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 银行初级 > 初级《风险管理》 > 初级风险管理学习笔记

2009年银行从业风险管理精讲第十讲

来源:233网校 2009-04-10 10:14:00
  2.信用风险组合模型
  根据原理上的差异,信用风险组合模型可以分为两类:
  解析模型。通过一些简化假设,对信贷资产组合给出一个“准确”的解。解析模型能够快速得到结果,但缺点是需要建立在对违约风险因素诸多苛刻的假定基础上。
  仿真模型。用大量仿真试验(情景模拟)所产生的经验分布来近似代替真实分布。仿真模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是对信息系统的计算能力要求很高。
  (1)CreditMetrics模型
  CreditMetrics模型本质上是一个VaR模型,目的是为了计算出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一个信用资产组合在持有期限内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CreditMetrics模型的创新之处正是在于解决了计算非交易性资产组合VaR这一难题。
  ①信用风险取决于债务人的信用状况,尔债务人的信用状况则用信用等级表示。
  ②信用工具(包括贷款、私募债券等)的市场价值取决于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即不同信用等级的信用工具有不同的市场价值,因此,信用等级的变化会带来信用工具价值的相应变化。
  ③CreditMetrics模型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从资产组合而并不是单一资产的角度来看待信用风险。
  ④由于CreditMetrics模型将单一的信用工具放入资产组合中衡量其对整个组合风险状况的作用,而不是孤立地衡量某一信用工具自身的风险,因而,该模型使用了信用工具边际风险贡献(Marginal Risk Contribution)这样的概念来反映单一信用工具对整个组合风险状况的作用。边际风险贡献是指因增加某一信用工具在组合中的持有量而增加的整个组合的风险。
  【单选】CreditMetrics模型使用了(  )这一概念来反映单一信用工具对真个组合风险状况的作用。
  A.秩相关系数
  B.连接函数
  C.信用工具边际风险贡献
  D.违约概率
  答案:C
  (2)CreditPortfolioView模型
  麦肯锡公司提出的CreditPortfolio View模型直接将将转移概率与宏观因素的关系模型化,然后通过不断加入宏观因素冲击来模拟转移概率的变化,得出模型中的一系列参数值。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可以看做是CreditMetrics模型的一个补充,因为该模型虽然在违约计量上不使用历史数据,而是根据现实宏观经济因素通过蒙特卡洛模拟计算出来,但对于那些非违约的转移概率则还需要历史数据来计算,只不过将这些基于历史数据的转移概率进行了调整而已。该模型本身并不能计量出完整的等级转移矩阵。
  【单选】多重信用风险组合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国际银行业中,其中( )直接将转移概率与宏观因素的关系模型化,然后通过不断加入宏观因素冲击来模拟转移概率的变化,得出模型的一系列参数值。
  A.CreditMetric模型
  B.CreditPortfolio模型
  C.CreditRisk+模型
  D.KMV模型
  答案:B
  (3)CreditRisk+模型Credit Risk+模型是根据针对火灾险的财险精算原理,对贷款组合违约率进行分析的,并假设在组合中,每笔贷款只有违约和不违约两种状态。Credit Risk+模型认为,贷款组合中不同类型的贷款同时违约的概率是很小的且相互独立,因此,贷款组合的违约率服从泊松分布。
  3.组合损失的压力测试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2005年的定义,压力测试是一种风险管理技术,用于评估特定事件或特定金融变量的变化对金融机构财务状况的潜在影响。
  作为商业银行日常风险管理手段的有效补充,压力测试早期主要用于市场风险管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业界也逐渐开始利用压力测试来补充信用风险模型的不足。
  压力测试主要采用敏感性分析的情景分析方法。敏感性分析用来测试单个风险因素或一小组密切相关的风险因素的假定运动(如收益曲线的平移)对组合价值的影响;情景分析模拟一组风险因素(如股权价格、汇率和利率)的多种情景对组合价值的影响。敏感度测试着重分析特定风险因素对组合或业务单元的影响,而情景分析评估所有风险因素变化的整体效应,更频繁地用于机构范围内的压力测试。
  尽管压力测试并不困难,但过多的压力测试并不意味着抓住了风险管理的实质和要害,也不意味着高水平的风险管理。而且,由于每次压力测试只能说明时间的影响程度,却并不能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得管理者对众多的压力测试结果难以分清主次,因而对决策的帮助并不大。此外,压力测试只是对组合短期风险状况的一种衡量,因此属于一种战术性的风险管理方法。
  国家风险主权评级
  3.2.4国家风险主权评级
  国际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时,由于别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风险。国家风险不仅包括一个国家政府未能履行其债务所导致的风险(主权风险),也包括主权国家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债务人履行偿债义务的能力和意愿。对国家风险的计量可以通过主权评级来实现。
  主权评级指各国直接或间接影响债务人履行其对外偿付义务的能力和意愿的测试与排名。目前,比较通用的主权评级模型是由经济学家坎托和帕克(Cantor&Packer,1996)提出的,CP模型回归了标准普尔和穆迪赋予的主权风险评级,利用49个国家的横截面数据,测量出主权风险评级中作为决定因素的8个变量:
  ①人均收入:人均GNP(千美元)。
  ②GDP增长:年均实际GDP增长(%)。
  ③通货膨胀:年均消费价格通胀率(%)。
  ④财政平衡:相对于GDP的中央财政年均盈余(%)。
  ⑤外部平衡:相对于GDP的资本项目年均顺差(%)。
  ⑥外债:相对于出口的外币债务(%)。
  ⑦经济发展指标:IMF的工业化国家分类(1=工业化;0=非工业化)。
  ⑧违约史指标:1970年以来的外币债务违约(1=违约;0=未违约)。
  朱特勒和麦卡锡(Juttner&McCarthy,2000)对上述CP模型适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新兴市场国家主权评级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增加了下述5个变量,并运用回归分析对CP模型进行了扩展:
  ⑨利差变量:某国和美国相同期限的政府债务之间的利率差。
  ⑩金融部门潜在问题资产占GDP的百分比。
