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法》正式把货币供应量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货币供应量:指某个时点上全社会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存量,即一国经济中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量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M0:即流通中的现金,又叫现钞,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
第二层次M1:即一般所说的货币,又叫狭义货币,由M0和银行的单位活期存款构成,代表一国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
第三层次M2:广义货币,由M1和准货币(一定时期内不会被直接动用的货币,主要包括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以及其他存款构成,代表→国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