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是有区别的。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影响品德形成过程的有多种因素,德育仅是其中的一种因素;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与社会要求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而德育过程的结果与社会要求相一致。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也密切联系。德育必须遵循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品德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这一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品德的形成过程,只不过受教育者的品德是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下实现的罢了。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因素构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过程。
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调控者和一定社会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者包括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教育者主要是设计、组织、领导、调整、控制整个德育过程,影响、控制受教育者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对象,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当他作为教育者教育的对象时,他是德育的客体;当他进行自我品德教育或对其他德育对象施加影响时,他便是德育的主体。受教育者即使作为德育的客体时,也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因为他具有主观能动性,他是作为思想道德行为主体积极参与德育过程的,对外界德育影响具有选择性,同时,任何德育影响只有通过其品德内部矛盾斗争才能起作用。
德育内容指一定社会的品德规范,包括政治观点、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它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所决定,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
德育方法是沟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教育者借助一定的方法、手段,将德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从而逐渐形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德。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发挥作用的。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和受教的双边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教育者希望的品德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因素之间存在各种矛盾关系,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运动正是在德育过程中展开的。在德育过程的诸多矛盾中,有一对主要矛盾,这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会不断地将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从而完成德育任务。
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反映着社会与受教育者个体的矛盾。其实质是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从而把受教育者纳入到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关系中去。这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化、个性化过程和受教育者个体在思想道德方面的社会化或再社会化的过程,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遗传和继承相统一的过程。我国新时期的德育是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把学生纳入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关系中去的过程。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个体化、个性化和学生品德社会主义化的过程,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遗传和继承相统一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即这四个心理因素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也就是对这四个晶德心理因素的培养过程。
知即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二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品德知识是青少年学生对某种社会的政治、思想以及道德理论、规范的认识。在掌握品德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对某些品德行为的善恶进行分析、评价,形成品德判断。品德知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情即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例如,青少年学生对符合自己认识和需要的事物,通常产生自豪、自尊、满意、兴奋等积极情感体验;反之,则产生自卑、羞愧、不满、颓废等消极情感体验。品德情感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知行转化的催化剂。
意指品德意志,是学生在产生品德行为过程中自觉顽强努力的心理品质。它可以使自已的正确动机战胜不正确动机,并排除晶德行为中的各种障碍,坚决执行由品德认识所引起的行为决定,使行为表现出持久性,一贯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行指品德行为习惯,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般来说,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而形成、发展的,即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而且知、情、意、行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需要指出的是,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不平衡状态,表现出“情通理不通”或“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等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可以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顺序,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深入分析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和年龄特征,或从训练行为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终达到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和谐发展。北京通县一中的全国模范班主任刘纯朴老师总结出的教育经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就是以情为开端的。
(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外部德育的影响,但外部德育影响只有通过主体品德内部矛盾斗争才能发挥作用。这种主体品德内部矛盾,是受教育者反映当前德育要求产生的内部品德发展需要与已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问的矛盾。由于每个受教育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品德结构,因而都以“自己的”态度对待外部教育影响,作出肯定的、否定的或中立的等等评价和选择,形成自己特有的品德内部矛盾,并以“自己的方式”解决这些矛盾,从而引起品德结构的某种变化,或形成新的品德结构,或对原有品德结构作某些调整,或使原有品德结构更加巩固和完善。
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自我批评、自我训练、自我体验、自我反省等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也是学生经过自身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
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转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内因和外因两大方面。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转化的条件,内因是转化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要实现学生思想矛盾的积极转化,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是良好的外因,还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因,即通过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才能把教育者的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教育影响下,通过他们的活动和交往逐渐形成、发展的。
活动和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也不同。并不是任何活动与交往,都能形成我们需要的品德。因为影响学生品德形成的因素很多,有正式的影响,非正式的影响;学校的影响,家庭、邻居的影响;还有社会团体、电影、广播、书籍等方面的影响。在这些影响中,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反面的影响,这就要求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使这种活动和交往具有正确的思想方向性,保证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按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引导青少年积极参加学校、校外正式团体的积极、健康的交往活动,如学习活动、劳动、社会政治活动,各种体育、文艺活动等,充分发挥班级、团队等正式团体的教育作用,防止非正式团体包括校外邻里的消极影响。在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中,教育者还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影响的主导作用,将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统一起来,使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形成以学校为主的统一教育力量,促使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学生品德是在不断教育和修养过程中,从量变到质变、从旧质到新质的积累而螺旋式地发展上升的。这种积累发展、螺旋上升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教育。
学生品德是由知、情、意、行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报考系统,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凝聚物。因此,只有经过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培养和教育,才能促使学生品德不断地形成和发展。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知识经验的丰富,各种能力的增强,活动范围的扩大,接触事物的广泛复杂,社会对他的要求也就不断提高。同时,社会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原先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品德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又有进一步发展提高的必要。因此,品德的培养、教育和提高是长期的、反复的、永无止境的。
意识形态领域里无产阶级思想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斗争是长期的,它必然要反映到学生思想上来,并决定了他们思想上的矛盾斗争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因此,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教育和提高是长期的、反复的,不可能一劳永逸,一次完成。
遵循德育过程的这一规律,教育者要不断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向其施加系统的和不断深化的思想道德影响,以引起学生品德内部系列化的矛盾斗争,并促进、加速其顺利解决,从而促使其品德逐步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