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贷款展期的申请
①应当在贷款到期日之前审请,是否展期由银行决定。
②申请内容包括:展期理由,展期期限,展期后的还本、付息、付费计划及拟采取的补救措施。
③如是合资企业或股份制企业,则应提供董事会关于申请贷款展期的决议文件或其他有效的授权文件。
④申请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展期的,还应当由保证人、抵押人、出质人出具同意的书面证明。已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
(2)贷款展期的审批:分级审批制度。
(3)贷款展期的管理
贷款展期期限:现行短期贷款展期的期限累计不超过原贷款期限;中期贷款展期的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长期贷款展期的期限累计不得超过3年。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贷款展期后的利率:经批准展期的贷款利率。银行可根据不同情况重新确定。贷款的展期期限加上原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时,从展期之日起、贷款利息应按新的期限档次利率计收。
借款人未审请展期或申请展期未得到批准,其贷款从到期日次日起,转入逾期贷款账户。
(4)贷款展期的偿还
银行信贷部门应按照展期后的还款计划,向借款人发送还本付息通知单,督促借款人按时还本付息。展期贷款到期不能按时偿还,信贷部门要加大催收力度,以保证贷款的收回;对于设立了保证或抵质押的贷款,银行有权向担保人追索或行使抵质押权,弥补贷款损失。
信贷档案管理
|
一级信贷档案 |
二级信贷档案 |
含义 |
主要是指信贷抵(质)押契证和有价证券及押品契证资料收据和信贷结清通知书。 |
主要指法律文件和贷前审批及贷后管理的有关文件。 |
管理 |
①保管。一级信贷档案是信贷的重要物权凭证,在存放保管时视同现金管理。 ②交接。一级信贷档案由业务经办部门接收后,填制押品契证资料收据一式三联,押品保管员、借款企业、业务经办人员三方各存一联。 ③借阅。一级信贷档案存档后,原则上不允许借阅。如在特殊情况下,确需借阅一级信贷档案的,必须提交申请书,经相关负责人签批同意后,方可办理借阅手续。 ④结清、退还。借款企业、业务经办人员和押品保管员三方共同办理押品的退还手续。 |
①保管。二级信贷档案应按规定整理成卷,交信贷档案员管理。 ②交接。业务经办人员应在单笔信贷(贷款)合同签订后将前期文件整理入卷,形成信贷文件卷,经信贷档案员逐件核实后,移交管理。 ③借阅。二级信贷档案内保存的法律文件、资料,除审计部门确需查阅或进行法律诉讼的情况下,不办理借阅手续,如借阅已归档的二级信贷档案时,须经有关负责人签批同意后,填写借阅申请表,方可办理借阅手续。 ④结清。已结清贷款的信贷档案的保管期限和保管部门由商业银行根据本行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
(1)含义
信贷审查事项是指在贷款审查过程中应特别关注的事项,关注审查事项有助于保证贷款审查的有效性,保证审查结果的合理性。
(2)基本内容
①信贷资料完整性及调查工作与申报流程的合规性审查
②借款人主体资格及基本情况审查
③信贷业务政策符合性审查
④财务因素审查
⑤非财务因素审查
⑥担保审查
⑦充分揭示信贷风险
⑧提出审查结论
评级结果的应用:
1、应用于客户准入
2、应用于授信审批及授权
3、应用于拨备计提
4、应用于贷款定价
5、应用于资本计量
6、应用于绩效考核
7、应用于风险监测
8、应用于不良资产处置与回收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1)财务内部收益率(动态):净现值=0时的折现率
(2)财务净现值(动态):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
大于0,项目可行,表明获利能力或内部收益率超过基准或设定收益率。
(3)净现值率
净现值率=净现值÷总投资现值,越大越好
(4)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越小越好。
(5)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项且总投资×100%
(6)投资利税率
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或年平均利税总额÷项目总投资×100%
年利税总额=年销售收入(不含销项税)-年总成本费用(不含进项税)
(7)资本金利润率
资本金利润率=年(均)利润总额÷资本金
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主要包括专家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
专家分析法:专家系统是依赖高级信贷人员和信贷专家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丰富经验,运用各种专业性分析工具,在分析评价各种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依据主观判断来综合评定信用风险的分析系统。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在信用评级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业内通常采用逻辑回归方法。
