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爆炸的分类
物理爆炸 | 物理爆炸的特点是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均不改变。 物理爆炸本身虽没有进行燃烧反应,但它产生的冲击力可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火灾。 压缩气体或液化气钢瓶、油桶受热爆炸等。 |
化学爆炸 | 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一)炸药爆炸 (二)可燃气体爆炸 (三)可燃粉尘爆炸 (1)粉尘爆炸的过程。 第一步:迅速地干馏并产生出可燃气体; 第二步: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被引火源引燃发生有焰燃烧,火焰从局部传播、扩散; 第三步:这些粉尘受热分解或干馏后使燃烧循环地进行下去。 (2)可燃粉尘爆炸一般应具备三个条件: ①粉尘本身是可燃的; ②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且其浓度处于一定的范围; ③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引火源。 (3)粉尘爆炸的特点: 1)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和下降速度都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爆炸的破坏性和对周围可燃物的烧毁程度较严重。 而且,有的粉尘爆炸会因多次爆炸,反应速度和爆炸压力呈现跳跃式加快和升高,具有离起爆点越远破坏越严重的特点。 2)粉尘二次爆炸往往比初次爆炸压力更大,破坏更严重。 3)粉尘爆炸比气体爆炸所需的点火能大、引爆时间长、过程复杂。 |
核爆炸 | 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所形成的爆炸。 |
考点二:爆炸极限
气体 液体 | 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通常用体积分数(%)表示。 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通常,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要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宽。 除助燃物条件外,对于同种可燃气体,其爆炸极限受以下四方面影响: (1)火源能量。引燃混合气体的火源能量越大,可燃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 (2)初始压力。可燃混合气体初始压力增加,爆炸范围增大,爆炸危险性增加。 注意:干燥的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压力上升,其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3)初温。混合气体初温越高,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危险性越大。 (4)惰性气体 可燃混合气体中加入惰性气体,会使爆炸极限范围变小,一般上限降低,下限变化比较复杂。 |
可燃粉尘 | 粉尘爆炸极限通常用单位体积中所含粉尘的质量(g/m³)来表示。由于粉尘沉降等原因,实际情况下很难达到爆炸上限值,因此,粉尘的爆炸上限一般没有实用价值,通常只应用粉尘的爆炸下限。爆炸下限越低的粉尘,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
考点三:爆炸危险源
常见爆炸引火源 | (1)机械火源(撞击/摩擦) (2)热火源(高温表面/日光照射) (3)电火源(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 (4)化学火源(明火/化学反应热/发热自然) |
最小点火能 | 能够引起某种可燃混合物所需的最低电火花能量值成为最小点火能。物料的最小点火能越小,火灾危险性越大。 |
考点四:易燃气体
易燃气体是指温度在20℃、标准大气压为101.3kPa时,与空气混合有一定易燃范围的气体。
例如,氢气、乙炔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碳五以下的烷烃、烯烃,无水的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环丙烷、环丁烷、环氧乙烷,四氢化硅、液化石油气等。
分级 (两级) | I级:爆炸下限<10%;或者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 Ⅱ级:10%≤爆炸下限<13%,并且爆炸极限范围<12%。 实际应用中: 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 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乙类火灾危险性物质。 |
火灾危险性 | (一)易燃易爆性 (1)比液体、固体易燃,并且燃速快。 (2)一般来说,由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如氢气(H2)] 比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如甲烷(CH4)、一氧化碳(CO)等]易燃,燃烧速度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 (3)价键不饱和的易燃气体比相对应价键饱和的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大。 (二)扩散性 (三)可缩性和膨胀性 (1)当压力不变时,气体的温度与体积成正比,即温度越高,体积越大。 (2)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与压力成反比,即压力越大,体积越小。 (3)在体积不变时,气体的温度与压力成正比,即温度越髙,压力越大。 (四)带电性 可燃气体的带电性,可采取设备接地、控制流速等相应的防范措施。 (五)腐蚀性、毒害性 氢、硫元素的气体具有的腐蚀性。 目前,危险性最大的是氢,对于盛装这类气体的容器,要采取一定的防腐措施,如用含有铬、钼等高压合金钢的制造材料,定期检验其耐压强度等。 |
