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现场监管的定义与目的
1、非现场监管的定义:通过收集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行业整体的业务活动和风险状况的相关信息,对其进行分析,作出评价,并采取相应措施的持续性监管过程。
2、非现场监管的目的:
(1)能够及时、持续监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和风险状况;
(2)对其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早期识别;
(3)能为现场检查提供依据和指导,使现场检查更有针对性。
(二)非现场监管的作用与特点
1、非现场监管的作用:
(1)基础性作用;
(2)风险识别和预警作用;
(3)指导现场检查;
(4)信息传递作用;
(5)持续监管作用。
2、非现场监管的特点:
(1)非直接性;
(2)注重单体法人和系统整体的统一;
(3)注重静态与动态的统一。
(三)非现场监管体系
非现场监管体系包含:基础信息体系;风险监测计量指标体系;风险评估判断体系;风险预警体系。
(四)非现场监管的要求
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按照规定提供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万元~30万元罚款。
学霸笔记:此部分是对非现场监管的基本介绍,属于常考的知识点,需熟练应用。
(一)非现场监管对象
监管部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非现场监管包含法人和集团两个层面。
(二)非现场监管周期
1、制订监管计划
2、日常监测分析(日常风险监测分析结论应当作为市场准入的重要考虑因素)
3、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一个动态过程,每个监管周期至少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进行一次整体风险评估)
4、现场检查联动
5、监管评级
(1)商业银行监管评级要素(共7项):其权重分别为资本充足(15%)、资产质量(15%)、管理质量(20%)、盈利状况(10%)、流动性风险(20%)、市场风险(10%)、信息科技风险(10%)。
(2)监管评级的作用:
①有利于监管机构全面掌握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
②有利于监管机构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
③有利于监管机构实施分类监管,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提高监管有效性。
(3)监管评级遵循的原则:①全面性原则;②及时性原则;③系统性原则;④审慎性原则。
6、监管总结(监管反馈意见应告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
学霸笔记:此部分是重点考核的内容,在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需牢记。
系统性区域性风险非现场监管应重点监测:
(一)国际主要经济体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评估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和经济周期波动对金融体系的冲击
(二)金融体系运行情况
(三)银行业风险情况
(四)法律政策调整情况
(五)区域性风险情况
学霸笔记:此部分内容考试遇到的概率较低,有印象即可。
(一)总体要求:并表监管包括资本并表、会计并表和风险并表。
(二)并表监管重点:重点关注银行集团的整体资本、财务和风险情况,并特别关注银行集团的跨境跨业经营以及内部交易可能带来的风险。
(三)并表监管方法
1.定量监管:对银行集团的资本充足状况,以及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进行识别、计量、监测和分析。
2.定性监管:对银行集团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防火墙建设和风险管理等因素进行审查和评价。
(四)并表监管要求
(五)跨业监管合作
(六)跨境监管合作
银行从业内容多、杂、细,学习起来非常枯燥,理论知识多,对于第一次考银行从业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建议报考考生可以系统学习,抓准重难点,省时省力,争取一举通过>>
:吃透教材
教材精讲班:新教材知识点详解,系统了解考试
真题考点班:以整体将考点,掌握真题考试应用
:巩固考点
冲刺串讲班:考点框架梳理串讲,针对性巩固锁分
专项班:计算题专项讲解,提升计算题正确率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qyl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