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一
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8% 42分左右)
序论 哲学
一、定义
1.本质: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也是世界观,但世界观并不都可以称为哲学,只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才可称为哲学
2.功能:哲学与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用这种理论去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就是方法论。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
二、基本问题
1.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一个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内容:何者性\有无同一性
两个方面: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精神与物质何者为性的问题,亦即谁决定谁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精神(意识)和物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论据:不能回避\ 前提基础\斗争焦点\实践问题
四条论据: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做出明确回答的问题;②如何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③思维和丰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史上各派斗争的焦点,从而成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物主义和心主义)的一标准;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三、主要派别
1.物主义与心主义 (基本派别)
⑴定义:哲学基本问题的个方面,即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区分哲学基本派别一的科学的标准。依据哲学家们如何回答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性的问题,哲学区分为物主义和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所谓物主义就是主张物质(存在)性、意思(思维)第二性,物质决定意思、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所谓心主义,就是主张意识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
⑵形态:首先,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物主义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以及在同心主义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大体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或历史形态:物主义发展的个历史形态是古代的朴素物主义;物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代形而上学物主义;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辩证物主义和历史物主义。其次,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哲学史上出现过许多心主义哲学流派,但归结起来不外客观心主义和主观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客观心主义认为,在万事万物之前,先有一种神秘的"客观精神".它是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世界只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和表现。主观心主义把个人的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或现象,是感觉或意识的产物。
⑶根源:物主义和心主义以及与此相交织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原因。概括来说主要有社会历史根源、认识根源、阶级根源。①社会历史根源:主要指社会实践的性质和发展状况,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就存在着产生物主义和心主义的深厚根源。②认识根源: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也存在着正确认识事物和歪曲认识事物两种可能性,即物正确观点和心主义的错误观点。③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里,物和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分不开的。
2.一元论与二元论
物主义和彻底的心主义都主张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所以它们都是一元论哲学。哲学史上的二元论,否认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两个各自独立、互不依赖的本原,是哲学上的折中主义。
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区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凡是肯定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承认客观世界能为人们所认识的哲学观点,属于可知论; 凡是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否认客观世界能被人们所认识,或者否认客观世界能够被人类彻底认识的哲学观点为,属于不可知论。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没有静止和永恒不变的东西; 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不只是量的变化,而且有质变和飞跃; 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主要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矛盾性。辩证法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辩证法的个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辩证法;第二历史形态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近代心主义辩证法;第三个历史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辩证法。
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和固定不变的;虽然有时也承认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但否认事物的根本质变和飞跃;认为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在于外力的作用,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自身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