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导读:2010年下半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于10月30、31日举行。考试大整理2010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第八章:银行监管相关知识辅导。
2.银行风险监管指标体系
(1)概述
银行风险监管指标是量化反映。银行风险监管指标设计以风险监管为核心,以法人机构为主体,兼顾分支机构,并形成分类、分级的监测体系。
银行风险监管指标的监测评价应该遵循的原则:
①准确性。
②可比性。
③及时性。
④持续性。
⑤法人并表。即对法人机构的监测指标应遵循并表原则,整体涵盖银行机构各类业务。
⑥保密性。即应当对银行风险监管指标的使用加以限制,对银行机构风险指标数据保密。
(2)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体系的类别和定义
1)风险水平类指标——流动性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指标、信用风险指标、操作性风险指标。以时点数据为基础,属于静态指标.
2)风险迁徙类指标——属于动态指标,主要包括正常贷款迁徙率和不良贷款迁徙率.
3)风险抵补类指标——盈利能力、资本充足程度、准备金充足程度。
(3)主要风险监控指标的定义、公式和计算要素的含义
1)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
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核心指标:
① 流动性比例(流动比例),不得低于25%。即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余额/流动性负债余额×100%
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负债的界定标准是一个月。
②超额备付金比率=(在中国人民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库存现金)/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0%,该指标不得低于2%。
库存现金是指银行的库存现金或者是银行业务收支活动中的结余款.它不包含银行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的备付金。各项存款不包括财政性存款和委托性存款。
外币超额备付金率=(在中国人民银行超额外汇准备金存款+存入同业外汇款项+外汇现金)/外币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00%,该指标不得低于2%。
外汇存放同业款项是指存放境内外同业的清算款项,不包括存放同业的定期存款。
③核心负债比率=核心负债期末余额/总负债余额×100%,不得低于60%。
核心负债包括距到期日三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和发行的债券以及活期存款的50%。
④ 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未使用不可撤销承诺)/到期流动性资产×100%,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外币和外币口径数据,不得低于-10%。
流动性缺口是指90日内到期的流动性资产减去90日内到期的流动性负债的差额。
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辅助指标
①经调整资产流动性比例
②存贷款比例
存贷款比例=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不得超过75%。
③最大十户存款比例
外资银行流动性监管的指标
根据规定,外国银行分行的外汇业务营运资金的30%应以六个月以上(含六个月)的外币定期存款作为外汇生息资产;人民币业务资金的30%应以人民币国债或六个月以上(含六个月)的人民币定期存款作为人民币生息资产。外国银行不得对以人民币国债形式存在的生息资产进行质押回购,或采取其它影响生息资产支配权的处理形式。
2)信用风险监管指标
①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资产率
不良贷款率就是不良贷款与总贷款的比率,不良贷款包括五级分类法里的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
②预期损失率=预期损失/资产风险敞口×100%
③ 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
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资本净额×100%
④贷款损失准备金率=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贷款类资产总额
一般来说贷款损失准备金率等于或者大于不良贷款率,说明银行已经足额提取拨备,风险较低.
⑤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
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一般准备是根据银行全部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余额,根据此余额的比例所计提的用弥补没有被识别出来的可能性损失。两个要点:第一,它是对一定的资产余额计提的,而资产余额包括所有的承担损失的风险和资产,包括贷款资产和股权资产。第二,它是根据一定比率计提的,此比率是固定化标准。
专项准备,专项准备就是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之后,按照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
特种准备,是针对某一特种风险计提的。
3)操作风险指标衡量由于内部程序不完善,或者是操作人员差错或舞弊以及外部事件造成的风险,表示为操作风险损失率,即操作造成的损失与前三期净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平均值之比。
4)市场风险类指标
①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累计外汇敞口头寸/资本净额,不得高于20%。在条件成熟时应该采用风险价值法(VaR方法)。
(2)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的核心含义是在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为妥善解决委托代理关系而提出的董事会、高管层组织体系和监督制衡机制。
良好银行公司治理的特征:
①银行内部有效的制衡关系和清晰的职责边界;
②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③与股东价值相挂钩的有效监督考核机制;
④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⑤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
(3)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有效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完善、健全内部控制体系需要遵循的原则:
①董事会和高管层要明确责任,并在银行内部创造有影响力的内控文化;
②商业银行要对经营中的各种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并持续监控;
③商业银行要建立良好的控制结构和具体控制措施,特别是职责分离与审批制度;
④内部各部门要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机制;
⑤内部要有健全的内部审计、监督和问题整改机制。
(4)风险管理体系
(5)风险计量模型
一是建立各类风险计量模型的原理、逻辑和模拟函数是否正确合理;
二是是否积累了足够的历史数据,用于计量、监测风险的各种主要假定、参数是否恰当;
三是是否建立对管理体系、业务、产品发生重大变化,以及其它突发事件的例外安排;
四是是否建立对风险计量模型的修正、检验和内部审查程序;
五是对风险计量目标、方法、结果的制定、报告体系是否健全;
六是风险管理人员是否充分理解模型设计原理,并充分应用其结果。
(6)管理信息系统
一般而言,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两大基础模块,即业务运营系统和管理报告系统。
(7)管理人员素质和人力资源管理 8.1.2 银行监管方法
1.资本监管
(1)资本的含义分为三类:账面资本,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
账面资本:就是名义资本也叫所有者权益,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资产减去负债就是账面资本。
监管资本:是按照监管当局的要求,商业银行必须计提的资本。
经济资本:经济资本并不是一些实实在在的资本,是一种虚拟的资本,是一种通过计算得出的资本,它是商业银行用于弥补非预期损失的一种资本,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在一定的期限内,使得银行的损失不超过一定水平的资本量。在银行经营中,可以预期的损失是由拨备,比如冲减利润,提取损失准备金来消化的并且计入成本,对于非预期的损失是由经济资本来进行弥补的。经济资本是通过对风险的度量来强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而监管资本是通过对资产的度量来强调资本的重要性。资本是吸收损失的第一来源,是银行资金、资产运营的来源,也是银行扩张的基础。
(2)资本的作用
第一:为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来源。资本的作用可以和负债也就是可以和资产一样,可以支撑银行的贷款。
第二:吸收和消化损失。资本的本质是可以自由支配,并且承担未来的不确定损失。资本金是承担风险和吸收损失的第一资金来源,是保护债权人的缓冲器。
第三:约束银行扩张,增强银行系统稳定性。因为资本和风险是联系在一起的,银行的对外扩张和银行的稳定性都是和风险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和风险匹配的资本要求,就可以有效的规避银行扩张的风险和扩张的损失。
(3)资本监管的重要性
①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
②资本监管是提升银行体系稳定性,维护银行业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监管资本规定了商业银行的最低资本要求,增强了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可以使商业银行能够及时的冲销经营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造成的损失,从而保护存款人,降低银行清算破产的概率,并且维持银行系统的稳定.
③银行监管是促使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监管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