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产风险管理模式(20世纪60年代以前)
①侧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②哈里·马柯维茨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组合理论,成为现代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石。
(2)负债风险管理模式(20世纪60年代)
①西方商业银行变被动负债为主动负债,创新金融工具(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回购协议、同业拆借等),扩大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
②威廉·夏普等在1964年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资产的风险溢价、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定量关系,为现代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3)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20世纪70年代)
①强调对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协同管理,通过匹配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经营目标互相代替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②1973年,费雪·布莱克、迈伦·斯科尔斯、罗伯特·默顿提出的欧式期权定价模型,为金融衍生产品定价及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开辟了风险管理的全新领域。
(4)全面风险管理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日益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全球化的趋势
全面风险管理的体现:①对商业银行所有层次的业务单位、全部种类的风险进行集中统筹管理。
②风险管理应当贯穿于业务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③重视定量分析,通过内部模型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增强风险管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④所有员工都应具有风险管理意识和自觉性。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通常可概括为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规避和风险补偿五种策略。
(1)风险分散
通过多样化投资分散并降低风险。“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①只要两种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不为1(即不完全正相关),分散投资于两种资产就具有降低风险的作用。
②对于由相互独立的多种资产组成的投资组合,只要组合中的资产个数足够多,该投资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就可以通过这种分散策略完全消除。
措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应是全方位、多种类的,而不应集中于同一业务、同一性质甚至同一个借款人。
(2)风险对冲
含义: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抵消标的资产潜在损失。
对管理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非常有效。
措施:
自我对冲:银行利用资产负债表或某些具有收益负相关性质的业务组合本身所具有的对冲特性进行风险对冲。
市场对冲:对于无法通过资产负债表和相关业务调整进行自我对冲的风险,通过衍生产品市场进行对冲。
(3)风险转移
含义:通过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经济措施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
措施:保险转移(将风险转移给承保人)、非保险转移(担保、备用信用证等能够将信用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4)风险规避
含义:商业银行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以避免承担该业务或市场风险。是消极的风险管理策略。
措施:以通过限制某些业务的经济资本配置实现。
(5)风险补偿
含义:商业银行在从事的业务活动造成实质性损失之前,对承担的风险进行价格补偿。
措施:对于那些无法通过其他措施进行有效管理的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在交易价格上附加更高的风险溢价,即通过提高风险回报的方式,获得承担风险的价格补偿。
(1)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能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
(2)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原动力;
(3)风险管理可以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4)风险管理能够为商业银行风险定价提供依据;
(5)风险管理水平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反复查看我的收藏?【打开233网校APP→我的→我的收藏/记录/关注→头条收藏】
扫码找银行君>>
【银行超全资料包合集】【题库会员免费领】【答题闯关赢奖品】【组队打卡】
在考前对教材内容系统的学习1-2遍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由于教材中某些概念难理解、某些逻辑难梳理,担心掌握不了考试重难点的朋友,可以报名233网校银行从业课程!让学习备考更有规划,早日拿下银行从业资格证书!立即试听>>
★推荐:购买233网校银行从业课程,赠送价值99元/239元V题库会员~立即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