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 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超过需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物价总水平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必然结果,是通货膨胀的主要标志。 世界各国多用物价指数测量通货膨胀率。 |
原因 |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根源在于社会总供给的变化 (3)供求混合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4)结构型通货膨胀——在整个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均衡的情况下,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化而引起 |
影响 | (1)对生产和流通的影响 ①通货膨胀不利于生产正常发展; ②通货膨胀打乱了正常的商品流通秩序。 |
(2)对分配和消费的影响 ①通货膨胀会引起不利于固定薪金收入阶层的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②通货膨胀是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的分配; ③通货膨胀降低消费规模。 | |
(3)对金融秩序和经济、社会稳定的影响 ①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为负值时,常常会引起居民挤提存款,用于抢购商品。而企业争相贷款,将贷款的资金用于囤积商品,赚取暴利。这会导致银行资金紧张,扰乱了金融领域的正常秩序。 ②严重的通货膨胀,会使社会公众失去对本国纸币的信心,不愿意接受和使用纸币,甚至会出现排斥货币的现象,导致一国的货币制度走向崩溃。 ③由于通货膨胀使生产领域受到打击,生产性投资的预期收益普遍低落,而流通领域则存在过度的投机,导致经济紊乱。 ④通货膨胀引起的经济领域的混乱,会直接波及整个社会,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配不公会激化社会矛盾,导致政府威信下降,政局不稳定。 | |
治理措施 | (1)紧缩的货币政策——“卖高高高” ①减少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可以直接减少基础货币投放,达到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也可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减少,贷款能力减弱,货币乘数降低,派生存款数量减少,达到收缩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②提高利率 中央银行提高基准利率如再贴现率,使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筹资成本提高,减少融资规模,导致贷款规模下降、货币供应量减少。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提高后,市场存款利率会相应提高,这会对集中社会储蓄、将消费基金转化为生产基金起到激励作用,有利于减轻物价上涨的压力。 |
(2)紧缩的财政政策——“增收节支、减少赤字” 增收的措施主要是增加税赋,目的在于抑制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使企业和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减少,购买力减弱。 节支的措施主要是压缩政府机构费用开支,抑制公共事业投资,减少各种补贴和救济等福利性支出。 通过控制财政支出,削弱社会集团购买力,减轻物价上涨的压力。 | |
(3)紧缩的收入政策、积极的供给政策以及货币改革等措施。 |
(与通货膨胀相对,可对比记忆)
定义 | 通货紧缩是指经济中货币供应量少于客观需要量,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导致单位货币升值、价格水平普遍和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
原因 | (1)货币供给减少。 (2)有效需求不足。 (3)供需结构不合理。 (4)国际市场的冲击。 |
影响 | (1)导致社会总投资减少 (2)减少消费需求 在通货紧缩过程中,物价下跌使货币实际购买力不断提高,人们会尽可能地推迟支付,导致消费支出的延迟和消费规模的减小。 (3)影响社会收入再分配 通货紧缩会使政府的收入向企业和个人转移,主要是通过降低所得税实现的;会使企业在价格下降中受到损失;会使工人的实际工资增加;会形成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的资金再分配。 |
治理措施 | (1)扩大有效需求 1)扩大投资需求的对策 ①扩大政府公共支出,以促进经济增长; ②刺激企业及民间投资; ③合理调整经济结构。 2)增加消费需求的对策 ①消除各种不利于增加消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约束,充分利用各种政策组合,引导社会消费稳定增长; ②提高公众收入水平,增加其购买能力以提高消费需求; ③通过提高就业水平和增加失业补助刺激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 ④扩大消费信贷的规模和品种; ⑤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
(2)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扩张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开支,兴建公共工程,增加财政赤字,减免税收。 2)扩张的货币政策。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买入有价证券等手段,以增加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增加基础货币,扩大货币乘数,增加社会货币供给总量;降低基准利率,以减少商业银行借款成本,降低市场利率,刺激总需求。 | |
(3)紧缩的收入政策、积极的供给政策以及货币改革等措施。 通过公开宣传等措施对公众进行政策性引导,调整企业和个人对未来的预期,可以对扩大投资需求和增加消费需求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qyl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