械、石油化工、轻工、塑料、纺织、建筑、水泥、制浆造纸、平板玻璃、电力、石棉、核电站等一系列安全规程、规定,评价人员应根据这些规程、规定、要求对被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和识别。如涂装作业安全、焊接与切割安全、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等对相应的被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和识别。 
a.以化工、石油化工为例,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性识别有以下几种情况: 
·存在不稳定物质的工艺过程,这些不稳定物质有原料、中间产物、副产物品、添加物或杂质等; 
·含有易燃物料而且在高温、高压下运行的工艺过程; 
·含有易燃物料且在冷冻状况下运行的工艺过程; 
·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或接近爆炸性混合物的工艺过程; 
·有可能形成尘、雾爆炸性混合物的工艺过程; 
·有剧毒、高毒物料存在的工艺过程; 
·储有压力能量较大的工艺过程。 
b.对于一般的工艺过程也可以按以下原则进行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性识别。 
·能使危险物的良好防护状态遭到破坏或者损害的工艺; 
·工艺过程参数(如反应的温度、压力、浓度、流量等)难以严格控制并可能引发事故的工艺; 
·工艺过程参数与环境参数具有很大差异,系统内部或者系统与环境之间在能量的控制方面处于严重不平衡状态的工艺; 
·一旦脱离防护状态后的危险物会引起或极易引起大量积聚的工艺和生产环境,例如含危险气、液的排放,尘、毒严重的车间内通风不良等; 
·有产生电气火花、静电危险性或其他明火作业的工艺,或有炽热物、高温熔融物的危险工艺或生产环境; 
·能使设备可靠性降低的工艺过程,如低温、高温、振动和循环负荷疲劳影响等; 
·由于工艺布置不合理较易引发事故的工艺; 
·在危险物生产过程中有强烈机械作用影响(如摩擦、冲击、压缩等)的工艺; 
③根据典型的单元过程(单元操作)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典型的单元过程是各行业中具有典型特点的基本过程或基本单元,如化工生产过程的氧化还原、硝化、电解、聚合、催化、裂化、氯化、磺化、重氮化、烷基化等;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加氢精制乙烯、氯乙烯、丙烯腈、聚氯乙烯等;电力生产过程的锅炉制粉系统、锅炉燃烧系统、锅炉热力系统、锅炉水处理系统、锅炉压力循环系统、汽轮机系统、发电机系统等。 
这些单元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已经归纳总结在许多手册、规范、规程和规定中,通过查阅均能得到。这类方法可以使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比较系统,避免遗漏。 
单元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是由所处理物料的危险性决定的。 
当处理易燃气体物料时要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特别是负压状态下的操作,要防止混入空气而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处理易燃固体或可燃固体物料时,要防止形成爆炸性粉尘混合物。 
当处理含有不稳定物质的物料时,要防止不稳定物质的积聚或浓缩。 
下列单元操作有使不稳定物质积聚或浓缩的可能:蒸馏、过滤、蒸发、分筛、萃取、结晶、再循环、旋转、回流、凝结、搅拌、升温等,举例如下: 
a.不稳定物质减压蒸馏时,若温度超过某一极限值,有可能发生分解爆炸; 
b.粉末筛分时容易产生静电,而干燥的不稳定物质筛分时,细微粉尘飞扬,可能在某些部位积聚而易发生危险事故; 
c.反应物料循环使用时,可能造成不稳定物质的积聚而使危险性增大; 
d.反应液静置过程中,以不稳定物质为主的相,可能分离在上层或下层。不分层时,所含不稳定的物质也有可能在某些部位相对集中。在搅拌含有有机过氧化物等不稳定物质的反应混合物时,如果搅拌停止而处于静置状态,那么所含不稳定物质的溶液就附在壁上,若溶液蒸发,不稳定物质被浓缩,往往会成为自燃的火源; 
e.在大型设备中进行反应,如果含有回流操作时,危险物品有可能在回流操作中被浓缩; 
f.在不稳定物质的合成过程中,搅拌是重要因素。在采用间歇式的反应操作中,化学反应速度很快,在大多数情况下,加料速度与设备的冷却能力是相适应的,这时反应是一种扩散控制,应使加入的原料立刻反应掉。如果搅拌能力差,反应速度慢,加进的原料过剩,造成未反应的部分积蓄在反应系统中,若再强力搅拌,所积存的物料一齐反应,使体系的温度急剧上升而造成反应无法控制,导致事故的发生; 
g.若使含不稳定物质的物料升温,有可能引起突发性放热爆炸。如果在低温下将两种能发生放热反应的液体混合,然后再升温引发反应是很危险的。 
8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重大危险源分为2大类: 
1)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2)贮存区重大危险源。 
相关阅读

ȫʦ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