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作品赏析题三
9.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
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其父被称为老约翰。施特劳斯,他被称为小约翰。施特劳斯。老约翰。斯特劳斯也是位作曲家(著名作品为《拉德斯基进行曲》),曾写过150余首圆舞曲,被誉为"圆舞曲之父".
小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圆舞曲,因而被誉为"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著名的作品是《蓝色多瑙河》。奥地利境内的多瑙河景色像一幅幅迷人的油画。每当春暖花开时,阿尔卑斯山山头积雪未消,山下是一片苍翠的丛林。乐曲序奏好似黎明的曙光拨开河面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在这背景的衬托下,展开了抒情明朗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律相互呼应的顿音,充满了欢快的情绪,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了多瑙河。之后,经过作者对旋律起伏的层层推进,情绪愈加爽朗活泼,朝气蓬勃,后结束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施特劳斯完成了奥地利民间艺术形式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使圆舞曲成为比较成熟的音乐形式,其作品还有《春之声》等。《蓝色多瑙河》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
10.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德沃夏克,捷克著名音乐家。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德沃夏克创作繁荣的时期。捷克的民族解放运动教育了他,使他认识到:"一个艺术家也有他自己的祖国,他应该坚定地忠于祖国,热爱祖国!"1892年秋至1895年春,德沃夏克应邀到美国纽约音乐学院教学,但他始终怀念着自己的祖国。
在他创作的作品中,特别是在《e小调第九交响曲》(《新世界交响曲》) 等作品中,深刻地反映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思念。《新世界》交响曲,作品的构思所涉及的是作者的祖国和个人的生活体验——对祖国的思念和人民命运的关切,以及作者对病故的父亲和初恋女友的哀悼,所有这些复杂的感情在这里交织在一起。
德沃夏克非常珍爱他的这部作品,他说:"每当演奏这部作品时,我总是十分激动,对她的价值我从不怀疑。" 乐章颇为宏大,主题与相继的主部快板部分有极其微妙的关系,担负一种连贯全曲的特殊任务,可称为全曲精神的中心旋律。
乐章的主部主题贯穿了全曲的四个乐章。德沃夏克当时背井离乡,乡愁蕴积,故而引用了他少年时期耳熟能详的民俗歌曲特质,以遣思乡念国的情怀。乐章中另一段优美的旋律透露出浓浓的乡愁,恰是作者这种心情的体现。 第二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是他身处他乡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第三乐章谐谑曲悠长而婉转,是典型的捷克民间音乐风格。第四乐章奏鸣曲式,气势宏大而雄伟,交织成一股感情的洪流,抒发了作者想象中和家人聚首时的欢乐情景,形成辉煌的结尾。既威武而雄壮,又柔美而抒情的旋律,使《自新大陆交响曲》被认为是世界性的作品,德沃夏克被视为世界的艺术家。
(七)舞蹈艺术:
1.舞剧《丝路花雨》
舞剧《丝路花雨》1979年首演于甘肃兰州,赵之洵、刘少雄等合力创作。《丝路花雨》以中国大唐盛世为背景,以活跃的敦煌壁画舞姿为主要舞蹈语言,造型、音乐、舞技都堪称完美。把故事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描绘了一个跌宕起伏、充满恩爱情仇、悲欢离合的故事。在舞蹈结构上,突出了独舞的空灵和群舞的恢弘,女主角英娘舞段中的"琵琶舞"、"波斯舞"、"盘上舞"等被认为开创了"敦煌舞"独特的艺术流派。音乐采用以我国民族乐队为主的混合乐队演奏,以我国古典音乐为基础,吸收了《春江花月夜》、《月儿高》等民族古曲的韵味和调式特点,以及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形式,同时还吸收了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回族、维吾尔族的音乐素材,具有浓郁的古典音乐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还将波斯音乐素材加以发挥,体现了波斯人的风俗特征。该舞剧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
2.芭蕾舞剧《白毛女》
中国经典芭蕾舞剧。胡蓉蓉等创作。
1945年,西北战地服务团从晋察冀前方回到延安,并带回40年代初流行于河北阜平一带有关"白毛仙姑"的传说。叙述了一个被地主迫害的农村少女只身逃入深山,在山洞中坚持生活多年,因缺少阳光与盐,全身毛发变白,又因偷取庙中供果,被附近村民称为"白毛仙姑",后在八路军的搭救下,得到了解放。贺敬之、马可等据此创作五幕歌剧《白毛女》。1965年,上海舞蹈学校根据原有题材,在保留原作基本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的基础上,浓缩情节,大量运用中国民间舞蹈、古典舞蹈的动作,使之与芭蕾舞艺术相结合,诞生了民族芭蕾舞剧《白毛女》。
