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ERGEN(IG-541)气体灭火系统始创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丹麦FIRE-EATRE(凡易特)公司最早期研发生产,并在1987年在丹麦和欧洲进行INERGEN(烟烙尽)产品专利注册。
1991年丹麦FIRE-EATER(凡易特)公司在欧洲进行商标注册。90年代初期丹麦FIRE-EATER(凡易特)公司到美国进行商标注册的时候发现其商标已经被一家美国公司注册了,但是该公司不是从事于消防行业的产品生产,为了防止该注册商标被转售给不法公司造成市场混乱,大家达成协议寻找一家大家都认可的业内知名的消防厂家,并进行市场区域的划分,经协调美国安素公司成为了大家均认可的公司,并允许美国安素公司在美国(美洲)使用其INERGEN的注册商标,丹麦FIRE-EATER(凡易特)公司在欧洲使用INERGEN的注册商标,未划定区域二家公司均能够合法使用INERGEN的商标专利和称谓。
美国安素公司于1990年研发出他们的CV90阀,主要开发150bar的气体灭火系统,并于1992年投入商业运用。美国安素公司在被美国泰科公司收购以后于1996年进入中国,也将150bar的INERGEN(IG-541)的产品带到中国,由于当时中国的气体消防行业属于发展初期,哈龙1301产品在这个时候也刚刚引入中国,国家消防消防的政策法规以及配套的填充厂家和设施均方兴未艾,所有美国安素的产品(包括钢瓶)均采用美国原装的钢瓶充好气进入中国。
在这个时期的欧洲,丹麦FIRE-EATER(凡易特)公司于1995年率先发明了全球首家的300bar系统的INERGEN(IG-541)系统,并运用于商用(主要是国际船舶市场),并符合国际船舶(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Safety of Life at Sea 简称SOLAS)(1974)是各缔约国政府共同制订的统一原则和有关规则,旨在增进海上人命安全。并在随后的几年陆续拿到挪威DNV船级社认证、美国ABS船级社认证、法国BV船级社认证、英国LR船级社认证、德国LR船级社认证、意大利RINA船级社认证、韩国KR船级社认证等几乎所有国际主流的船级社认证。
至今20多年来在全球船舶海洋平台(OFFSHORE)领域众多项目的运用使其成为海洋平台行业气体灭火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头者。20多年来的实践运用也使丹麦FIRE-EATER(凡易特)公司的产品不断提升和改进,至今FIRE-EATER公司以其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该领域依然拥有极好的声誉和市场占有率。
随着美国安素公司的产品在中国国内的运用和推广,中国消防行业的本土阀门提供商和系统制造商意识到IG-541的运用价值,其较好的灭火特性和易于制造的药剂介质,较好灭火效能和防止复燃的能力以及传输距离比较远等特性受到关注和国家消防部门的认可。
21世纪初在国内钢瓶厂家、阀门管件厂家、消防科研所的共同努力下以美国安素现有技术基础上开发出150bar的国产的系统,由于受电磁阀开启扭力性能的技术壁垒的原因,采用模仿船舶二氧化碳上面氮气瓶启动的方式来启动主钢瓶和选择阀的原理实现打开主钢瓶的功能。
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大量的建筑项目的上马,中国气体消防也日新月异的发展,原来的阀门管件厂家出来的人员以各种不规则的方式进行产品的模仿并销售,大量的气体厂家孕育而生。原有具备研发能力的阀门管件厂家受竞争带来的价格压力,只能靠量去获得市场,而没有任何的新的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至今整个国内IG-541气体消防产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停滞不前。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国外技术的引进和国内系统量的飞跃,国内钢瓶厂家随着工业钢瓶制造技术的提高逐步走入国际市场,由于中国的钢瓶的技术日益成熟,质量的提高,以牺牲环保所带来的成本的低廉,引入国际标准并达到符合国际标准使国内钢瓶厂家已经走向国际化并赢得众多的市场,随着中国消防气体灭火的法规逐步健全和完善,法规的落实的正规性,钢瓶要求也逐步正规化。
因此美国安素公司的INERGEN气体灭火系统在2005年-2006年也逐步实现钢瓶国产化,在国内配套既满足国内的标准也满足其美国的标准的钢瓶,一部分运用于中国的项目,一部分返销美国。与此同时国内的充装水平技术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国际充装站的进入中国、国内的充装站的成长,先进的设备的引进、先进的技术的引进,充装站的发展至今已经最高可以充装至300bar,充装的含水量最高可以置换至1-3ppm,充装水平和技术已经达到国际技术水平。
INERGEN(IG-541)气体灭火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针对钢瓶存储压力欧洲率先启用200bar和300bar的系统,上述以丹麦FIRE-EATER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在90年代中期300bar的系统已经运用到民用建筑和船舶领域,92年的哥本哈根机场和地铁以及后续改造基本上是200bar和300bar的系统,至今已经有20多年的历程了。
