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预测试题及答案一
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D2.D3.B4.A
5.D6.A7.D8.C
9.C10.A11.C12.C
二、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3.错误。因为教师违法了《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者享有的隐私权。从法律角度说,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他们的权益受法律的保护。隐私权,包括通信等,收到法律的保护。
14.正确。由于学科课程分科过细,只关注学科的逻辑体系,容易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科课程的这些缺点,活动课程强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课程。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1)结果不同。德育过程的结果与社会要求相一致,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可能与社会要求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2)范畴不同。德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范畴,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素质发展过程。
(3)影响因素不同。在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
16.(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郑和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4)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5)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6)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于合作的能力。
17.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2)教育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论述题:15分。
18.美育能促进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美育能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美育能促进体育,具有怡情健身的作用;美育能促进劳动教育,使学生能体验到劳动创造没的喜悦。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9.D20.C21.A22.D
23.B24.A25.D26.A
27.B28.C29.C30.B
六、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1.错误。记忆的保持不是一个消极、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报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要对输入的信息加工、编码,旧经验要对新知识主动整合,使识记材料在量与质上,都会产生变化。从保持的量和质上的分析来看,保持这种记忆环节,并不是信息在脑中的被动的,简单的印留,而是主动的、复杂的加工过程。
32.错误。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
七、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3.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
(1)能力发展的类型差异,一般能力发展的类型差异是较为明显的,特殊能力的发展也存在类型差异。
(2)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它主要指智力发展差异。在全人口中,智力分布呈常态分配的曲线形式,绝大多数人属于智力正常范围,智力超常或智力落后的人是极少数。
(3)能力表现早晚差异,有些人在童年期就表现出某方面优异能力,称能力的早期表现,有些人的才能表现较晚,常被称为“大器晚成”。但就多数人来说,中年时期则是成才或出成果的年龄。
34.对世界心理学史具有重大影响的十大流派分别是:内容心理学、意动心理学、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日内瓦心理学、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35.(1)思维的过程主要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2)思维的形式主要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八、论述题:15分。
36.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在多数情况下对某件事的态度,其认知成分(看法)与对行为成分的认知(行为)是一致的,因此心安理得,态度维持不变。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例如有与原来的认知及行为相反的看法,或偶尔做了一件违背初衷的事,这时人的认知就失去了协调,产生了不舒服或紧张的心理状态。它迫使认知要恢复协调。
一种办法是改变原有的认知及与其一致的行为,即改变态度。另一种办法是维护原先的态度,但必须加上一种辩护的理由,即要引进新的认知成分。
认知不协调理论能说明态度的改变,特别强调个人通过自我调解达到认知平衡而改变态度。认知不协调理论告诉我们,要想引起学生态度的变化,必须给他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或先引导他做出新的行为,使其产生认知不协调。在认知不协调的过程中辩护的理由越多,原有的态度越难改变。因此,在认知不协调中,要想使学生改变消极的态度,关键是减少为消极态度辩护的理由,驳倒这些理由,要维护积极的态度则要增加有关的辩护理由,使其立论充分。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D2.D3.B4.A
5.D6.A7.D8.C
9.C10.A11.C12.C
二、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3.错误。因为教师违法了《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者享有的隐私权。从法律角度说,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他们的权益受法律的保护。隐私权,包括通信等,收到法律的保护。
14.正确。由于学科课程分科过细,只关注学科的逻辑体系,容易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科课程的这些缺点,活动课程强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课程。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1)结果不同。德育过程的结果与社会要求相一致,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可能与社会要求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2)范畴不同。德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范畴,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素质发展过程。
(3)影响因素不同。在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
16.(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郑和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4)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5)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6)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于合作的能力。
17.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2)教育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论述题:15分。
18.美育能促进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美育能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美育能促进体育,具有怡情健身的作用;美育能促进劳动教育,使学生能体验到劳动创造没的喜悦。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9.D20.C21.A22.D
23.B24.A25.D26.A
27.B28.C29.C30.B
六、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1.错误。记忆的保持不是一个消极、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报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要对输入的信息加工、编码,旧经验要对新知识主动整合,使识记材料在量与质上,都会产生变化。从保持的量和质上的分析来看,保持这种记忆环节,并不是信息在脑中的被动的,简单的印留,而是主动的、复杂的加工过程。
32.错误。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
七、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3.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
(1)能力发展的类型差异,一般能力发展的类型差异是较为明显的,特殊能力的发展也存在类型差异。
(2)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它主要指智力发展差异。在全人口中,智力分布呈常态分配的曲线形式,绝大多数人属于智力正常范围,智力超常或智力落后的人是极少数。
(3)能力表现早晚差异,有些人在童年期就表现出某方面优异能力,称能力的早期表现,有些人的才能表现较晚,常被称为“大器晚成”。但就多数人来说,中年时期则是成才或出成果的年龄。
34.对世界心理学史具有重大影响的十大流派分别是:内容心理学、意动心理学、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日内瓦心理学、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35.(1)思维的过程主要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2)思维的形式主要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八、论述题:15分。
36.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在多数情况下对某件事的态度,其认知成分(看法)与对行为成分的认知(行为)是一致的,因此心安理得,态度维持不变。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例如有与原来的认知及行为相反的看法,或偶尔做了一件违背初衷的事,这时人的认知就失去了协调,产生了不舒服或紧张的心理状态。它迫使认知要恢复协调。
一种办法是改变原有的认知及与其一致的行为,即改变态度。另一种办法是维护原先的态度,但必须加上一种辩护的理由,即要引进新的认知成分。
认知不协调理论能说明态度的改变,特别强调个人通过自我调解达到认知平衡而改变态度。认知不协调理论告诉我们,要想引起学生态度的变化,必须给他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或先引导他做出新的行为,使其产生认知不协调。在认知不协调的过程中辩护的理由越多,原有的态度越难改变。因此,在认知不协调中,要想使学生改变消极的态度,关键是减少为消极态度辩护的理由,驳倒这些理由,要维护积极的态度则要增加有关的辩护理由,使其立论充分。
关注热点:2014成考报名时间及入口 报名条件 招生简章 考试教材 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