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 银行初级 > 初级《风险管理》 > 初级风险管理真题

初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真题汇编及答案(三)

来源:233网校 2017-06-25 00:00:00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从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出发,将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规范监督管理行为、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作为立法宗旨,明确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的目标是促进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

2.B[解析]识别客户关联方关系时,授信工作人员应重点关注客户的注册资金、股权分布、股权占比的变更情况,通过间接持股方式形成的关联关系,通过非股权投资方式形成的隐性关联关系,客户核心资产重大变动及其净资产10%以上的变动情况,客户对外融资、大额资金流向、应收账款情况,客户主要投资者、关键管理人员及其亲密亲属的个人信用记录。

3.D[解析]监管资本是监管部门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持有的与其业务总体风险水平相匹配的资本。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规定的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这里的资本就是监管资本,是在商业银行实收资本的基础上再加上其他资本工具计算而来。 

4.D[解析]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分析包括:经销商风险、“假按揭”风险、由于房产价值下跌而导致超额押值不足的风险、借款人的经济状况变动风险。

5.C[解析]信用风险计量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环节,经历了从专家判断法、信用评分模型到违约概率模型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6.B[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极为重视对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通过加强资产分散化、抵押、项目调查、严格审批制度、减少信用放款等各种措施和手段来减少、防范资产业务损失的发生。

7.C[解析]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有两个因素决定其风险承担能力:①资本金规模;②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8.B[解析]非财务因素分析是信用分析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财务分析相互印证、互为补充。考察和分析企业的非财务因素,主要从管理层风险,行业风险,生产与经营风险,宏观经济、社会及自然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

9.A[解析]管理和维护声誉需要商业银行综合考虑内、外部风险因素。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应当重点强调以下内容:①明确商业银行的战略愿景和价值理念;②有明确记载的声誉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③深入理解不同利益持有者(如股东、员工、客户、监管机构、社会公众等)对自身的期望值;④培养开放、互信、互助的机构文化;⑤建立强大的、动态的风险管理系统,有能力提供风险事件的早期预警;⑥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有能力在出现问题时及时纠正;⑦建立公平的奖惩机制,支持发展目标和股东价值的实现;⑧利用自身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影响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客户;⑨建立公开、诚恳的内外部交流机制,尽量满足不同利益持有者的要求;⑩有明确记载的危机处理/决策流程。

10.A[解析]在巴塞尔协议Ⅲ中,核心一级资本主要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可计入部分、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11.A[解析]账面资本是银行资本金的静态反映,反映了银行实际拥有的资本水平。

12.A[解析]不良资产/贷款率是重要的风险监测指标。不良资产/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

13.C[解析]市场准入是指监管部门采取行政许可手段审查、批准市场主体可以进入某一领域并从事相关活动的机制。根据中国银监会的监管规则,银行机构的市场准入包括机构准入、业务准入、高级管理人员准入三个方面。

14.A[解析]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6÷4×100%=150%。

15.B[解析]商业银行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以经营风险为其盈利的根本手段。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承担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②风险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即从传统上片面追求扩大规模、增加利润的粗放经营模式,向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从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模式,向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变;从侧重于对不同风险分散管理的模式,向集中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模式转变。③风险管理能够为商业银行风险定价提供依据,并有效管理金融资产和业务组合。④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⑤风险管理水平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金融监管的迫切要求。

16.C[解析]信贷审批或信贷决策应遵循的原则有审贷分离原则、统一考虑原则和展期重审原则。

17.B[解析]根据中国银监会的监管规则,银行机构的市场准入包括机构准入、业务准入、高级管理人员准入三个方面。

18.C[解析]该行期初正常贷款余额为900+50=950(亿元),期内减少额为150亿元,期末正常贷款为950+40=990(亿元),其中来自原正常贷款的为990-225=765(亿元),期内贷款迁徙为不良贷款的金额为950-150-765=35(亿元),所以正常贷款迁徙率为35/(950-150)×100%≈4.38%。

