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金融工具:用来证明融资双方权利义务的条约。
分类:1)按期限长短
短期金融工具(商业票据、短期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回购协议等)
长期金融工具(股票、企业债券、长期国债等)
2)按融资方式
直接融资工具(政府、企业发行的国库券、企业债券、商业票据、公司股票等)
间接融资工具(银行债券、银行承兑汇票、可转让大额存单、人寿保险单等)
3)按投资者所拥有的权利(债权工具;股权工具;混合工具—可转换公司债券,证券投资资金)
8.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是其主要传导媒介
货币政策目标:
操作目标(基础货币,短期利率,存款准备金)
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长期利率)
最终目标(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工具:
三大法宝(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贴现)
选择性(证券市场/消费者/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
其他①直接②间接(道义劝告,以限制贷款增减额为主要特征的窗口指导)
9.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基础货币,是指具有使货币总量成倍扩张或收缩能力的货币。我国主要有金融机构存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流通中的现金,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组成。
我国按流动性不同将货币供应量分为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狭义货币,即现实购买力)=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银行卡项下的个人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
M2(广义货币)=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M2-M1=准货币,即潜在购买力
10.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或买进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中央银行买入证券→货币供应量增加→市场利率下降,证券价格上涨
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前者是商业银行按照其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该比例由中央银行决定。后者是商业银行存在在央行、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以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为基础的。
法定利率(官方利率)是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
公定利率是非政府的民间金融组织,如银行业协会等确定的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浮动利率的调整期限和调整参考利率的选择,由借贷双方在借款时确定,调整期一般为半年。
套算汇率是指各国按照对美元的基本汇率套算出的直接反映其他货币之间价值比率的汇率。
官方汇率是指中央银行或外汇管理当局公布的汇率。
即期汇率(现汇汇率),是指买卖外汇双方成交当天或两天以内进行交割的汇率。
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的差额叫做远期差价,有升水,贴水,平价三种情况。升水是表示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贵。
汇率政策包括:选择相应的汇率制度(最基础,最核心),确定适当的汇率水平,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有税收,政府支出,政府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