考点五:易燃液体
分级 (三级)
| Ⅰ级:初沸点≤35℃。 Ⅱ级:闪点<23℃,初沸点>35℃。 Ⅲ级:23℃≤闪点<60℃,初沸点>35℃。 实际应用中: 闪点<28℃的液体归为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 将28℃≤闪点<60℃的液体归为乙类火灾危险性物质, 将闪点≥60℃的液体归为丙类火灾危险性物质。 |
火灾危险性
| (一)易燃性 (二)爆炸性 (三)受热膨胀性 (四)流动性 (五)带电性 (六)毒害性 记忆方法:气体与液体火灾危险性区别: ①气体表现为扩散性,液体表现为流动性; ②气体有可缩性、腐蚀性,液体没有。 |
考点六: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一)易燃固体
分类 | (1)易燃烧的固体和通过摩擦可能起火的固体 (2)固态退敏爆炸品 (3)自反应物质 |
火灾危险性 | (1)燃点低,易点燃 (2)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发孔剂与酸性物质接触能立即起火; 萘与发烟硫酸接触反应非常剧烈,甚至引起爆炸; 红磷与氯酸钾相遇,立即引起着火或爆炸; 硫黄与过氧化钠或氯酸钾相遇,都会立即引起着火或爆炸。 (3)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
(二)易于自燃的物质
分类 | (1)发火物质 发火物质是指即使只有少量与空气接触,在不到5min内便燃烧的物质,包括混合物和溶液(液体和固体),如白磷、三氯化钛等。 (2)自热物质。 自热物质是指发火物质以外的与空气接触无须能源供应便能自己发热的物质,如赛璐珞碎屑、油纸、潮湿的棉花等。 |
火灾危险性 | 遇空气自燃性、遇湿易燃性、积热自燃性。 |
考点七: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性物质 | (1)高锰酸钾与硫酸,氯酸钾与硝酸接触都十分危险。这些氧化剂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剂扑救。 (2)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吸水后,不仅能放出氧,还能放出大量的氯。 (3)高锰酸钾吸水后形成的液体接触纸张、棉布等有机物,能立即引起燃烧,着火时禁用水扑救。 (4)漂白粉、亚硝酸盐、亚氯酸盐、次氯酸盐等弱氧化剂,当遇到氯酸盐、硝酸盐等强氧化剂时,会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着火或爆炸。 |
有机过氧化物 | 热稳定性较差的物质,并可发生放热的加速分解过程 (1)分解爆炸性 (2)易燃性 有机过氧化物的过氧基含量越多,其热分解温度越低,则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
历年经典题型
1、【2017年技术实务65】下列初始条件中,可使甲烷爆炸极限范围变窄的是()
A、注入氮气
B、提高温度
C、增大压力
D、增大点火能量
1)火源能量的影响。引燃混气的火源能量越大,可燃混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
2)初始压力的影响。可燃混合气体初始压力增加,爆炸范围增大,爆炸危险性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干燥的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压力上升,其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3)初温对爆炸极限的影响。混合气体初温越高,混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 性越大。
4)惰性气体的影响。可燃混气中加入惰性气体,会使爆炸极限范围变窄,一般上限降低,下限变化比较复杂。当加入的惰性气体超过一定量以后,任何比例的混气均不能发生爆炸。
本题答案为A
2、【2018年技术实务3】下列气体中爆炸下限大于10%的是()
A.一氧化碳
B.丙烷
C.乙炔
D.丙烯
3、【2019年技术实务21】最小点火能是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能够引燃某种可燃气体混合物所的最低电火花能量。下列可燃气体或蒸气中,最小点火能最低的是( ) 。
A.乙烷
B.乙醛
C.乙醚
D.环氧乙烷
4、【2017年技术实务59】下列易燃固体中,燃点低、易燃烧并能释放出有毒气体的是()。
A.荼
B.赤磷
C.硫磺
D.镁粉
级别 | 分类 | 举例 | |
一级 (甲) | 燃点低、易燃烧、燃烧迅速和猛烈, 并放出有毒气体 | 赤磷及含磷化合物 | 赤磷、三硫基蔡、硝化棉等 |
硝基化合物 | 二硝基甲苯、二硝基蔡、硝化棉等 | ||
其他 | 闪光粉、氨基化钠、重氮氨基苯等 | ||
二级 (乙) | 燃点较高、燃烧较慢、燃烧产物毒 性也较小 | 硝基化合物 | 硝基芳炷、二硝基丙烷等 |
易燃金属粉 | 铝粉、镁粉、锭粉等 | ||
票及其衍生物 | 紫、甲基蔡等 | ||
碱金属氨基化合物 | 氨基化钠、氨基化钙 | ||
硝化棉制品 | 硝化纤维漆布、赛璐珞板等 | ||
其他 | 硫磺、生松香、聚甲醛等 |
5、【2020年技术实务3】下列物质中,常温储存下不易自燃的是() 。
A.赛璐珞板
B.潮湿的棉花
C.硝化纤维胶片
D.X光片
易于自燃的物质主憂指与空气接触容易自行燃烧的物质,包括发火物质和自热物质两类。
(1)自热物质。自热物质是指发火物质以外的与空气接触无须能源供应便能自己发热的物质,例如,赛璐珞碎屑,油纸、潮湿的棉花等。故选项B错误。
易于自燃物的火灾危险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积热自燃性。硝化纤维胶片、废影片、X光片等,在常温下就能慢分解,产生热量,自动升温,达到其自燃点而引起自燃。故选项C,D错误。
2020年一级消防工程师退费班来袭,双师资授课,30人小群班主任管理,阶段性学习月考测评,全程督学!有效期内未过考试,无理由退费50%,等你来体验....... |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sunpeiyu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