①长期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 |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
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 |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 |
长期资本负债率 |
长期资本负债率=非流动负债/长期资本×100% 长期资本=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 |
负债与有形净资产比率 |
负债与有形净资产比率=负债总额/有形净资产×100% 有形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递延资产 |
利息保障倍数 |
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 |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利息费用 |
现金债务总额比 |
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 |
总债务与EBITDA比率
EBITDA =息税前利润+折旧费用+摊销费用
总债务与EBITDA 比率=负债总额/EBITDA
②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 |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1/(1-营运资本/流动负债) |
速动比率 |
速度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 |
现金比率 |
现金比率=现金类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类资产=速动资产-应收账款 |
现金流量比率 |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
(1)供应阶段分析
①货品质量。客户采购物品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上游厂商的资质,知名供应商对货品质量有一定保障。
②货品价格。进货价格除了市场供求关系外,主要取决于进货渠道、进货批量、规格标准、运输费用、客户关系等。
③供货稳定性。客户上游供货稳定性直接影响其生产经营。
④进货渠道。信贷人员分析客户的渠道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有无中间环节、供货地区的远近、运输方式的选择、进货资质的取得。
⑤付款条件。主要取决于市场供求和商业信用两个因素。
货品供不应求或买方资信不高:供货商大多要求预付货款或现货交易。
货品供大于求活买方资信较好:供货商只接受银行承兑汇票甚至商业承兑汇票。
(2)生产阶段分析
①技术水平(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可以从研发能力、内外研发机构协作能力、科研成果三个方面分析。
②设备状况。分析主要包括:设备的用途、性能、使用、管理等。
③环保情况。应了解:客户的生产工艺及原材料消耗的情况;国家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和经济刺激制度等)。
(3)销售阶段分析
①目标客户
②销售渠道
|
直接渠道 |
间接渠道 |
优点 |
贴近市场、应收账款少 |
无须自找客源、资金投入少 |
缺点 |
需要铺设销售网络,资金投入较大 |
应收账款较多 |
③收款条件:主要取决于市场供求和厂商品牌两个因素,收款条件主要包括:预售货款、现货交易、赊账销售。赊账销售对厂商不利的方面主要是占压资金,存在收账风险,但有利的方面是可以扩大销量。
(4)竞争战略分析
①波特五力模型
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可以用五个方面来描述行业竞争态势:行业竞争状况、供应商议价能力、客户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潜在竞争者进入的威胁。
②竞争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提供较低价格的产品或服务,扩大市场占有率,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差异化战略:企业通过技术、设计、创新等手段提供领先竞争对手或独具特色的产品或服务,以此吸引消费者,抢占市场份额,提高业务利润率。
集中化战略:企业主攻某一细分市场,建立并巩固优势。
(5)产品竞争力和经营业绩分析
①产品竞争力分析
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取决于产品品牌等多种因素,但主要还是取决于产品自身的性价比、那些性能先进、质量稳定、销价合理的产品往往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为企业赢得市场和利润。
企业产品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新产品、专利产品在销售中所占比例;开发下一代新产品所需时间;能否在竞争对手之前推出新产品。
