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初级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科目的备考,第四部分信用风险的考查点主要如下:
自学没有自制力?找不到备考资料?识别二维码,下载233网校APP
免费刷题、阅读干货笔记、任性下资料>>
一、单一法人客户、集团法人客户、个人客户和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识别要点(掌握)
二、信用风险评估和计量的发展历程、基于内部评级的方法以及信用风险组合的计量(了解)
三、信用风险监测、预警和报告的方法及内容(掌握)
1、信用风险监测
(1)单一客户风险监测方法:一整套贷后管理的程序和标准,并借助客户信用评级、贷款分类等方法。
客户风险内生变量——基本面指标:品质类指标、实力类指标、环境类指标;
客户风险内生变量——财务指标: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增长能力指标。
(2)组合风险监测方法:
传统组合监测方法,对信贷资产组合的授信集中度和结构进行分析监测;
资产组合模型,估计各暴露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得到整体价值的概率分布;不处理各暴露之间的相关性,把投资组合看作一个整体,直接估计该组合资产的未来价值概率分布。
(3)风险监测主要指标: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占比、逾期贷款率、贷款风险迁徙率、预期损失率、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关联授信比例。
2、信用风险预警
程序:信用信息收集和传递——风险分析——风险处置——后评价。
在我国商业银行实践中,通常会根据不同的目标,以及风险驱动因素的不同和管理机制的区别,而采用不同的风险预警管理方法。
行业风险预警因素:行业环境风险因素、行业经营风险因素、行业财务风险因素、行业重大突发事件。
区域风险预警表现:区域政策法规的重大变化、区域经营环境的恶化、区域内部经营管理水平下降、区域信贷资产质量恶化。
3、信用风险报告
(1)风险报告职责
保证对有效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相关性的清醒认识;
传递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
实施并支持一致的风险语言/术语;
使员工在业务部门、流程和职能单元之间分享风险信息;
告诉员工在实施和支持全面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和职责;
利用内部数据和外部事件、活动、状况的信息,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目标实施提供支持;
保障风险管理信息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或者同级的风险管理部门、外部监管部门、投资者报告。
(2)主要内容
内部报告:评价整体风险状况,识别当期风险特征,分析重点风险因素,总结专项风险工作,配合内部审计检查。
外部报告:提供监管数据,反映管理情况,提出风险管理的措施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