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中级安全工程师>综合辅导

安全评价学习资料(二)

来源:233网校 2006年11月13日
五、评价单元的划分
1、评价单元:是为了安全评价需要,按照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或场所的特点,将生产工艺或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
2、评价单元一般以(1)生产工艺、(2)工艺装置、(3)物料的特点特征、(4)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和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分。
3、划分的原则与方法:
(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①对工艺方案、总体布置及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对系统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可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评价单元;②将具有共性危险、有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分为一个单元。
(2)以装置和物质的特征划分评价单元:①按装置功能划分;②按布置相对独立性划分;③按工艺条件划分;④按贮存、处理危险物质的潜在化学能、毒性和危险物质的数量划分;⑤按以往事故资料划分。
(3)依据评价方法的有关规定划分。
4、注意的问题:(1)保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工作的全面性;(2)划分作业活动单元时,一般不单独采用某一种方法,往往是多种方法同时采用。但同一划分层次上,一般不使用第二种划分方法。
 
六、安全对策措施
1、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1)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2)处置危险和有害物质,并降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3)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误产生的危险危害;(4)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5)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队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2、制定安全对策措施应遵循的原则:
(1)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①直接安全技术措施;②间接安全技术措施;③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④采用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和个休防护等措施。
(2)据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的要求应遵循的具体原则:①消除、②预防、③减弱、④隔离、⑤连锁、⑥警告。
(3)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3、安全对策措施的内容:(1)厂址及厂区布局的对策措施;(2)防火、防爆对策措施;(3)电气安全对策措施;(4)机械伤害对策措施;(5)其它安全对策措施;(6)有害因素控制对策措施;(7)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4、厂址及厂区布局的对策措施
(1)项目选址:①自然条件的影响;②与周边区域的相互影响。
(2)厂区平面布置:①功能分区;②厂内运输和装卸;③危险设施/处理有害物质设施的布置;④强噪声源、振动源的布置;⑤建筑物自然通风及采光;⑥其他要求。
5、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1)防火、防爆对策措施的原则;①防止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A取代或控制用量;B加强密封;C通风排气;D惰性化;②消除控制火源,主要火源有:A明火、B高温表面、C磨擦或撞击、D绝热压缩、E化学反应热、F电气火花、G静电火花、H雷击、I光热射线等;③有效监控、及时处理。应做到:A早发现、B早排除、C早控制。
(2)工艺防火、防爆:①工艺过程的防火防爆;②物料的防火防爆;③工艺流程的防火防爆;④工艺布置的防火防爆。
(3)自动控制
(4)设备的防火防爆。关键是材料的正确选择。
(5)工艺管线的防火防爆
(6)其他安全防护:①通风、②隋性气体保护、③保险装置、④安全监测。
(7)建(构)筑物防火防爆措施:①生产及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甲、乙、丙、丁、戊5类;②建筑物的耐火等级,4个等级;③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④厂房建筑的防爆设计:A合理布置有爆炸危险的厂房、B采用耐火耐爆结构、C设置必要的泄压面积、D设置防爆墙、防爆门、防爆窗、E不发火地面、F露天生产场所内建筑物的防爆、G排水管网的防爆、H防火间距、I安全疏散设施和安全疏散距离。
(8)消防设施:①消防用水;②消防给水设施;③露天装置区消防给用水;④灭火器;⑤消防站;⑥消防供电。
(9)其他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6、电气安全对策措施
(1)防触电:①保护接零(TN-S、TN-C-S、TN-C)和保护接地(TT、IT);②漏电保护;③绝缘;④电气隔离;⑤安全电压;⑥屏护和安全距离;⑦连锁保护;⑧其他对策措施。
(2)电气防火防爆对策措施:①危险环境划分:A气体、蒸汽爆炸危险环境,B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C火灾危险环境;②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设备的选用;③防爆电气线路;④电气防火防爆基本措施:A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B隔离和间距,C消除引燃源,D爆炸危险环境接地或接零。 (3)防静电对策措施:①工艺控制;②泄漏;③中和;④屏蔽;⑤综合措施;⑥其他措施。
(4)防雷:①直击雷防护:A避雷针,B避雷线,C避雷网,D避雷带;②感应雷防护:A静电感应防护,B电磁感应防护;③雷电侵入波防护;④电子设备防护。
(5)其他。
7、机械伤害对策措施
(1)设计与制造的本质安全措施:①选用适应的设计结构,消除或减弱危险:A采用本质安全技术(避免锐边、尖角和凸出部分;安全距离原则;限制有关因素的物理量;使用本质安全工艺过程和动力源);B限制机械应力;C材料或物质的安全性;D遵循人机工程学原则;E设计控制系统的安全原则;F防止气动和液压系统的危险;G预防电的危险。②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A操作自动化、B装卸搬运自动化、C调整维修的安全。
(2)安全防护装置措施:①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②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原则;③安全防护装置的选择。
(3)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①操纵(控制)器的安全人机学要求;②显示器的安全人机工程学要求;③工作位置的安全性;④操作姿势的安全要求。
(4)安全信息的使用。
8、锅炉、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安全对策措施
(1)锅炉安全对策措施:①锅炉设计;②锅炉的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③锅炉使用;④锅炉检验;⑤安全阀;⑥压力表;⑦水位表。
(2)压力容器安全对策措施:①压力容器设计;②压力容器的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③压力容器的使用;④压力容器检验;⑤压力容器的主要安全附件:A安全阀、B爆破片装置、C紧急切断装置、D压力表、E液面计、F测温仪表、G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安全连锁装置等。
(3)压力管道安全对策措施:①压力管道设计;②压力管道的制造、安装;③压力管道的使用;④压力管道检验。
(4)起重机械安全对策措施:①起重机械的制造、安装、维修、改造、使用单位的基本要求;②起重机械使用的基本要求。
9、其它安全对策措施
(1)防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2)安全色:①红(禁止、危险);②黄(警告、注意);③蓝(指令、遵守);④绿(通行、安全)
     安全标志:①禁止标志;②警告标志;③指令标志;④提示标志。
     使用安全标志应遵守的原则:①醒目清晰;②简单易懂;③易懂易记。
     标志应满足的要求:①含义明确无误;②内容具体有针对性;③设置位置;④应清晰持久。
(3)贮运安全:①厂内运输安全对策措施;②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对策措施。
(4)焊割作业安全
(5)防腐蚀:①大气腐蚀;②全面腐蚀;③电偶腐蚀;④缝隙腐蚀;⑤孔蚀;⑥其他。
(6)采暖、通风、照明、采光。
10、有害因素控制对策措施
(1)预防中毒的对策措施:①物料和工艺;②工艺设备;③通风净化;④应急处理;⑤急性化学物中毒事故的现场急救;⑥其他措施。
(2)预防缺氧、窒息的对策措施
(3)防尘对策措施:①工艺和物料;②限制、抑制扬尘和粉尘扩散;③通风除尘;④其他措施。
(4)噪声控制措施:①工艺设计和设备选择;②噪声源的平面布置;③隔声、消声、吸声、隔振降噪、个体防护。
(5)振动控制措施:①工艺和设备;②基础;③个体防护。
(6)其他有害因素控制措施:①防辐射(电离辐射)对策措施;②防非电离辐射对策措施:A防紫外线、B防红外线(热辐射)、C防激光辐射、D防电磁辐射;③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④低温作业、冷水作业的防护措施。
11、其他对策措施:(1)体力劳动;(2)定员定编、工时制度、劳动组织;(3)工厂辅助用室的设置;(4)女职工劳动保护。
 
