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1)本质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职能
职能 | 特点/作用 |
价值尺度 | 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特点:可以是观念形态的货币。 |
流通手段 | 特点:①必须是现实的货币;②不需要具有十足价值,可以用符号代替 |
贮藏手段 | 特点:①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②必须是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 |
支付手段 | 积极作用:①使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突破了现货交易的限制,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发展; ②借助于货币的支付手段,一部分债权债务关系可以相互抵消,可以节约现金流通费用。 消极作用:使商品生产者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存在支付危机和信用危机的可能性。 |
世界货币 | 作用:①作为国际间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 ②作为国际间的一般购买手段,进行国际间的贸易往来; ③作为社会财富的转移手段,如资本的转移、对外援助、战争赔款等。 |
【考点2】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1)货币需求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含义 |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阶层对货币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的需求。 |
影响因素 | ①收入水平:一般情况下,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正比。 ②利率水平:正常情况下,利息率与货币需求呈负相关关系。 ③社会商品可供量、物价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④信用制度发达程度。 ⑤汇率:当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国货币贬值时,对外币需求增加,对本国货币需求就减少。 ⑥公众的预期和偏好:当人们预期物价水平上升、货币贬值时,会减少货币持有,则货币需求减少。 |
(2)货币供给及货币供应量层次
含义:货币供给是指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对现金货币、存款货币等货币形式的供给。
货币供应量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M1被称为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M2被称为广义货币;M2与M1之差被称为准货币,是潜在购买力。
【考点3】货币乘数(又称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
含义: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的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作用而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
影响因素:①法定存款准备金(rd);②现金漏损率(C);③超额准备金率(e);④定期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率(rt)。
货币乘数K=1/(rd+C+e+t×rt)
【考点4】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 通货紧缩 | |
产生原因 | 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供求混合推动型;结构型:经济结构变化引起 | 货币供给减少;有效需求不足;供需结构不合理;国际市场的冲击。 |
影响 | 对生产和流通的影响:不利于生产正常发展;打乱了正常的商品流通秩序 对分配和消费的影响:不利于固定薪金收入阶层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的分配;降低消费规模。 对金融秩序和经济、社会稳定的影响:使货币贬值;严重的通货膨胀使社会公众失去对本国纸币的信心;使生产领域受到打击,导致经济紊乱;通货膨胀引起的经济领域的混乱,会接波及整个社会,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配不公会激化社会矛盾,导致政府威信下降,政局不稳定。 | ①导致社会总投资减少;②减少消费需求;③影响社会收入再分配。 |
治理对策 | 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 紧缩的财政政策:增收节支、减少赤字 | 扩大有效需求;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引导公众预期。 |
【考点5】货币政策目标
(1)操作目标: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其他指标。
(2)中介目标:利率;货币供应量;其他指标。
(3)最终目标:①经济增长;②物价稳定;③充分就业;④国际收支平衡。
(4)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选择标准:①可观测性;②可控性;③相关性。
【考点6】货币政策工具
(1)常用的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及公开市场业务
(2)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①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等。
②直接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限制、信用配额、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等。
③间接性货币政策工具:窗口指导、道义劝告、金融检查、公开宣传等。
(3)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①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②临时流动性便利(TLF)③常备借贷便利(SLF)④中期借贷便利(MLF)⑤抵押补充贷款(PSL)⑥定向中期便利(TMLF)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pjm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