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21~23小题。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天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21.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驳论方法。(4分)
答案:作者采用了反驳论点的方法,对司马光的五点指责一一给予了反驳。
22.将“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译成现代汉语。(2分)
答案:至于召来很多怨恨诽谤,那是本来就预料到会这样的。
23.作者立论的原则是什么?(4分)
答案:总的立论原则是名实相符,而司马光对新法的指责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二)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24~26小题。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长吏明知不中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24.概括这首诗的主题思想。(2分)
答案: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借杜陵叟的遭遇,反映当时官吏在灾年仍然上瞒下欺、勒索租税的黑暗现象,讽刺皇帝的仁慈只是使百姓虚受其恩。
25.解释这段文字中J加点字的含义。(4分)
秀:
考课:
放:
榜:
答案:秀:吐穗开花。 考课:考核地方官吏的政绩以定升降。 放:免。 榜:张贴。
26.阅读全诗,分析诗的层次。(4分)
答案:本诗共分四个层次。开头至“禾穗未熟皆青干”,写农夫遇到春旱秋冻,没有收成。第二层从“长吏明知不申破”至“明年衣食将何如”,揭露地方官为了自己的政绩考核,依旧横征暴敛,百姓只好破产,典树卖地完成租税,一下子陷入了衣食无着的困境。“剥我身上帛”至“何必钩爪锯齿食人肉”,为第三层,直接指斥压榨百姓的官吏就是吃人的豺狼。最后八句为第四层,写皇帝下诏免税,可等到命令发到百姓手中,绝大部分的百姓已经破产,只得了一个接受皇恩的虚名。
(三)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7~29小题。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日:“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白:“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日:“不义不暱,厚将崩。”
27.这段话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政治景况?(2分)
答案:揭示了统治阶级内部权力之争的残酷无情和仁义道德的虚伪性。
28.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鄙:
贰:
庸:
及:
答案:鄙:边邑。 贰:两属,属二主。 庸:同“用”。 及:赶上。
29.这段话体现了郑庄公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答案:表现了郑庄公老谋深算、工于心计和阴险毒辣的性格特征。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