《白毛女》在中国芭蕾舞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立于世界芭蕾艺术之林,成为民族芭蕾舞剧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是现代生活内容和芭蕾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在塑造人物方面,既运用芭蕾语汇,又吸取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戏曲以及武术之长来充实和丰富表现手段,在此基础上去创造符合剧中人物性格的新的舞蹈语汇,服务于剧情的发展:喜儿的纯真、甜美和变成"白毛女"后的坚韧、刚毅;大春的朴实、敦厚和参军后的英勇、干练;黄世仁的阴险、毒辣都深刻鲜明。而音乐更是优美动听,经久传唱。
3.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中国经典芭蕾舞剧,1964年首演,是部成功的中国大型芭蕾舞剧。李承祥等编导。根据同名电影改编成。讲述中国第二次革命时期的故事:受尽折磨的琼花,因不堪忍受地主南霸天的压迫,逃离虎口,巧遇红军党代表洪常青,经过他的引路,琼花参加了娘子军,历经磨练和考验,成长为卓越的革命战士。洪常青牺牲后,她接过红旗英勇向前。"向前进,向前进……"舞剧中的音乐早已唱遍大江南北,没看过《红色娘子军》的人,也曾听过这些旋律优美、节奏有力、通俗易懂的音乐,也曾受过它的感染。剧中所展现的南中国风情、女性细腻的情感、澎湃的革命激情,都为同类作品中少见,都为我们演绎了一幕精彩的红色南海情。这部舞剧以震憾人心的悲壮情节,恢宏绚丽的场面,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海南岛的地域风情,在芭蕾舞台上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将芭蕾的精华与中国的气派融为一体,被称为"中国部表现革命题材的芭蕾舞剧",为世界芭蕾舞坛增添了一朵奇葩。
4.杨丽萍的孔雀舞:
中国民族舞蹈的代表性作品,其表演艺术家杨丽萍是中国民族舞蹈的标志性人物。孔雀舞产生于人们对自然、对生命、对精神的表达、认知,是云南傣族人的信仰,他们觉得孔雀是美的,它象征着自然美好。像孔雀这样的一个生命繁衍的象征,孔雀开屏是为了吸引异性。这种舞蹈是他们的一种仪式,民间广为流传。杨丽萍通过舞台把对舞蹈的感觉展现出来——少数民族对孔雀的一种独特理解,一种舞蹈形式,审美定位产生这样的舞蹈。舞蹈寄寓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吉祥、和平、幸福、欢乐的心声。舞台上的形象是孔雀,也是傣家少女情感、思想、性格、心灵的真实流露与写照。不仅摹其形,而且抓其神韵,以神带形,形神兼备,心犀相通。杨丽萍大胆创新,吸收了现代舞充分发挥人体动作的特点,创造了新的语汇,动作更奔放、挺拔、舒展、浑厚,更富有现代感。
5.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经典芭蕾舞剧,1935年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次公演。作品不论在结构规模、人物性格以及戏剧深度,都可算是众多版本之佼佼者,艺术价值为突显。这部芭蕾舞剧充分显示了普罗高菲夫对旋律线条的匠心独具。在固定的和声与难以预料的转调手法的烘托之下,创作出独特魅力、感染力,令人永难忘怀的旋律,尤其是在刻划男女主角的情感上,更是动人与美幻。结构和富于创意的舞蹈编排,包括融入交响性的编舞方法,构成一种独特的舞台风貌。把技巧的发挥融合在戏剧进程中,强调"切题"而不耍弄技巧,因而在极具观赏性的富丽堂皇的舞蹈场面里,不时闪跃出晶亮的人物性格、内心活动的火花。双人舞是能显示编导水平也能代表整部舞剧特色的核心舞段。《罗密欧与朱丽叶》以清新秀丽的舞蹈语汇描述缠绵排恻的情感世界,不但新颖而悦人眼目,以浓烈打动人心。第三段双人舞的结尾异常巧妙而意味深长:罗密欧一次又一次地托举朱丽叶使之像踏在一层又一层台阶上回到阳台——既是爱的真情流露,也是美的充分展示。
6.芭蕾舞剧《天鹅湖》
经典芭蕾舞剧,自莫斯科首演以来,已有100多年历史,至今在世界各国仍受到广大观众喜爱,成为芭蕾舞的代名词。《天鹅湖》故事取材于德国中世纪的民间童话,由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谱乐。讲的是美丽的公主奥杰塔在森林湖畔嬉戏,一只本是怪鸟变成的魔王罗特巴尔特,施展魔法将公主奥杰塔变成了一只天鹅。王子齐格弗里德的成年之日,母后要为王子举行选妃舞会,王子闷闷不乐,忽见一群白天鹅掠过天空,王子随即持弓尾随来到湖畔,正要向一只头戴皇冠的白天鹅举弓射击,奥杰塔缓缓地站起掸理着羽翼向王子哀诉委屈。在小提琴与大提琴交替重奏的抒情乐曲中,奥杰塔与王子跳起了大段慢板的双人舞,王子对公主深表同情并产生了爱情。王子向公主起誓,要以纯真的爱情战胜魔法,让公主恢复人形。在选妃的舞会上,各国来宾相继跳起了各国民族舞蹈。魔王为了破坏王子与奥杰塔的誓约,将自己的女儿变成黑天鹅,假冒公主闯进宫来,以妖媚的舞蹈诱惑王子,两人跳起了著名的黑天鹅双人舞。魔王以为王子已经中计,一阵狞笑。霎时间天昏地暗,奥杰塔绝望地从窗外天空飞过,王子方知受骗,不顾一切与魔王展开了殊死的搏斗。终,纯真的爱情战胜了邪恶,魔王被诛,公主和所有变成白天鹅的姑娘都恢复了人形,与王子欢欣起舞,迎着晨曦庆幸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