欧洲建筑设计师在安全性可靠的前提下提倡尽可能的节省钢瓶间的占用面积、减少气体灭火系统的建筑承重载荷、减少配套的产品费用和安装费用,在实际运用中经过计算也的确达到非常好的效果,气体消防系统体量进入大幅瘦身的阶段。从90年代中期至今这一理念一直贯穿整个欧洲气体消防行业,以至于150bar的系统在欧洲基本上看不到。随着市场交流和技术交流,欧洲主流产品进入中东市场和亚洲市场需要UL/FM进行认证的情况下,依然以200bar、300bar作为UL/FM检测的主流,船舶(海洋平台)领域不用说了,全球的INERGEN(IG-541)主流市场一直以300bar的FIRE-EATER的系统为行业标杆。
欧洲主流流派发展出来的厂家基本上是200bar和300bar,某些做灭火器的厂家在早期进入气体灭火行业的时候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采用150bar和200bar结合的方式,这也是我们看到有些品牌在为了进入中国市场并迎合设计院的150bar设计理念所以还沿用其陈旧的150bar技术的原因。中东的消防市场受欧洲的影响很大,原因在于欧亚陆地板块的连接,经贸交往和技术交往比较频繁,所以当时以美国为首的150bar的产品在竞争中比起以欧洲为首的300bar的系统无论从建筑理念还是从造价和施工方面均在竞争中显得非常劣势,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欧洲和中东以及东南亚一带区域基本上均选用300bar的直接原因。所有的厂商的技术革新均朝着300bar的方向发展。欧洲主流厂商(技术领先)不满足系统压力方面的创新又率先推出大容积的钢瓶(140L),钢瓶数量再次压缩,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这种成熟领先的技术以及节省成本的效果也波及到亚洲的日本,现在日本某些气体生产厂家也使用140L/300bar的系统作为其国内主流配置。
在气体灭火系统压力得到提升的同时,欧洲的主流厂商引入智能监测的概念,采用精密的压力表进行气瓶的数据采集点(美国现在还是游丝压力表,长期带压会有失其准确性),针对钢瓶失压掉压进行在线监测的功能,喷头静音装置(减少因喷放产生噪音对电子设备进行伤害),丹麦FIRE-EATER公司更是在安全性上更大的提升系数--采用瓶阀分离以及选择阀在线检测的功能。反观美国安素公司只是在原有的CV90阀门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到CV98阀门(98年研发出来并投入商业运营),CV98阀系列于2003年进入中国。美国安素公司也在原有150bar的基础上将压力等级提高到200bar,由于原有系统设备基本上未改变所以某些部件比如其选择阀从参数上看应该存在一定的问题。(公布值和试验压力等有技术矛盾值得商榷)
在欧洲泰科公司为了更大化的整合资源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并进入欧洲主流市场,在前几年收购了西班牙的LPG消防公司,并对其300bar的ifolw系列正式整合进泰科产品体系,完善泰科公司在欧洲和中东以及东南亚市场300bar系统的布局。在中国泰科旗下的安保部门在2005年左右也曾以THRON品牌、TOTAL-WALTHER品牌、WORMALD等品牌(后面2个均为200bar系统)进入中国对抗美国安素品牌进行竞争,也都取得了很多的业绩。在2012年左右泰科公司内部重组以及后面和江森合并,泰科旗下的安保部门的产品被取消人员被解散全部并入泰科消防的产品部门,这些曾经拥有的品牌也随之退出中国市场。
综上所述国际INERGEN(IG-541)气体灭火的市场目前是以300bar为主,造就这种原因在于技术方面有着将近20多年的技术积累、实践运用、改进创新。其安全可靠性和运营的经济性受到国际主流市场的认可和青睐。其配套的阀门厂家、钢瓶厂家、充装厂家、计算软件的设计提供者均在这20多年得到非常大的进步并已经非常成熟,整体优异的系统厂家取得了20多年的广泛运用和在各行各业的业绩,并通过了国际最严苛的UL/FM/CE(VDS)/LPCB等国际四大权威认证以及符合SOLAS公约的船级社的认证和运用。
而反观中国由于各阀门(包括选择阀和部件)厂家不愿意进行创新和开发(主要是多年以来大家相互抄袭的系统为150bar的系统,创新和开发势必增加成本。从而在初期运用较高的售价制约企业发展,失去竞争力),气体灭火的系统生产厂家为了实现拿来即用的心理,也没有任何厂家在整套系统以及水力计算包括配套阀门部件方面进行研发投入,中国的绝大多数项目要么安全性需要高的运用进口产品,其他的项目需求都一味竞争价格,也是造成国内厂家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创新的原因,谁都不愿意研发投入巨资而且慢慢培养飞速增长的项目需求,去丢失眼前就能够拿到的市场,这么多年下来只是在钢瓶的容积上从原有的80L提升到90L做了容积改变达到减少微量钢瓶从而达到竞争的目的,没有从整个技术创新的形态上面进行质的提升。这就是为什么国内一直以来还都是采用150bar,以150bar为主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