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本大题共l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4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 )
答案:√
42.海洋是生产力和生物量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 )
答案:×
43.热带草原中典型的食草动物是长颈鹿、斑马等。( )
答案:√
44.从沿海向内陆延伸,降水逐渐减少,生态系统生物量也逐渐减少。( )
答案:√
45.浮游生物增长形成“赤潮”的种群报考是不规则波动。( )
答案:×
46.荞麦、甘薯和烟草属耐碱性作物。( )
答案:×
47.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 )
答案:×
48.K对策生物一旦受到危害而种群下降就难以恢复。( )
答案:√
49.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所以没有特殊的研究对象。( )
答案:×
50.草木群落没有分层现象。( )
答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简述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并举例说明。
答案:(1)偏利共生指共生的两种生物,一方得利、而对另一方无害。例如,某种植物以大树作附着物,借以得到适宜的阳光和其他生活条件,但并不从树上吸取营养,这属于长期性的偏利共生关系。又如,林间的一些鸟类,在植物上筑巢,这属于暂时性的偏利共生关系。
(2)互利共生指两个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得益,共生的结果使得两个种群 都发展得更好。如异养生物完全依赖自养生物获得食物,而自养生物又依赖异养生物得到矿质营养或生命需要的其他功能。
52.简述环境、生态环境和生境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生态环境是指围绕着生物体或者 群体的所有生态因子的集合,或者说是指环境中对生物有影响的那部分因子的集合;生境则 是指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
53.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与标志。
答案:概念:在一定时问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标志:能量和物质输入、输出平衡,生物种类和数目相对稳定,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营养结构相互协调。
五、论述题:54小题,20分。
54.试述种群调节机制的几种学说。
答案:种群的数量变动,反映着种群出生和死亡、迁出和迁入的相互作用,因此.一切影响出生率、
死亡率和迁移率的因素,都同时影响着种群的数量报考。不同的生态学家提出不同的学说 来阐述种群的调节机制。
(1)生物学派认为,群落中的各个物种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利用的,从而使种群数量处于相 对的稳定平衡;当种群数量增加,就会引起种问竞争加剧,结果导致种群的数量下降,这种 观点属于密度制约论,其中食物因素在生物因素中有重要地位。
(2)气候学派认为,种群数量是气候因素的函数,气候改变资源的可获性,从而改变环境容量。
(3)不同于上述学派,自动调节学派将焦点放在动物种群内部,而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外源性 因素上。自动调节学派强调种内成员的异质性,异质性可能表现在行为上、生理特征上或 遗传特征上;他们认为种群密度的变化影响了种内成员,使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参数变 化;把种群调节看成是物种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它经自然选择,带来进化上的利益。自动调 节学说又分为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和遗传调节等。
①行为调节学说认为动物社群行为是调节种群的一种机制,以社会等级和领域性为例,这 两种行为都使个体间消耗能量的格斗减到最小,使空间、资源、繁殖场所在种群内得到最有利于物种整体的分配,并限制了环境中的动物数量,使食物资源不至于消耗殆尽。这样,种内划分社会等级和领域,限制了种群不利因素的过度增长,并且这种“反馈作用”随种群密度本身的升降而改变其调节作用的强弱。
②内分泌调节学说强调种群数量上升或下降受生理反馈机制作用而受到抑制或停止。
③遗传调节学说重视个体遗传的素质,认为个体遗传素质的不同是决定种群的适应能力以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而这种遗传素质是亲代遗传下来的,所以种群密度的变化是建立在种群内行为以及生理和遗传变化的基础之上,在下一代或几代调节中反映出来的。
2017准考证打印:2017年成人高考准考证打印时间/入口
2017成考真题:2017年成人高考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