②经营业绩分析
经营业绩指标:指与行业比较的销售增长率,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长率说明客户经营业绩较好,反之则说明客户经营业绩较差。
市场占有率指标:通常指客户产品的市场份额,所占市场份额较大说明客户在行业中的地位较高,其价格策略的调整对行业整体销售状况能产生影响;反之,则说明客户在行业中的地位较低,其价格策略的调整对行业整体销售状况不能产生影响。
主营业务指标:指主营业务收人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重,比重较大说明客户主营业务突出,经营方向明确;反之,则说明客户主营业务不够突出,经营方向不够明确。
(1)产生原因分析
固定资产的重置 |
原因:主要是设备自然老化和技术更新 银行通过评估以下几方面来达到预测需求的目的: ①公司的经营周期,资本投资周期,设备的使用年限和目前状况; ②影响固定资产重置的技术变化率。 固定资产使用率=累计折旧/总折旧固定资产×100%【评估重置固定资产的潜在需求】 固定资产使用率的不足:①该比率中的固定资产价值代表了一个公司的整个固定资产基础。而固定资产基础可能相对较新,但个别资产可能仍需要重置。 ②折旧并不意味着用光,因为折旧仅仅是一种会计学上的概念,它使随时间消耗的资产成本与预期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相匹配。就公司而言,使用完全折旧但未报废的机械设备是很正常的。 ③为了提高生产力,公司可能在设备完全折旧之前就重置资产。 ④固定资产使用价值会因折旧会计政策的变化和经营租赁的使用而被错误理解。 固定资产剩余寿命=净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支出【衡量公司全部固定资产的平均寿命】 |
固定资产扩张 |
影响固定资产使用率和剩余寿命的因素,同样会对固定资产扩张产生影响。 通过分析销售和净固定资产的发展趋势,银行可以初步了解公司的未来发展计划和设备扩张需求之间的关系。如果销售收入/净固定资产比率较高或不断增长,增说明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较高。然而,超过一定比率以后,生产能力和销售增长就变得相当困难了,此时销售增长所要求的固定资产扩张便可以成为企业借款的合理原因。 |
(2)融资期限结构安排
从当前商业银行公司信贷实践看,用于购置设备的固定资产贷款期限一般为5年左右,用于厂房、办公楼的贷款期限一般为10~15年,高速公路项目贷款期限可以达到20 ~30年,轨道交通项目甚至可以更长。
(1)重组的概念和条件
贷款重组是指借款企业由于财务状况恶化或其他原因而出现还款困难、银行在充分评估贷款风险并与借款企业协商的基础上,修改或重新制订贷款偿还方案,调整贷款合同条款,控制和化解贷款风险的行为。
债务人财务状况恶化包括以下情形:
(1)本金、利息或收益已经逾期;
(2)虽然本金、利息或收益尚未逾期,但债务人偿债能力下降,预计现金流不足以履行合同,债务有可能逾期;
(3)债务人的债务已经被分为不良;
(4)债务人无法在其他银行以市场公允价格融资;
(5)债务人公开发行的证券存在退市风险,或处于退市过程中,或已经退市,且对债务人的履约能力产生显著不利影响;
(6)商业银行认定的其他情形。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同时其他贷款条件没有因此明显恶化的,可考虑办理债务重组:
①通过债务重组,借款企业能够改善财务状况,增强偿债能力;
②通过债务重组,能够弥补贷款法律手续方面的重大缺陷;
③通过债务重组,能够追加或者完善担保条件;
④通过债务重组,能够使银行债务先行得到部分偿还;
⑤通过债务重组,可以在其他方面减少银行风险。
(2)贷款重组的方式
变更担保条件 |
如:①将抵押或质押转为保证;②将保证转换为抵押或质押,或变更保证人;③直接减轻或免除保证人的责任 |
||
调整还款期限 |
根据企业偿债能力制定合理的还款期限 |
||
调整利率 |
将逾期利率调整为相应档次的正常利率或下浮,从而减轻企业的付息成本 |
||
借款企业变更 |
借款企业发生合并、分立、股份制改造等情形时,银行同意将部分或全部债务转移到第三方 |
||
债务转为资本 |
指债务人将债务转为资本,同时债权人将债权转为股权的债务重组方式 |
||
以资抵债 |
条件和范围 |
条件:①债务人因资不抵债或其他原因关停倒闭、宣告破产,经合法清算后,依照有权部门判决、裁定以其合法资产抵偿银行贷款本息的; ②债务人故意“悬空”贷款、逃避还贷责任,债务人改制,债务人关闭、停产,债务人挤占挪用信贷资金等其他情况出现时,银行不实施以资抵债信贷资产将遭受损失的; ③债务人贷款到期,确无货币资金或货币资金不足以偿还贷款本息,以事先抵押 或质押给银行的财产抵偿贷款本息的。 范围: |
|
可以抵债资产范围 |
不可抵债资产范围 |
||
①动产:机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借款人的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等。 ②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及其他附着物等。 ③无形资产:专利权、著作权、期权等。 ④有价证券:股票和债券等。 ⑤其他有效资产 |
