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定火灾时,一般不考虑火灾的引燃阶段、衰退阶段,而主要考虑火灾的增长阶段及全面发展阶段。但在评价火灾探测系统时,不应忽略火灾的阴燃阶段;在评价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时,不应忽略火灾的衰退阶段。
在设定火灾时,可采用用热释放速率描述的火灾模型和用温度描述的火灾模型。在计算烟气温度、浓度、烟气毒性、能见度等火灾环境参数时,宜选用采用热释放速率描述的火灾模型,如 或 ;在进行构件耐火分析时,宜选用采用温度描述的火灾模型,如 或 。
在设定火灾时,需分析和确定建筑物的基本情况,包括:建筑物内的可燃物、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建筑物的自救能力与外部救援力量等。
在进行建筑物内可燃物的分析时,应着重分析以下因素:
①潜在的引火源;
②可燃物的种类及其燃烧性能;
③可燃物的分布情况;
④可燃物的火灾荷载密度。
在分析建筑的结构和平面布置时,应着重分析以下因素:
①起火房间的外形尺寸和内部空间情况;
②起火房间的通风口形状及分布、开启状态;
③房间与相邻房间、相邻楼层及疏散通道的相互关系;
④房间的围护结构构件和材料的燃烧性能、力学性能、隔热性能、毒性性能及发烟性能。
在分析和确定建筑物的自救能力与外部救援力量时,应分析以下因素:
①建筑物的消防供水情况和建筑物室内外的消火栓灭火系统;
②建筑内部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其他自动灭火系统(包括各种气体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等)的类型与设置场所;
③火灾报警系统的类型与设置场所;
④消防队的技术装备、到达火场的时间和灭火控火能力;
⑤烟气控制系统的设置情况。
在确定火灾发展模型时,应至少分析下列因素:
①初始可燃物对相邻可燃物的引燃特征值和蔓延过程;
②多个可燃物同时燃烧时热释放速率的叠加关系;
③火灾的发展时间和火灾达到轰燃所需时间;
④灭火系统和消防队对火灾发展的控制能力;
⑤通风情况对火灾发展的影响;
⑥烟气控制系统对火灾发展蔓延的影响;
⑦火灾发展对建筑构件的热作用。
对于建筑物内的初期火灾增长,可根据建筑物内的空间特征和可燃物特性采用下述方法之一确定:
①实验火灾模型;
② 火灾模型;
③MRFC火灾模型;
④按叠加原理确定火灾增长的模型。
在有条件时,应尽量采用实验模型。但由于目前很多实验数据是在大空间条件下采用大型锥形量热计测量的结果,并没有考虑围护结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此在应用中应注意实验边界条件和通风条件与应用条件的差异。
2018二级消防全面启用双师资授课,顺利通关!立即抢购>>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