19.D[解析]市场准入的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效率及便民。其主要目标是:①保证注册银行具有良好的品质,预防不稳定机构进入银行体系;②维护银行市场秩序;③保护存款者的利益。

20.C[解析]名义价值是指金融资产根据历史成本所反映的账面价值。在市场风险管理过程中,由于利率、汇率等市场价格因素的频繁变动,名义价值一般不具有实质性意义。

21.B[解析]商业银行风险预警应当逐级、依次地完成以下程序: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传递、风险分析、风险处置、后评价。

22.C[解析]风险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风险是未来结果对期望的偏离,所以C项正确。风险与损失大小、分布有密切关系,但绝不等于损失本身,所以A、B、D项错误。

23.B[解析]中国银监会2012年颁布的《商业银行管理资本办法(试行)》明确提出了四个层次的监管资本要求。其中,第一个层次最低资本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6%和8%。

24.A[解析]行业风险是指某些行业出现产业结构调整或原材料价格上升或竞争加剧等不利变化时,贷款组合中处于这些行业的借款人,可能因履约能力整体下降而给商业银行造成系统性的信用风险损失。

25.B[解析]敏感性分析计算简单且便于理解,在市场风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敏感性分析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于较复杂的金融工具或资产组合,无法计量其收益或经济价值相对市场风险要素的非线性变化。

26.A[解析]行业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行业特征及定位;②行业成熟期分析;③行业周期性分析;④行业的成本及盈利性分析;⑤行业依赖性分析;⑥行业竞争力及替代性分析;⑦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分析;⑧行业监管政策和有关环境分析。

27.B[解析]关联授信比例=全部关联方授信总额÷资本净额×100%-110÷210×100%≈52%。

28.C[解析]关联交易是指发生在集团内关联方之间的有关转移权利或义务的事项安排。关联方是指在财务和经营决策中,与他方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控制关系或重大影响关系的企事业法人。国家控制的企业间不应当仅仅因为彼此同受国家控制而成为关联方。

29.C[解析]信息披露应与银行的经营特点相适应,原则是:侧重披露总量指标、谨慎披露结构指标、暂不披露机密指标。

30.D[解析]监管部门是市场约束的核心,其作用在于:①制定信息披露标准和指南,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②实施惩戒,即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确保政策执行和有效信息披露;③引导其他市场参与者改进做法,强化监督;④建立风险处置和退出机制,促进市场约束机制最终发挥作用。存款人可以进行选择,通过提取存款或把存款转入其他银行,增加单家银行的竞争压力是公众存款人的作用。

31.A[解析]二级资本是指在破产清算条件下可以用于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二级资本的受偿顺序列在普通股之前、在一般债权人之后,不带赎回机制,不允许设定利率跳升条款,收益不具有信用敏感性特征,必须含有减计或转股条款。

32.A[解析]资本充足率=(资本一扣除项)÷(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资本要求)×100%=(30+20)÷(500+12.5×4)×100%≈9%。

33.B[解析]董事会向股东大会负责,是商业银行决策机构。董事会对银行总体负责,包括审核与监督银行的战略目标、风险战略、公司治理和企业价值的实施情况。董事会同时应负责对高管层实施监管。

34.D[解析]企业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极为复杂,具有多向交互式、智能化的特点,能够及时、广泛地采集所需要的各种风险信息和数据,并对这些信息进行集中海量处理,以辅助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人员作出正确决策。

35.B[解析]对法人客户的财务状况分析主要采取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以及现金流量分析三种方法。

36.C[解析]商业银行的战略风险来源于其内部经营管理活动,以及外部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商业银行战略目标缺乏整体兼容性,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战略存在缺陷,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匮乏,以及整个战略实施过程的质量难以保证。

37.D[解析]预期损失率=预期损失/资产风险敞口。

38.A[解析]单一法人客户的财务状况分析中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进行分析。

39.C[解析]核心一级资本是指在银行持续经营条件下无条件用来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具有永久性、清偿顺序排在所有其他融资工具之后的特征。

