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当干粉灭火系统的启动方式采用自动控制时,只有当( )种不同类型或( )组同一类型的火灾探测器均检测出保护场所存在火灾时,才能发出启动灭火系统的指令。
A.两,一
B.一,两
C.两,两
D.三,三
22.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消防控制室的保护对象,或已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集中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采用( )。
A.区域报警系统
B.集中报警系统
C.局部报警系统
D.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23.排烟窗应设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且室内或走道的任一点至相邻最近的排
一点至相邻最近的排烟窗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 )m。
A.10
B.20
C.30
D.50
24.下列关于机械加压送风的设置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加压送风机的进风口宜直通室外
B.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场所可以设置百叶窗
C.机械加压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
D.未设置在管道井内的加压送风管,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00h
25.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应具有主、备电源自动切换功能;备用电源的电池容量应能保证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连续正常工作时间不少于( )h。
A.3
B.5
C.8
D.10
26.石油化工企业内,当装有阻火器的地上卧式储罐的壁厚和地上固定顶钢质储罐的顶板厚度等于或大于( )时,可不设避雷针。
A.1mm
B.2mm
C.3mm
D.4mm
27.车站站台公共区的楼梯、自动扶梯、出入口通道,应满足当火灾发生时,在( )min内将远期或客流控制期超高峰小时,一列进站列车所载乘客及站台上的候车人员全部撤离站台到达安全区的要求。
A.18.2C.4 D.6
28.隧道采用的排烟模式通常可分为纵向、横向(半横向)及重点模式,以及由基本模式派生的各种组合模式,其中( )排烟方式较适用于单向行驶、交通量不高的隧道。
A.纵向B.横向C.竖向D.重点
29.加油岛、加气岛及汽车加油、加气场地宜设罩棚,罩棚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其有效高度不应小于( )m,其边缘与加油机或加气机的平面距离不宜小于( )m。
A.3,1
B.4.5,2
C.5,3
D.7,4
30.人防工程旅馆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应为( )m。
A.24
B.30
C.35
D.40
31.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的耐火等级分别不应低于( )和( )。
A.1.00h,1.00h
B.1.50h,1.50h
C.1.50h,1.00h
D.1.00h,2.00h
32.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可燃粉尘的车间、装置等,宜布置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常年主导风向的( )或侧风向。
A.下风向
B.上风向
C.上风向或下风向
D.以上都不对
33.除规范另有规定外,高层乙类厂房与甲类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
A.12
B.10
C.13
D.11
34.锅炉房、变压器室的门均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可设置宽度不小于( )m的不燃性防火挑檐。
A.0.5
B.0.6
C.0.8
D.10
35.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当必须与本厂房贴邻建造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h的防爆墙隔开且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A.一,4.00
B.二,3.00
C.三,2.50
D.四,2.00
36.防火墙上( )开设门、窗、洞口,如必须开设时,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 )级防火门、窗。
A.不应,甲级
B.禁止,甲级
C.不应,乙级
D.禁止,乙级
37.建筑物内的防火墙不应设在转角处,确需设置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M,采取设置( )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
A.10,甲级
B.6,甲级
C.4,乙级
D.2,乙级
38.有一3层地下建筑,地下3层人数最多为400人,根据楼梯宽度指标l.0m百人,该建筑地下1层楼梯的总宽度至少为( )m。
A.1.4
B.2.2
C.3
D.4
39.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 )级防火门。
A.甲
B.乙
C.丙
D.丁
40.在避难层应设应急照明,其供电时间不应小于( )h,照度不应低于( )lx。
A.1.00,1.00
B.1.00,2.00
C.1.50,3.00
D.2.o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