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人高考高起点历史考点:五代等政权并立与经济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其时间跨度从907年五代开始,到1368年元朝灭亡为止,共460余年。五代时,封建割据政权彼此混战;北宋建立后,形成了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到了元朝,我国多民族国家重新统一。
五代十国时期,王朝更迭频繁,封建割据政权并立和彼此混战,是分裂时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是唐朝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势力不断发展的结果。唐朝统治崩溃后,907年节度使朱温建立后梁。继后梁而起,又有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先后统治北方黄河流域达50多年,史称五代。那时在南方和山西,先后出现过十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分裂割据带来战乱,人民渴望获得统一与和平。后周时,周世宗柴荣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军事改革措施。经过改革,后周力量强大起来。周世宗的改革和后周的强大,为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开封的陈桥驿发动兵变,废去后周皇帝,北宋建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979年,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结束。
1.王安石变法
背景:北宋中期出现统治危机:①军费和官俸开支庞大,财政入不敷出;②土地兼并现象严重,阶级矛盾尖锐;③辽和西夏威胁北宋安全。
结果:新法推行十几年,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军事力量有所增强。但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加上新法推行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给反对派留下了口实。1086年司马光出任宰相,废除了绝大部分新法,变法失败。
2.澶渊之盟
10世纪初,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他提倡农耕,用汉族文人制定的典章制度管理国家,逐步接受中原封建文化。916年,阿保机称帝,建契丹国,控制了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阿保机即辽太祖。在契丹政权统治下,生活着契丹、汉、女真、回鹘等多个民族。后来,契丹改国号为辽。
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北宋初期,党项首领称夏国王。1038年,夏王元吴称帝,都城兴庆,史称西夏。
辽、宋、西夏几个不同民族的政权形成并立局面。各民族间不断进行战争,但同时,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也不断加强。1004年,辽军南下攻到黄河北岸的澶州,在宋朝军民抗击下,辽军被挫败。第二年,在宋朝做了较大让步的情况下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
内容:宋每年送给辽“岁币”;辽撤兵;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各守边界。
影响:澶渊之盟后,宋辽对峙局面形成。在一个世纪中,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宋辽边境安定,双方贸易兴旺,使者往来不断,促进了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保证了北宋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但是,这个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困难。
3.岳飞
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率领宋军采取“连结河朔”义军的正确方针,给金军以沉重打击。他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被称为“岳家军”,是当时抗金力量的中坚。
1140年,金军以兀术为统帅,大举攻宋。岳飞率军在郾城迎击金军主力,取得大捷。岳家军乘胜进逼开封。金军受到致命打击,准备撤退。
宋高宗和宰相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对他们的统治不利,合谋向金求和,命令岳飞班师。继而解除岳飞的兵权,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杀害。
4.经济重心南移
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心长期在黄河流域。唐末五代后,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口迅速增加,经济重心南移。两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1)人口增加:长期以来,由于北方战乱较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的开发也使人口自然增长较快,到北宋时,南方人口数量逐渐超过了北方。(2)农业的发展:两宋时期,南北各地的农作物品种得到交流,粮食产量大大增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重要产粮区。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南方普遍种植,稻麦两熟制得到推广,北方的农作物在南方种植日益增多,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区域也扩大了。(3)手工业的发展:两宋时期,南方丝织业发展迅速,江浙一带丝绸制品的产量很高、四川则有“罗织锦绣甲天下”的美称。随着棉织业的兴盛,棉布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著名特产。两宋时期是制瓷业发展的辉煌时代,瓷窑遍布全国,江西景德镇已发展成为著名瓷都。(4)商业繁荣,外贸兴盛: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活跃起来。北宋时,在频繁的交易中,四川地区印刷了纸币“交子”,南宋时,又发行了纸币“会子”。两宋时,海外贸易空前发展,广州、泉州、明州成为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并设立了专门管理外贸的市舶司。
考试报名:2016成人高考报名时间/入口 成人高考费用 现场确认
报考指南:2016年成人高考新手指南 报考答疑 专升本报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