  ⑪金融系统因政府而产生的或有负债与GDP之比。
  ⑫私人部门信贷增长的变化率(用对GDP的百分率表示)。
  ⑬实际汇率变量(用购买力平价作为均衡基点)。
  与其他信用风险评级/评分相比,主权风险评级需要更多的经验判断,与其说它是一门精确的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蕴含着不可预见性的艺术。
  3.2.5《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的信用风险量化
  背景知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概述
  《巴塞尔资本协议》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资产分为四大类,分别以相应的权重(K)反映其风险大小:
  l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央政府的债权风险暴露权重为0;
  l对于OECD的商业银行及OECD以外的中央政府的债权风险暴露权重为20%;
  l抵押贷款的风险暴露权重为50%;
  l其他所有商业银行、企业、个人的风险暴露权重都为100%。
  符合监管要求的商业银行必须满足: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8%。其中,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为商业银行所有债项风险暴露额与对应权重乘积之和。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不仅构建了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市场约束三大支柱,明确最低资本充足率覆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大主要风险来源,而且对信用风险的计量提出了标准法、内部评级法初级法、内部评级法高级法三种方法。
  【单选】下列关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及其信用风险量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提出了信用风险计量的两大类方法: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
  B.明确最低资本充足率覆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大主要风险来源
  C.外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用于外部监管的计算资本充足率的方法
  D.构建了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市场约束三大支柱
  答案:D
  信用风险评级分为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外部评级是专业评级机构对特定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和意愿的整体评估,主要依靠专家定性分析,评级对象主要是政府或大企业;内部评级是商业银行根据内部数据和标准(侧重于定量分析),对客户的信用风险及债项的交易风险进行评价,并据以估计违约概率及违约损失率,作为信用评级和分类管理的标准。
  巴塞尔委员会针对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不同,提出了信用风险计量的两大类方法:标准法,基于商业银行资产的外部评级结果,以标准化方式计量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基于商业银行自身健全和完备的内部评级体系计量信用风险,但必须经过监管当局的技术检验和正式批准。
  1.标准法
  ①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分为对主权国家的债权、对一般商业银行的债权、对公司的债权、包括在监管零售资产中的债权、以居民房产抵押的债权、表外债权等13类;
  ②对主权、商业银行、公司的债权等非零售类信贷资产,根据债务人的外部评级结果分别确定权重,零售类资产根据是否有居民房产抵押分别给予75%、35%的权重,表外信贷资产采用信用风险转换系数转换为信用风险暴露;
  ③允许商业银行通过抵押、担保、信用衍生工具等信贷资产的风险敏感性,但缺点也很明显:过分依赖于外部评级,对于缺乏外部评级的公司类债权统一给予100%的风险权重,缺乏敏感性;此外,也没有考虑到不同资产间的相关性。
  【单选】在计量信用风险的方法中,《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标准法的缺点不包括(  )。
  A.过分依赖于外部评级
  B.没有考虑到不同资产间的相关性
  C.对于缺乏外部评级的公司类债券统一给予100%的风险权重,缺乏敏感性
  D.与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相比,提高了信贷资产的风险敏感性
  答案:D
  2.内部评级法
  内部评级法要去商业银行建立健全的内部评级体系,自行预测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期限(M)等信用风险因素,并根据如下权重公式计算每笔债项的信用风险资本要求(K):
  (1)公司、主权及商业银行暴露
  ①非违约风险暴露
  ②违约风险暴露
  (2)零售暴露
  根据对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依赖程度的不同,内部评级法又分为初级法和高级法两种:
  ①初级法要求商业银行运用自身客户评级估计每一等级客户违约概率,其他风险要素采用监管当局的估机值;
  ②高级法要求商业银行运用自身二维评级体系自行估计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期限。
  初级法和高级法的区分只适用于非零售暴露,对于零售暴露,只要商业银行决定实施内部评级法,就必须自行估计PD和LGD。
  【单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鼓励有条件的商业银行使用基于(  )的方法来计量违约概率、违约损失,并据此计算信用风险对应的资本要求。
  A.外部评级体系
  B.内部评级体系
  C.宏观评级体系
  D.微观评级体系
  答案:B

  【把银行从业站加入收藏夹】★ 【更多资料请访问考试大银行从业站

相关阅读

添加银行学霸君或学习群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初中级银行交流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初中级银行交流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银行从业书籍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