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 银行初级 > 初级《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 初级法律法规学习笔记

2009年公共基础课堂讲义第八章(1)

来源:233网校 2009-04-03 10:44:00
  金融犯罪及刑事责任
  8.1 金融犯罪概述
  8.1.1 金融犯罪的概念
  我国的金融犯罪主要规定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及金融诈骗罪。
  8.1.2 金融犯罪的种类
  1.根据金融犯罪的行为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诈骗型金融犯罪、伪造型金融犯罪、利用便利型金融犯罪和规避型金融犯罪。
  2.根据金融犯罪侵犯的客体不同,可以分为危害货币管理制度的犯罪、危害金融机构管理制度的犯罪、危害金融业务管理制度的犯罪。
  3.根据金融犯罪实施主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为针对银行的犯罪和银行人员职务犯罪。
  8.1.3 金融犯罪的构成
  1.犯罪客体
  金融犯罪侵犯的客体是金融管理秩序。金融犯罪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各种金融工具。
  2.犯罪客观方面
  (1)违反金融管理法规。这是金融犯罪突出的客观特征。
  (2)具有非法从事货币资金融通的活动
  3.犯罪主体
  金融犯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4.犯罪主观方面
  金融犯罪是一种图利犯罪,其主管方面只能是故意,有的还要求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8.2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8.2.1 危害货币管理罪
  1.伪造货币罪
  伪造货币罪,是指违反货币管理法规,以招货币的式样,制造假货币冒充真货币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可在国内市场流通或兑换的人民币和境外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仿造货币的样式、票面、图案、颜色、质地和防伪标记等特征。行为人制造出来的物品完全不可能被人们误认为是货币的,不可能成立本罪。但构成本罪并不要求完成全部印刷工序。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为年满十六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
  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2.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本罪侵犯的客体均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出售、购买、运输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为年满十六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其中,购买假币罪中的主体不能为金融工作人员,否则可能构成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罪。
  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3.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本罪侵犯的客体均为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购买假币;二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假币换取货币。
  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为年满十六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
  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4.持有、使用假币罪
  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违反货币管理法规,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均为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持有、使用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持有,是指将假币置于行为人事实上的支配之下,不要求行为人实际上握有假币。使用,是将假币作为真币使用。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为年满十六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
  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购买假币后使用的,以购买假币罪从重处罚。但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后又使用的,以出售、运输假币后又使用的,以出售、运输假币罪和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
  5.变造货币罪
  变造货币罪,是指对货币采用挖补、剪贴、涂改、拼凑等方法,使原货币加大数量或者改变面额,数额较大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变造,即对真货币进行加工,使之面额或含量发生变化。变造和伪造行为有本质不同,变造必须是对真货币进行加工,并且加工前后的货币具有同一性,伪造的货币加工前后不具有同一性。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为年满十六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
  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相关阅读

添加银行学霸君或学习群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银行从业书籍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