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成人高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六

来源:233网校 2018年10月18日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大同》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21~23小题。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21.挑出这段文字的排比句,并分析其效果。(2分)

答案:“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等,运用排比,相同的句式紧密排列,给人感觉一气呵成,感情强烈,气势充沛。

22.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隐:

作:

兵:

小康:

答案:隐:消失。 作:起。 兵:指战争。 小康:康,安。依礼而治的小安社会。

23.分析概括这段文字中所言小康社会的主要特点。(4分)

答案:“小康”社会是“大道既隐”之后,圣人对“礼”特别提倡的时代,是圣人用“礼”约束人欲、治理天下的时代。

在社会所有制与政治目的上,“小康”是“天下为家”;

在人事制度上,“小康”则是世袭制,“大人世及以为礼”;

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小康”则是圣人对“礼”特别提倡的时代,是用“礼”约束人欲、治理天下的时代;“小康”是“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在物质文明建设上,“小康”是“以(礼)设制度,以立田里”;

在社会治安上,“小康”是“城郭沟池以为固”,“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二)阅读《蜀相》一诗,回答下列24~26小题。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4.如何理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句?(2分)

答案:这两句慨叹诸葛亮出师北伐,统一天下,大业未成,就死于军中,这一悲剧引起了后来无数英雄的共鸣,其中也包括杜甫本人。诗人在国家动荡之际,却离开朝廷,失去了有所作为的机会,与诸葛亮有同样的心境。这两句对诸葛亮悲剧的感叹,极富概括力。

25.在这首诗中,作者是如何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的?(4分)

答案:这首诗的三联和四联的第一句,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开国济世的功绩、忠心为国的精神以及功败垂成的悲剧。“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说蜀先主刘备曾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诸葛亮出山后,尽心辅佐先主和后主两朝君主,鞠躬尽瘁。“出师未捷身先死”,说诸葛亮出师北伐,统一天下,大业未成,就死于军中。

26.为什么说这首诗在赞美诸葛亮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4分)

答案:杜甫在年轻时就怀着“致君尧舜”的志向,本来也想做一个辅佐明主的宰相,但一直没有实现这一理想。安史之乱时,他曾一度在皇帝身边工作,但后来因党争被贬出朝廷,漂泊西南,志向越发难以实现。所以当他回顾诸葛亮的悲剧时,也是在慨叹自己未能实现远大的抱负。

(三)阅读《陌上桑》中的一段诗句,回答下列27~29小题。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27.简析这段诗句的层次大意。并概述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答案:四层:首四句,总写“秦氏有好女”。次四句,写“罗敷喜蚕桑”,热爱劳动。“头上倭堕髻”四句,写罗敷美貌。后八句,用观者的反应烘托罗敷的美貌。结构上为总一分一总。重点写罗敷的容貌美。从全诗情节结构言,属于铺垫,叙说起因。

28.解释这段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

好:

著:

答案:好:容貌美。 著:戴。

29.将下列诗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答案:耕者、锄者归来后互相抱怨耽误了劳作,只是因为贪看罗敷。

热点推荐>>

2018年成人高考准考证打印时间/入口

2018年成人高考招生简章/目录

告别盲目备考,锁定考点,突破难点,2018年成人高考高效通过!点击进入>>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