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在线章节测试】
流动性:衡量商业银行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获取资金用于偿还债务或增加资产的能力,其基本要素包括:时间、成本和资金数量。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直接反映了其从宏观到微观的所有层面的运营状况及市场声誉。保持良好的流动性状况能够对商业银行的安全、稳健运营产生积极作用:
(1)增进市场信心,向外界表明银行有能力偿还借款,是值得信赖的;
(2)确保银行有能力履行贷款承诺,稳固客户关系;
(3)避免银行资产廉价出售,损害股东利益;
(4)降低银行借入资金时所需支付的风险溢价。
第一节 流动性风险识别
资产流动性:商业银行持有的资产可以随时得到偿付或者在不贬值的情况下进行出售,反映了商业银行在无损失或微小损失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资产变现能力越强,银行的流动性状况越佳,其流动性风险也相应越低。因此,商业银行应当估算所持有的可迅速变现资产量,将其与预期的流动性需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流动性适宜度。
背景知识:
巴塞尔委员会将银行资产按流动性高低分为四类:
(1)最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如现金及在中央银行的市场操作中可用于抵押的政府债券,这类资产可用于从中央银行获得流动性支持,或者在市场上出售、回购或抵押融资;
(2)其他可在市场上交易的证券,如股票和同业借款,这些证券是可以出售的,但在不利情况下可能会丧失流动性;
(3)商业银行可出售的贷款组合,一些贷款组合虽然有可供交易的市场,但在流动性分析的框架内却可能被视为不能出售;
(4)流动性最差的资产包括实质上无法进行市场交易的资产,如无法出售的贷款、银行的房产和在子公司的投资、存在严重问题的信贷资产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资产流动性时,抵押给第三方的资产均应从上述各类资产中扣除。
负债流动性:商业银行能够随时以合理的成本吸收客户存款或从市场获得需要的资金,反映了商业银行在合理的时间、成本条件下迅速获取资金的能力。如果商业银行获取资金的能力较弱,则容易导致银行的流动性状况欠佳,其流动性风险也相应较高。由于零售客户和公司/机构客户对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敏感度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负债流动性还应当从零售负债和公司/机构负债两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1)零售客户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和利率水平缺乏敏感度,其存款意愿通常取决于自身的金融知识和经验、银行的地理位置、产品种类、服务质量等感性因素。因此,从商业银行负债流动性的角度来看,零售存款相对稳定,通常被看做是核心存款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公司/机构客户可以便利地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例如,根据监测和分析商业银行所发行的债券和票据在二级市场的成交量和成交价格,能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作出判断,进而决定存款的额度和去向。因此,公司/机构存款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和利率水平高度敏感,通常不够稳定,很容易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造成较大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大额公司/机构存款的变动对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冲击尤为显著,积极开拓中小企业客户存款,有助于显著分散和降低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尽可能的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稳定性,并在两者之间寻求的最佳风险-收益平衡点。
一、资产负债期限结构
定义:在未来特定的时段内,到期资产(现金流入)与到期负债(现金流出)的构成状况。
商业银行为了获取盈利而在正常范围内建立的“借短贷长”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或持有期缺口),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可控性较强的流动性风险。
在实践操作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借入流动性是商业银行降低流动性风险的“最具风险”的方法,因为商业银行在借入资金时,不得不在资金成本和可获得性之间作出艰难的选择。商业银行通常选择在真正需要资金的时候借入资金。
因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时刻都在发生变化,流动性状况也随之改变。除了每日客户存取款、贷款发放/归还、资金交易等会改变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外,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会导致其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发生变化。其他诸如股票市场投资收益率上升时,存款人倾向于将资金从银行转到股票市场,而借款人可能会推进新的贷款请求或加速提取那些支付低利率的信贷额度,也将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造成影响。
二、资产负债币种结构
重点:商业银行可根据其国际业务需要及外币流动性管理能力,采用百分比方式或绝对方式来管理外币和负债。
对于从事国际业务的商业银行而言,多币种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增加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复杂程度。在本国或国际市场出现异常状况时,外币债权方通常因为对债务方缺乏足够了解并且无法对市场发展作出正确判断,而要求债务方提前偿付债务。在这种不利的市场条件下,商业银行如果不能迅速满足外币债务的偿付需求,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外币流动性危机,并严重影响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因此,从事国际业务的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各主要币种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要求,商业银行应对其经常使用的主要币种的流动性状况进行计量、监测和控制。商业银行除结合本币承诺来评价总的外汇流动性需求以及可接受的错配情况外,还应对所持有的各币种的流动性进行单独分析。对于持有的外汇总额及重要币种,应制定并定期回顾检查一定时期内对错配情况的限制条件。为保持安全的外币流动性状况,商业银行可根据其外币债务结构,选择以百分比方式匹配外币债务组合,即将所持有的外币资产尽可能地一一对应其外币债务。例如,商业银行的债务主要由美元、欧元和日元组成,则其持有的外币资产也参照美元、欧元和日元债务的比率。如果商业银行认为某种外币是其最重要的对外支付和结算工具,占有绝对比例,则可以选择以绝对方式匹配其外币债务组合,即完全持有该重要货币用来匹配所有外币债务,不持有或尽可能少持有其他外币资产,以降低外币流动性管理的复杂程度。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商业银行都应当参照本币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管理方式,严格控制外币资产负债的错配期限。
三、资产负债分布结构
商业银行应当深刻领会限额管理的真正内涵,尽可能降低其资金来源(负债)和使用(资产)的同质性,形成合理的资产负债分布结构,以获得稳定的、多样化的现金流量,最大程度地降低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自身情况,控制各类资金来源的合理比例,并适度分散客户种类和资金到期日;在日常经营中持有足够水平的流动资金,并根据本行的业务特点持有合理的流动资产组合,作为应付紧急融资的储备;制定适当的债务组合以及与主要资金提供者建立稳健持久的关系,以维持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及稳定性,避免资金来源过度集中于个别对手、产品或市场;同时制定风险集中限额,并监测日常遵守的情况。通常,零售性质的资金(如居民储蓄)因为其资金来源更加分散、同质性更低,相比批发性质的资金(如同业拆借、公司存款)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因此,以零售资金来源为主的商业银行,其流动性风险相对较低。
知识要点
虽然流动性风险通常被认为是商业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但实质上,流动性风险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及战略风险长期积聚、恶化的综合作用结果。如果这些与流动性密切相关的风险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控制,最终将以流动性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
表6-1 流动性风险与各类主要风险的关系
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的关系 |
承担过高的信用风险可能导致不良贷款及违约损失大幅上升,贷款收益显著下降,从而增加流动性风险,如越来越多的贷款发放给高风险人群 |
流动性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关系 |
承担过高的市场风险(投机行为)可能因错误判断市场发展趋势,导致投资组合价值严重受损,从而增加流动性风险,如超限额持有/投机次级金融产品 |
流动性风险与操作风险的关系 |
操作风险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从而对流动性状况产生严重影响,如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违规交易衍生产品造成巨额损失,不得不接受政府救助 |
流动性风险与声誉风险的关系 |
任何涉及商业银行的负面消息都可能危及其声誉,进而削弱存款人和社会公众的信心并造成存款资金大量流失,最终使商业银行被动陷入流动性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