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人大串讲内容十五
3.1.1试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邓小平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从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国际矛盾中,抓住制约、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这两大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1)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现在虽然在较长时期内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可能的,但是人类仍然面临着战争的威胁。所以,和平问题是一个事关全人类的全球性的战略问题。(2)发展问题所以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的核心,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执行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恶化,贫富差距扩大。如果南北方的不平等关系不解决,如果不能建立起比较平等的国际新秩序,那么整个世界经济就难以形成良性的发展。所以,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世界的发展问题。(3)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发展要在和平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和平也离不开发展,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壮大,才能避免世界大战。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论断,科学地概括了当前时代的特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新时期外交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4)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它们的作祟,局部冲突和战争仍时起时伏;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并没有改变,世界仍不安宁。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3.1.2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形成轮廓和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和标志是什么?
答:阶段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第二阶段是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全国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十三大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这一概括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第三阶段是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党的十四大以南方谈话为灵魂,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做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8年3月,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列入宪法。
3.1.3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关系?
答: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首要前提,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主席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并不等于随心所欲,胡思乱想,而必须与实事求是相联系,两者不能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邓小平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从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国际矛盾中,抓住制约、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这两大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1)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现在虽然在较长时期内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可能的,但是人类仍然面临着战争的威胁。所以,和平问题是一个事关全人类的全球性的战略问题。(2)发展问题所以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的核心,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执行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恶化,贫富差距扩大。如果南北方的不平等关系不解决,如果不能建立起比较平等的国际新秩序,那么整个世界经济就难以形成良性的发展。所以,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世界的发展问题。(3)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发展要在和平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和平也离不开发展,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壮大,才能避免世界大战。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论断,科学地概括了当前时代的特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新时期外交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4)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它们的作祟,局部冲突和战争仍时起时伏;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并没有改变,世界仍不安宁。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3.1.2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形成轮廓和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和标志是什么?
答:阶段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第二阶段是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全国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十三大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这一概括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第三阶段是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党的十四大以南方谈话为灵魂,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做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8年3月,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列入宪法。
3.1.3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关系?
答: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首要前提,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主席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并不等于随心所欲,胡思乱想,而必须与实事求是相联系,两者不能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