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级《银行管理》考前12页纸
1、我国经济政策环境
内容
树立新发展理念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推动高质量发展
(1)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5)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构建新发展格局 (1)畅通国内大循环
(2)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
2、财政政策工具
税收
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税收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宏观税率和具体税率的确定、税种选择、税负分配(包括税负转嫁)以及税
收优惠和税收惩罚等规定体现出来。
公共支出
公共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政府的直接消费支出)。
转移性支出:通过“财政收入→国库→财政支付”过程将货币收入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
政府投资 指使用预算安排的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活动,包括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等。
政府债券 指政府财政部门或者其他代理机构为筹集资金,以政府名义发行的承诺在一定期限还本和付息的债
务凭证。
3、税收的特点和方式
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税收调节具有权威性。
方式:①宏观税率和具体税率的确定;②税种选择;③税负分配(包括税负转嫁);④税收优惠和税收惩罚。
4、货币供应量的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银行卡项下的个人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M1被称为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M2被称为广义货币;M1与M2之差被称为准货币,是潜在购买力。
查看全文,请先下载后再阅读
*本资料内容来自233网校,仅供学习使用,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
免费领精品资料
掌握考情信息
知晓资料更新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