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综合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三章秦、汉章节练习(1)
进入成人高考题库章节练习在线测试本批试题,可查看答案及解析 进入测试模式
11、下列内容不是汉高祖时期的休养生息政策的是 ( )
A.让士兵复原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
B.让逃亡的人回家,恢复原有田宅
C.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
D.两次减租为三十税一,并且十多年不收田租
12、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始于( )
A.东汉
B.西汉
C.秦朝
D.三国
13、赤壁之战发生在( )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海河
14、“光武中兴”指的是下列哪一人物的统治时期 ( )
A.刘秀
B.杨坚
C.刘邦
D.李世民
15、下列内容不是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原因的是 ( )
A.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B.农民兵役、徭役沉重
C.土地兼并十分严重
D.法律十分严酷
16、中国同欧洲国家直接友好往来的早记载是在 (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隋朝
17、下列有关“丝绸之路”的经过地点,按由东向西顺序排列应是 ( )①今新疆 ②西亚 ③安息 ④河西走廊
A.①③④②
B.②③④①
C.④①③②
D.④③②①
18、“四面楚歌”这一成语出自 ( )
A.垓下之战
B.城濮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
问答题
1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Page}
“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军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兵,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玄等乘胜追击……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引自《资治通鉴》
回答:
(1)上述材料所反映的著名战役名称是什么?交战双方分别是谁?
(2)这场战役结局如何?原因是什么?
(3)对这场战役的评价是什么?
20、材料一 "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材料二 "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民。"(高祖语)
材料三 "夫农,天下之本也".(文帝语)
材料四 "至武帝之初七十四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庚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朽不可食。"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建立时的怎样的社会景象?为此,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汉高祖采取的什么措施?
(3)材料三说明了文帝对什么问题的重视?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四反映了汉初统治者的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A.让士兵复原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
B.让逃亡的人回家,恢复原有田宅
C.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
D.两次减租为三十税一,并且十多年不收田租
12、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始于( )
A.东汉
B.西汉
C.秦朝
D.三国
13、赤壁之战发生在( )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海河
14、“光武中兴”指的是下列哪一人物的统治时期 ( )
A.刘秀
B.杨坚
C.刘邦
D.李世民
15、下列内容不是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原因的是 ( )
A.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B.农民兵役、徭役沉重
C.土地兼并十分严重
D.法律十分严酷
16、中国同欧洲国家直接友好往来的早记载是在 (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隋朝
17、下列有关“丝绸之路”的经过地点,按由东向西顺序排列应是 ( )①今新疆 ②西亚 ③安息 ④河西走廊
A.①③④②
B.②③④①
C.④①③②
D.④③②①
18、“四面楚歌”这一成语出自 ( )
A.垓下之战
B.城濮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
问答题
1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Page}
“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军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兵,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玄等乘胜追击……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引自《资治通鉴》
回答:
(1)上述材料所反映的著名战役名称是什么?交战双方分别是谁?
(2)这场战役结局如何?原因是什么?
(3)对这场战役的评价是什么?
20、材料一 "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材料二 "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民。"(高祖语)
材料三 "夫农,天下之本也".(文帝语)
材料四 "至武帝之初七十四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庚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朽不可食。"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建立时的怎样的社会景象?为此,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汉高祖采取的什么措施?
(3)材料三说明了文帝对什么问题的重视?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四反映了汉初统治者的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