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市场假设可以说是传统金融理论的基石之一。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量文献发现事实情况并非如此,金融市场存在大量有效市场假设无法解释的现象,而行为金融学对这些现象给出了让人信服的解释。下面我们介绍几种现象和行为金融学提出的解释。
1.波动性之谜
在有效市场假设下,股票价格是由股票未来各年预期收益现值之和(基础价值)决定的,如果假设投资者的期望折现率是常数,那么价格红利比和红利增长率的波动应该相似,股票价格仅仅随着基础价值的变化而变化。然而希勒(Shiller)(1981)却发现价格红利比的波动远远大于红利增长率的波动,这就是“波动性之谜”的一种表现形式。"波动性之谜"的最核心问题在于,股票价格仅随着基础价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1987 年的美国股市崩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案例。调查小组研究了导致股票价格在 一天之内下跌 259毛的原因,结果发现这次股市崩溃和基础价值的变动没有任何关系。
巴博瑞斯(Barberis)、黄明(Huang)和桑托斯(Santos)运用损失厌恶理(2001)论与泰勒(Thaler)和约翰逊(Johnson)(1990)所提出的私房钱效应,修正了传统的一般均衡定价模型,解释了股权报酬的高波动性。他们认为,现金流的利好消息推动股价上升,使投资者前期的股票报酬(资本利得)增加,此时私房钱效应会降低投资人风险规避的程度,即使其后出现损失,痛苦的冲击也被前一次利得所减轻。于是投资人会用较低的折现率来折现股利,从而股价更高,造成股价相对于当前股利水平偏高。同理如果股价下跌,由于私房钱效应的影响,投资者对风险的容忍度比以前更低,对损失更敏感。他们会用较高的折现率折现未来现金流,因此股价更低。这样一来,价格红利比将会过度振动,股票报酬也更具有波动性。
2.股权溢价之谜
大量的研究发现在已观察到的消费成长率变异数很小的情况下,股市的预期报酬率和无风险利率之间的差距太大,这种现象很难用传统的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解释称为“股权溢价之谜”。
本纳茨(Benartzi)和泰勒(Thaler)(1995)提出,人们有规避损失的倾向,特别是大部分投资者由于“损失厌恶”的心理,使他们在短期内不愿意持有股票。相对于无风险的政府债券而言,股票必须具有非常大的报酬才能吸引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