①抵债资产本身发生的各种欠缴税费,接近、等于或超过该财产价值的; ②所有权、使用权不明确或有争议的; ③资产已经先于银行抵押或质押给第三人的; ④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资产; ⑤债务人公益性质的职工住宅等生活设施、教育设施和医疗卫生设施; ⑥其他无法变现或短期难以变现的资产。 |
||
抵债资产的接收 |
商业银行在取得抵(质)押品及其他以物抵贷财务,要按一下原则确定其价值: ①借、贷双方的协商议定价值 ②借、贷双方共同认可的权威评估部门评估确认的价值 ③法院裁决确定的价值 |
||
抵债资产管理 |
管理原则:严格控制、合理定价、妥善保管、及时处置原则。 抵债资产的保管:上收保管、就地保管、委托保管。 抵债资产的处置: ①不动产和股权:自取得日起2年内予以处置 ②除股权外的其他权利:应在其有效期内尽快处置,最长不得超过自取得日起2年。 ③动产:应自取得日起1年内予以处置。 考核:抵债资产年处置率=一年内已处理的抵债资产总价(列账的计价价值)/一年内待处理的抵债资产总价(列账的计价价值)×100% 抵债资产变现率=已处理的抵债资产变现价值/已处理抵债资产总价(原列账的计价价值)×100% |
(3)司法型贷款重组
是指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债务人、债务人股东或债权人等向法院提出重组申请,在法院主导下,债权人与债务人进行协商,调整债务偿还安排,尽量挽救债务人,避免债务人破产以后对债权人、股东和雇员等人,尤其是对债务企业所在地的公共利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不良贷款责任的认定
(1)责任认定及追究对象
在贷款调查分析、决策审批、放款支付、贷后管理以及日常管理中存在责任行为且负有责任的各环节信贷人员。
主要包括∶贷款调查分析及维护的信贷人员及其主管领导、各级拥有授权权限的审批人员。
(2)责任行为
根据责任人的主观心态,责任行为界定包括职务犯罪和不尽职 。
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工作
(1)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商业银行在责任认定中可对小微企业授信业务工作人员免除全部或部分责任
①无确切证据证明工作人员未按照标准化操作流程完成相关操作或未勤勉尽职的;
②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直接导致不良资产形成,且相关工作人员在风险发生后及时揭示风险并第一时间采取措施的;
③信贷资产本金已还清、仅因少量欠息形成不良的,如相关工作人员无舞弊欺诈、违规违纪行为,并已按商业银行有关管理制度积极采取追索措施的;
④因工作调整等移交的小微企业存量授信业务,移交前已暴露风险的,后续接管的工作人员在风险化解及业务管理过程中无违规失职行为;移交前未暴露风险的,后续接管的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措施减少了损失的;
⑤参与集体决策的工作人员明确提出不同意见(有合法依据),经事实证明该意见正确,且该项决策与授信业务风险存在直接关系的;
⑥在档案或流程中有书面记录,或有其他可采信的证据表明工作人员对不符合当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商业银行管理制度的业务曾明确提出反对意见,或对小微企业信贷资产风险有明确警示意见,但经上级决策后业务仍予办理且形成不良的;
⑦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其他从轻处理情形。
(2)小微企业授信业务工作人员存在以下失职或违规情节的,不得免责
①借用小微企业业务流程、产品为大中型企业办理授信业务、出现风险的(存量小微企业自然成长为大中型企业的除外);
②有证据证明管理人员或经办人员弄虚作假、与企业内外勾结、故意隐瞒真实情况骗取授信的;
③在授信业务中存在重大失误,未及时发现借款人经营、管理、财务、资金流向等各种影响还款能力的风险因素的;
④在授信过程中向企业索取或接受企业经济利益的;
⑤其他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行为。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1)现金清收准备
债权维护 |
资产保全人员至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认真维护债权: ①妥善保管能够证明主债权和担保债权客观存在的档案材料,例如借款合同、借据、担保合同、抵质押登记证明等; ②确保主债权和担保权利具有强制执行效力,主要是确保不超过诉讼时效、保证责任期间,确保不超过生效判决的申请执行期限; ③防止债务人逃废债务。 向人民法院中请保护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为3年。保证人和债权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保证责任期间、双方没有约定的,从借款企业偿还借款的期限届满之日起的6个月内,债权银行应当要求保证人履行债务,否则保证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
财产清查 |
清查债务人可供偿还债务的财产,对于清收效果影响很大。 |
(2)常规清收
常规清收包括直接迫偿、协商处置抵(质)押物、委托第三方清收等方式。