七、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1、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2)制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①规范人的安全管理、②规范专业技术的安全管理、③规范设备和物的安全管理、④规范生产环境的安全管理。
2、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1)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2)安全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3、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1)安全培训教育的四个层面:①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教育培训、②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③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④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教育方式:①入厂教育(40学时),三级:厂级、车间级和班组级;②日常教育;③特殊教育。
4、安全投入和安全设施:(1)安全投入;(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3)安全设施配备。
5、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
(1)常用的安全管理方法:①人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价;②有害作业分级管理;③安全巡检“挂牌制”;④现场“物流”定置管理;⑤现场“三点”控制(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⑥工作票制度等。
(2)安全管理的重点:①重大危险源;②特种设备;③特种作业;④安全标志。
6、安全生产监督与检查
(1)安全管理对策措施的报考表现:①监督、②检查。
(2)安全检查的基本任务: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3)安全检查的原则:①领导检查与群众检查相结合;②企业自查与上级督查相结合。
(4)安全检查的形式:①职工自查;②对口互查;③综合检查;④专业检查(每年不少于2次);⑤季节性检查;⑥节假日检查;⑦夜间抽查;⑧日常检查(包括岗位自查和管理人员巡查)。
(5)安全检查的“四定”: ①定措施;②定负责人;③定资金来源;④定完成期限。
(6)安全检查的“三不推”: ①凡班组能整改的不推给工段;②凡工段能整改的不推给车间③凡车间能整改的不推给厂部。
 
八、安全评价结论
1、取得评价结论的一般工作步骤:(1)收集与评价相关的技术与管理资料;(2)按评价方法从现场获得与评价单元相关的基础数据;(3)经数据处理对照相应评价方法的评价标准得到各单元的评价结果;(4)综合单元评价结果整合成单元评价小结;(5)各单元评价小结整合成评价结论。
2、评价结果与评价结论
(1)定义:①评价结果:是子系统或单元的各评价要素通过检查、检测、检验、分析、判断、计算、评价、汇总后得到的结果。②评价结论:是对整个被评价系统进行安全状况综合评判的结果,是评价结果的综合。
(2)关系:评价结果与评价结论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评价结果――评价小结――评价结论。
(3)三种错误:①不能得到整个系统的综合评价结论;②忽略了各评价单元之间的关联、影响和相互作用;③没有考虑各评价单元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4)原则:整合原则是评价方法的核心,不同的评价方法体现不同的整合原则。
(5)“风险”或“危险度”的比较方法:①距长比较;②面积比较;③落点比较。
3、评价结论中逻辑思维方法:(1)同一律、(2)不矛盾律、(3)排中律、(4)充足理由律等。
4、评价结论的编制原则:(1)客观公正、观点明确的原则;(2)做到概括性、条理性强,且文字表达精练。
5、评价结论的主要内容
(1)评价结论分析:①人力资源和管理制度方面;②设备装置和附件方面;③物质物料和材质材料方面;④方法工艺和作业操作;⑤生产环境和安全条件。
(2)评价结果归类及重要性判断:对评价结果进行整理分类,并按(1)严重程度,(2)发生频率,分别将结果排序列出。
(3)评价结论的主要内容:①结果分析:A辨识结果分析,B评价结果分析,C控制结果分析;②评价结论:A评价对象是否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规标准要求,B评价对象在采取所要求的安全对策措施后达到的安全程度,C根据安全评价结果,做出可接受程度的结论;③持续改进方向。
相关阅读

ȫʦ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