40.A[解析]信贷审批是在贷前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由获得授权的审批人在规定的限额内,结合交易对方或贷款申请人的风险评级,对其信用风险暴露进行详细的评估之后作出信贷决策的过程。信贷审批或信贷决策应遵循下列原则:①审贷分离原则;②统一考虑原则;③展期重审原则。

41.C[解析]市场风险是指金融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的波动给商业银行表内头寸、表外头寸造成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四种。

42.A[解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阶段为: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43.B[解析]杠杆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所有者利用自有资金获得融资的能力,也用于判断企业的偿债资格和能力。

44.C[解析]外汇敞口分析是衡量汇率变动对银行当期收益影响的一种方法。外汇敞口主要来源于银行表内外业务中的货币金额和期限错配。

45.C[解析]操作风险具有非营利性。

46.D[解析]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为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中可接受的资产或债权价值”,所以A项正确;市场价值是指在评估基准日,买卖双方在自愿的情况下通过公平交易资产所获得的资产的预期价值,所以B项正确;与市场价值相比,公允价值的定义更广、更概括,所以C项正确;在大多数情况下,市场价值可以代表公允价值,所以D项不正确。 

47.C[解析]市场风险存在于银行的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分别是指由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可能给商业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48.A[解析]在实践中,通常将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灾难性损失三大类。

49.C[解析]留置这一担保形式,主要应用于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等主合同。

50.C[解析]敞口头寸分为单币种敞口头寸和总敞口头寸。单币种敞口头寸分为即期净敞口头寸、远期净敞口头寸、期权敞口头寸、其他敞口头寸。

51.D[解析]在市场准入范围和标准中,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的范围为:机构设立、机构变更、机构终止、调整业务范围和增加业务品种、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52.A[解析]信贷审批是在贷前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由获得授权的审批人在规定的限额内,结合交易对方或贷款申请人的风险评级,对其信用风险暴露进行详细的评估之后作出信贷决策的过程。信贷审批或信贷决策应遵循下列原则:审贷分离原则、统一考虑原则和展期重审原则。

53.C[解析]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54.C[解析]20世纪70年代,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模式显得稳健有余而进取不足,单一的负债风险管理模式进取有余而稳健不足,两者均不能保证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均衡,在此情况下,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55.D[解析]D项属于行业风险分析。

56.C[解析]2013年1月1日,《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后,通常情况下,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和10.5%。

57.A[解析]正常贷款迁徙率属于动态监测指标。正常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58.B[解析]系统缺陷引发的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信息科技部门或服务供应商提供的计算机系统或设备发生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商业银行不能正常提供部分/全部服务或业务中断而逢成的损失。

59.D[解析]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主要财务比率/指标来研究企业类客户的经营状况、资产/负债管理等状况,内容包括:盈利能力比率、效率比率、杠杆比率、流动比率。

60.C[解析]中国银监会2012年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提出最低资本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6%和8%。

61.C[解析]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10+6+5)÷(60+20+10+6+5)×100%≈20.8%。

62.C[解析]按照业务特点和风险特征的不同,商业银行的客户可以划分为法人客户和个人客户。

63.B[解析]总敞口头寸反映整个货币组合的外汇风险,一般有三种计算方法:累计总敞口头寸法、净总敞口头寸法、短边法。

64.A[解析]国际金融协会针对风险偏好的传导提出以下四点意见:①机构应加强关于风险偏好框架的内部交流与培训,且高级管理层必须亲自参加;②为各个业务条线和部门设定风险限额,将风险偏好转化为业务开展的实际约束;③各个部门负责人应当基于自身风险状况制定各自的业务计划,并向下属阐明其风险和限额政策;④对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的风险保持持续关注,以促进风险偏好的动态更新。

65.A[解析]个人贷款业务所面对的客户主要是自然人,其特点是单笔业务资金规模小但数量巨大。

66.B[解析]公允价值是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中可接受的资产或债权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市场价值可以代表公允价值。但若没有证据表明资产交易市场存在时,公允价值可通过收益法或成本法来获得。