常规清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分析债务人拖欠贷款的真正原因,判断债务人短期和中长期的清偿能力;
②利用政府和主管机关向债务人施加压力;
③要从债务人今后发展需要银行支持的角度,引导债务人自愿还款;
④要将依法收贷作为常规清收的后盾。
(3)依法收贷
提起诉讼 |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一般应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做出判决。银行如果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财产保全 |
作用: ①防止债务人的财产被隐匿、转移或者毁损灭失,保障日后执行顺利进行; ②对债务人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影响债务人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迫使债务人主动履行义务。 分类: 诉前财产保全:指债权银行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失,因而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诉中财产保全:指可能因债务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人民法院根据债权银行的申请裁定或者在必要时不经申请自行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
申请支付令 |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和有价证券、如果债权人和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债务人应当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15日内向债权人清偿债务、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债务人在收到支付令之日起15日内既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电请执行。 |
申请强制执行 |
《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定期限为2年 |
申请债务人破产 |
当债务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且经营亏损的趋势无法逆转时,应当果断申请对债务人实施破产。 |
贷款损失准备金(又称拨备)是指商业银行在成本中列支、用于抵御贷款风险的准备金,不包括在利润分配中计提的一般风险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监管标准
(1)设置指标
贷款拨备率(参考标准:1.5%~2.5%)=贷款损失准备÷各项贷款×100%
拨备覆盖率(参考标准:120%~150%)=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100%
(2)单家银行具体监管标准的确定
监管部门根据以下三个因素,按照孰高原则,一行一策确定单家银行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分类准确性:逾期9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贷款的比例
处置不良贷款主动性:处置的占新形成的不良贷款比例
资本充足性:不同类别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
贷款风险分类的考虑因素
•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核心要素):正常的营业收入是主要还款来源,贷款担保作为第二还款来源。
• 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还款记录
• 贷款项目的盈利能力
• 贷款的担保
• 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
• 银行的信贷管理状况
贷款分类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应真实、准确地反映贷款的风险水平。
(2)及时性原则:商业银行应根据债务人履约能力以及贷款风险变化情况,及时、动态地调整分类结果,至少每季度对全部贷款进行一次分类。
(3)审慎性原则:对于暂时难以掌握风险状况的金融资产,商业银行应从严把握分类标准,从低确定其分类等级。
(4)独立性原则:商业银行应在依法依规前提下独立判断贷款的风险程度,不受其他因素左右而影响分类结果,确保风险分类真实、准确反映贷款的风险状况。商业银行应完善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流程,明确"初分、认定、审批"三级程序,加强各环节管理要求,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确保分类过程的独立性,以及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