67.A[解析]商业银行一般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阐述风险偏好。常见的定性描述有:达到或超过目标信用级别、确保资本充足、对压力事件保持较低的风险暴露、维持现有的红利水平、满足监管要求和期望等。

68.D[解析]声誉风险管理的具体做法有:强化声誉风险管理培训,确保实现承诺,确保及时处理投诉和批评,尽可能维护大多数利益持有者的期望与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相一致,增强对客户/公众的透明度,将商业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和经营目标结合起来,保持与媒体的良好接触,制定危机管理规划。

69.A[解析]从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大致经历了专家判断法、信用评分模型、违约概率模型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70.B[解析]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产组合管理或与其他商业银行组成银团贷款的方式,使自己的授信对象多样化,从而分散和降低风险。

71.D[解析]与单笔贷款业务的信用风险识别不同,商业银行在识别和分析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时,应当更多地关注系统性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即宏观经济因素、行业风险、区域风险。

72.A[解析]目前,我国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采用四项主要指标,即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存贷比和流动性比例。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余额/流动性负债余额×100%,该指标不应低于25%。

73.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从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出发,将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规范监督管理行为、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作为立法宗旨,明确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的目标是:促进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

74.D[解析]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可以概括为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四个主要步骤。

75.A[解析]在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使用反映客户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资产流动性等情况的财务指标来进行客户信用风险识别,其中盈利能力指标包括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76.A[解析]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商业银行战略风险管理政策和操作流程,并在其直接领导下,独立设置战略风险管理/规划部门,负责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战略风险,对战略风险管理的结果负有最终责任。

77.C[解析]集团法人客户的系统性风险较高,容易造成严重的信用风险损失。

78.B[解析]在激烈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声誉风险的损害可能是长期的,甚至是致命的。

79.B[解析]银行业监管机构对银行业实施监督管理,应当遵守的原则是依法、公开、公正、效率。

80.B[解析]市场价值是在评估基准日,自愿的买卖双方在知情、谨慎、非强迫的情况下通过公平交易资产所得到的资产的预期价值。

81。B[解析]风险被定义为未来结果出现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具体来说,如果某个事件的收益或损失是固定的并已经被事先确定下来,就不存在风险;若该事件的收益或损失存在变化的可能,且这种变化过程事先无法确定,则存在风险。

82.C[解析]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2+3+4)÷(6+2+3)≈O.82。

83.B[解析]《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规定,流动性风险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及其波动性,包括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比例和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比例为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之比,不应低于25%。

84.B[解析]久期分析是衡量利率变动对银行经济价值影响的一种方法。

85.A[解析]名义价值通常是指金融资产根据历史成本所反映的账面价值。

86.A[解析]战略风险管理的基本做法包括:明确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责任、建立清晰的战略风险管理流程、采取恰当的战略风险管理办法。强化内部控制系统和流程是战略风险管理的益处。

87.B[解析]操作风险关键风险指标是指对一个或多个操作风险敞口,通过反映操作风险发生可能性或影响度或某一控制有效性,对该风险或控制进行定性或定量跟踪监测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关键风险指标通常包括交易量、员工水平、技能水平、客户满意度、市场变动、产品成熟度、地区数量、变动水平、产品复杂程度和自动化水平等。

88.C[解析]作为市场约束参与方之一,监管部门是市场约束的核心,其作用在于:①制定信息披露标准和指南,提高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②实施惩戒,即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制度,确保政策执行和有效信息披露;③引导其他市场参与者改进做法,强化监督;④建立风险处置和退出机制,促进市场约束机制最终发挥作用。C选项属于外部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

89.D[解析]A、B、C项都是商业银行声誉管理体系应当重点强调的内容,D项错误。

90.D[解析]金融自由化、全球化浪潮和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对金融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金融衍生产品、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专业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这一阶段是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相关阅读

添加银行学霸君或学习群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银行从业书籍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